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半年業績連連看

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5.41萬億元,同比增長17.24%;合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63.50億元,同比增長16.86%。

主板、中小板、創業板表現各有特色,隨著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升級,實體經濟提質加速,主板上市公司業績整體增長顯著,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中小板業績穩中有進,優化產業結構,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科技創新力。創業板整體增長穩定,個別公司業績異常影響板塊表現。

下面,小編詳解三大板塊上半年業績表現。

業績增速:主板表現最佳

深市主板:實現較快增長

隨著國民經濟趨穩向好、供給側改革不斷深入,主板上市公司收入與盈利均實現兩位數的較快增長。

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半年业绩连连看

其中,績優藍籌公司蓬勃發展,業績持續攀升。2018年上半年,主板盈利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計實現淨利潤791.44億元,為主板貢獻超四成淨利潤;平均淨利潤增長36.03%。

深市主板公司業績亮眼,增長動力(淨利潤增速超過營業總收入增速)來源於三個方面:

一是報告期內公司平均毛利率為22.61%,同比增加0.95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於實體經濟產業轉型、增加收入的同時,通過升級技術、完善工藝等加快了落後產能的退出,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二是期間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整體佔利潤總額比重同比下降14.85%,主要得益於上市公司通過壓縮業務招待費、調整組織構架降低管理支出等。

這些增長強勢的公司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一是近年來主營業務因併購重組得到改善,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如國際醫學等;

二是公司處於週期性行業,隨著宏觀經濟企穩,行業回暖,公司業績大幅回升,如韶鋼松山等;

三是公司積極通過自主研發、完善業務佈局、實施轉型升級等獲得新的發展動能,如冀東裝備等。

中小板:穩中有進,持續增長

2018年上半年,深市中小板911家公司中有719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佔比79%;598家公司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佔比66%。

深交所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半年业绩连连看

分行業情況來看:

1、大部分行業實現業績增長,農林牧漁業下滑幅度較大。中小板公司分16個行業中,建築業、批發零售、製造業、公共環保和衛生等11個行業淨利潤實現增長,其中衛生、批發零售行業增幅超過100%,分別增長252.78%和120.72%,農林牧漁和商務服務2個行業受行業週期波動等原因影響淨利潤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下降幅度分別為102.36%和48.95%。

2、製造業整體業績繼續回暖。在“引導資金迴流實業、嚴防脫實向虛”的政策指引下,製造業公司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態勢。佔板塊公司總數75%的製造業公司實現平均營業收入19.01億元,同比增長21.77%;實現平均淨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14.55%。製造業29個細分行業中,22個細分行業淨利潤實現同比增長。

3、產業鏈中上游行業業績表現良好。隨著中上游的傳統制造業中的落後、過剩產能被淘汰,行業企業重新煥發生機。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淨利潤增幅分別為137.9%和64.2%,特別是受益於去產能政策,鋼鐵行業經營效益持續向好,業績表現亮眼。

4、產業鏈下游細分行業業績出現一定分化。部分傳統產業持續回暖,印刷、造紙和紙製品業淨利潤分別增長42.3%和36.0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受益於智能製造和轉型升級,淨利潤增幅分別為16.07%和34.83%;而部分下游細分行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國家產業政策調整、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業績表現有所下滑,如汽車製造業受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等因素影響,淨利潤下滑19.2%。

創業板:同比放緩

2018年上半年度,創業板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5,910.67億元,同比增長19.92%,公司平均營收為8.10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合計544.76億元,同比增長8.13%,公司平均淨利潤為0.75億元。盈利公司家數為665家,佔比91.1%;業績增長公司家數為476家,佔比65.21%。從業績合計情況看,本報告期內增速同比放緩。

業績同比增速低於A股市場的原因:

1、整體增長穩定,個別公司業績異常影響板塊業績。

上半年樂視網虧損11億元、堅瑞沃能虧損16.7億元,溫氏股份、寧德時代淨利潤同比分別減少9億元、9.5億元。如剔除樂視網、堅瑞沃能影響,板塊淨利潤增速為13.46%;如剔除上述四家公司影響,則整體淨利潤增速為18.32%。

2、負債及財務費用上升,制約業績增長。

受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摩擦、社會融資萎縮等因素影響,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流動性趨緊,中小民營企業受到較大影響。2018年6月末,創業板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率為41.28%,呈上升趨勢,尤其是作為有息負債的長短期借款餘額繼續快速上升,期末餘額達到3,272.24億元,餘額及佔總資產的比重持續增加。此外,在流動性趨緊、社會融資成本增加的大環境下,公司融資成本普遍攀升。上半年板塊整體財務費用支出85.54億元,佔板塊整體淨利潤的15.70%,同比增加46.94%,明顯高於營業收入增速,更有81家上市公司的本期財務費用支出佔淨利潤金額的50%以上,一定程度拉低了上半年度板塊的淨利潤增速。

3、回款週期變長,資產減值損失增加。

2018年上半年,創業板公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的算術平均數為180天,而上年同期為160天(整體加權平均數則分別為75天、62天);創業板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共計76億元,同比增加69%,其中,壞賬損失同比增加44.9%,存貨跌價損失同比增加58.7%。

併購重組:產業併購為主

中小板:數量下降

中小板公司併購重組在延續近年來良好態勢的基礎上,迴歸本源、服務實體的主旨更加突出,提質增效更加明顯。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29家公司推出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同比下降30.95%,涉及金額2,133.47億元,同比增加62.07%。雖然重組數量有所減少,但從標的資產和公司主業的關聯度看,深耕主業、圍繞產業整合進行的產業併購始終占主導地位,超過一半的重組方案為產業整合,質量和結構與往期相比有明顯改善。

創業板:迴歸理性

1、重組標的整體質量良好,通過併購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模式對創業板公司業績提升效果突出。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393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籌劃了756單重大資產重組。

其中,2015、2016年度是創業板併購重組的爆發年,推出重組方案的創業板公司家數分別為126家、103家,重組實施完成的家數分別為113家、88家。2017年受重組監管趨嚴影響,活躍度降溫,全年推出重大資產重組方案73單,同比下降29%;實施完成併購重組68單,同比下降23%; 2018年上半年,推出重大資產重組方案22單,實施完成23單。從實施效果來看,截至2017年末,364單已實施完成重組的公司重組完成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3%,淨利潤同比增長172%。

2、以產業整合為主,聚焦高科技、新經濟。創業板公司併購重組主要以產業整合升級、上下游產業併購為主,前述364單已實施完成的重組中,有219單屬於同行業業務延伸,佔比為60%,主要分佈在通用設備和專業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生物醫藥業、節能環保業、傳媒等五大行業,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或拓寬產業維度、提高市場佔有率,或實現業務互補、優化經營。創業板作為創新創業企業聚集地,眾多公司通過併購重組為新興產業注入強勁動力,255家公司併購重組標的是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在傳媒、醫藥生物、節能環保、電子、計算機等新興產業領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升級發展,既實現外延式擴張,又激活內生增長動力。

3、業績承諾總體實現情況較好。總體來看,完成業績承諾的重組標的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較大,以2017年為例,創業板共有159家重組標的完成業績承諾,佔比近七成,前述重組標的2017年向上市公司貢獻營業收入約1,100億元、淨利潤約180億元,利潤貢獻率平均為63%。

4、市場逐步迴歸理性,高溢價現象明顯改善。2017年以來,上市公司籌劃併購重組趨向理性, 2017年披露的方案平均溢價率為6.7倍,同比下降23%。從2018年上半年已披露的22單重組方案看,平均溢價率繼續下降為4.3倍,市場逐步迴歸理性,溢價率在10倍以上的僅一家公司。

國企改革:上市國企盈利增速明顯

深市主板:傳統行業“國改”熱

深市主板近六成公司為國有企業。數據顯示,270家中央國有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中,有236家實現盈利,其中165家淨利潤同比增長。國有企業平均實現營業總收入62.15億元,同比增長12.78%;平均淨利潤4.36億元,同比增長32.03%,其收入、盈利增速均高於板塊平均水平,體現了國有企業平穩發展態勢。國有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平臺實現債轉股、資產證券化、專業化重組等方面卓有成效,在助推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深市主板國有企業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以下方面:

第一主板國有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批發業等傳統行業,受益於週期性行業復甦,行業整體業績上揚帶動供給端國有企業業績增長顯著;

第二主板國有上市公司積極踐行自我革新、轉型升級。報告期內,國有上市公司持續大力推進國企改革,通過集團產業整合增加業務協同效益、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實現產業升級轉型、通過剝離虧損資產減輕歷史包袱、通過整合企業結構及提高生產技術實現成本費用壓降,多舉並行,成效顯著。比如,鞍鋼股份充分發揮國企轉型升級帶頭作用,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加速生產科技創新、深入推進降低成本,公司效益提升顯著,2018年上半年實現盈利34.75億元,同比增長90.62%。

第三深市國有上市公司積極優化深化國有資本佈局,國企重組也從“高數量”逐步進入“高質量”時代。比如,深赤灣A披露了發行股份購買招商局港口38.72%股權的方案,擬借力資本市場將招商局下屬港口資產整體整合至上市公司平臺,深赤灣A擬成為招商局旗下的全球性港口資產運作、管理的綜合戰略平臺。該方案一出即獲得了市場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改革成效值得期待。

中小板:淨利潤增速較高

2018年上半年,中小板國有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3,227.4億元,淨利潤合計298.3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77%、19.96%。淨利潤增幅高於板塊平均水平,體現出中小板國有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平臺深化國企改革,在債轉股、資產證券化、市場化併購重組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