十七世紀的人體研究|每日展覽

歡迎來到藝細胞的線上主題展覽,今天的展覽主題是——跟解剖有關的畫作。





十七世紀的人體研究|每日展覽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1632年,倫勃朗作品


這是倫勃朗的成名作。傳統的解剖課題材的繪畫,人物都安排成一排,姿態明顯地有些做作,而人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幾乎被完全忽視;畫中學生們圍在放有標本的桌子周圍,正認真地在聽杜普醫生講解,每個人物都被生動地作了描繪;畫中主要人物杜普形象突出,他與其他被畫者的聯繫得到了強調,從而形成變化中的統一。而畫家在這幅作品中,強調了畫面的情節,並通過這種情節使人物之間的關係聯繫起來,使普通的肖像作品具有風俗畫的意義。

十七世紀的人體研究|每日展覽

《瓊·戴曼博士的解剖學課》,1656年,倫勃朗作品


這幅畫看起來比較血腥,也是倫勃朗的作品。畫面的主體是用做解剖的屍體,它的頭皮被切割開,腦部組織清晰可見,整個屍體的色調偏冷色,顯得毫無生氣。

十七世紀的人體研究|每日展覽

《威廉·德爾米爾博士的解剖課》,1617年,米希爾·詹森·範·米雷維特作品


這幅畫描繪的也是一堂解剖課,學生們圍繞在老師的解剖臺周圍,畫中人物還是略顯做作的將臉望向畫外,而不是看向解剖臺,沒有意外,這其實是一幅肖像畫。

更多藝術品內容,歡迎訪問藝細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