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師北宸在自己的寫作課營銷文中寫道:“如果我現在給你馬化騰、雷軍、羅振宇、papi醬等牛人的微信號,你能寫一段恰到好處的‘好友申請話術‘加上他們的微信嗎?”

抱歉!我可能真的寫不出什麼牛逼的話術文,因為我的寫作水平就那麼高,就算學了你十節寫作課也達不到你的水平,畢竟我們根本不在一個水平線!但是如果真的給我他們的微信,我也不一定就加不上好友,因為除了實力,其實有更容易的辦法,或許我可以靠腦子——思維來打動他們!

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讀《故事思維》這本書的時候,我一邊讀一邊在聯想自己。我雖然有工作,但是算不上什麼職場人士,只能算“打工仔”,我對於書中提到的各種公司管理,老闆會議都一無所知,但是這不影響我理解這本書並且與之產生共鳴。

不就是說,故事要比一般的話術更能打動人嗎?這個我有經驗啊,雖然並非有意,但是仔細想一下,每個人都有通過一個真實小故事影響到別人的經歷。

我是個長相嚴肅的人,雖然愛說話但是不怎麼跟不熟的人閒聊,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挺難相處,挺兇的一個人。有一次跟幾個不太熟的同事聊天,說起“晚飯”的話題,我很自然地講到:“我每天回家直接進廚房,我老公跟我一起回家,直接進衛生間。我在廚房裡三下五除二地趕緊做飯,他在衛生間洗洗涮涮把自己收拾清爽,然後正好趕上吃飯。”我沒想到因為這個一個不經意的小小的生活故事的講述,同事們竟然非常驚訝——原來你是這樣的賢惠的女人啊,我們以為你在家裡一定很兇呢!

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其實我也沒想到,同事們對我的看法竟然那麼糟糕,但我更沒想到的是,一個小故事竟然會徹底讓她們轉變看法!讀《故事思維》這本書第五章的時候,裡面有這樣一句話:故事,很自然地,按照步驟發展,以每次10度的速度,終能把聽眾的看法來個180度大轉彎。品讀這句話,我再回想自己的經歷,好像那次閒聊之後,不熟的同事也願意跟我聊天了,慢慢地,我們經過一次又一次聊天之後,她們對我的看法越來越朝著我認為好的方向轉變了。這就是故事的力量,在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改善了人際關係!

觸動我,看著我,感受我。(《故事思維》第五章第3節小標題)

說到打動,我不得不炫耀一下:我今天又中獎了!用了一個“又”字,是因為我經常中獎,我在網上參加各種贈書活動,中獎率非常之高,有時候每週能收到三四個快遞(全是書,我只參加贈書的活動)!

但是,敲黑板啦!我並不是每天參加很多個贈書活動,我不是一個盲目的人,我是帶著“腦子”去參加活動的,與其大海撈針,不如盯緊目標。這裡雖然有點跑題,但是因為這部分內容對一些人很有用,我想多寫幾句:

1。需要拉票的活動不參加,太費力氣了;

2。所謂“隨機抽取”的活動隨機參加,因為有的活動根本就是假的,就是為了賺“轉發”的,至於怎麼鑑別,自己試幾次就知道了;

3。最愛的評選方式就是“贈與走心留言某某獎品”,因為我是很擅長“走心”的!

看,我收到“家庭書房”的贈書,就是因為他們認為我的留言很走心。你們知道嗎?這次活動評選三名走心留言,還有三名是點贊最高的得到禮品,我中獎之後去看了下,點贊最高的前三名達到了近400個贊!瞭解童書類公眾號的應該曉得,閱讀量本就不大的文章,那麼多點贊只有一個獲取途徑——拉票!那得多累啊!

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不想費力氣就得費心,那麼走心的留言是怎麼寫出來的?這就涉及到“觸動我,看著我,感受我”這一技巧了。我當然不會知道公眾號小編是誰,如何去觸動她,讓她選我呢?雖然我們做不到百分百去影響別人,尤其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但是《故事思維》這本書裡還是教了我們很多“講故事”的技巧和方法,讓我們用故事去打動別人,影響別人。

如果你能做到影響別人,還有什麼事會不成功嗎?你都已經打動了馬化騰,羅振宇,papi醬了,他們還會不通過你的好友驗證嗎?你都已經影響到總經理的想法了,他還能不重視你嗎?你都已經影響了人類思維了,還愁不能征服世界嗎?

在學會運用“故事思維”之前,我們得先了解“故事”這個詞,別以為你隨便講了一件事它就是故事了,好的故事才能有好的作用,壞的故事可能也會適得其反呢!

直白的真相令人畏懼:假如,你在工作中發現領導的方案有問題,你直截了當地批評領導,大多數時候不會得到好的結果,但是如果你給他講一個包含了你們不同意見的故事呢?說白了就是轉彎抹角地讓他意識到除了自己的方案,還有其他角度可以思考問題,他被點醒之後可能會感激你!所以,故事是含蓄的,會轉彎的。

人們之所以跟隨你,是因為你“講真話”:不管是不是事實,一個好的故事總是讓人感覺是真實的。在我們有真實故事可以講述的時候當然會優先選擇真實經歷,但是如果沒有呢?也可能會去講述別人的經歷,甚至是聽來的故事,甚至是經過加工的故事。但是這些故事若想打動人,影響人,必須讓聽者覺得很真實,很有感觸。我們經常給孩子講童話故事,其實我們都知道那是假的,但是就連大人也會受其影響,就是因為我們在感覺上認為那是“真話”。所以,故事是能夠讓人真實感覺到的,不是吹牛皮說大話的!

《故事思維》裡關於“故事”的篇幅很長,說了很多要點,這裡不一一詳述。我想通過本書第四章——如何講好一個故事,來簡單聊聊講故事的要點。

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講故事說起來簡單,其實要講好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開頭語必須能夠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還是你的故事內容。就像你加上了大咖的微信,但是後面能不能成為朋友還得靠你的實力;現場故事的話,手勢很重要,它屬於身體語言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實在很直觀;表情也是身體語言之一,它可以透露你真實的想法,直接決定聽眾是否能夠信任你;故事講出來之後聽眾能不能真切感受到也是很重要的,千萬別“對牛彈琴”;而細節的運用,沉默的合理表現,語氣等細節的拿捏,都能給你的故事加分或者減分。

這裡我很想強調的是:你首先要有一個好故事,然後是把這個好故事包裝得更好。但是如果你的故事一般呢?也可以運用技巧讓它成為一個“比較好”的故事。在這裡我順便強調一下本文的題目:我絕不是一個輕視實力的人,我只是想在實力一般的情況下,讓自己看起來還挺“厲害”,所以需要合理使用腦子,也就是我們的思維,而思維裡很重要也比較容易運用的就是故事思維了!

能助你成功的,除了實力,可能就只有腦子(思維)了!

《故事思維》這本書寫得其實不太清爽,我讀了近半個月才讀完,所以我不能給滿分,但是我得承認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經常運用故事思維(每個人都在用),但是讀過之後,我能意識到自己只是處於運用的低級階段,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如果能夠把書中的內容理解透徹,並且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我能獲得更美好的生活體驗,能在方方面面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再說一件生活小事(我只是俗人,沒啥大事)吧!我老公對我的消費觀有很大意見,我們經常因此吵架,說實話我很想讓他理解我,但是他認為他絕對理解不了,我們經常因此僵持。讀完《故事思維》之後,我給他講了我童年的故事。

我生活在一個貧窮的家庭裡,小時候物資的匱乏讓我養成了節儉的習慣,可以說非常小氣。我老公喜歡喝罐裝啤酒,我總是覺得不如瓶裝合算;我的洗髮水用完了之後必須拿水涮涮瓶子。但是因為小時候關於物質的追求長期得不到滿足,我也對一些虛無的物質享受非常著迷。我幾乎從來不會化妝,但是我經常買化妝品,我幾乎不穿高跟鞋,但是我的鞋櫃裡高跟鞋卻各式各樣,而且價錢挺貴。這就是我老公理解不了我的地方,一邊極其小氣,一邊極其浪費!我給他講了小時候的經歷以後,他表示可以理解一點了,但是依然不能同意我的做法。

然後我又推薦他看了《拖拉機簡史》這本書,書中的故事遠比我童年的經歷更精彩,母親的節儉,姐姐的利己主義,妹妹作為“和平寶寶”的不理解,以及後母瓦薩蒂娜非要買豪車(哪怕那是一輛到處是毛病的老爺車)的行為,都能真實而激烈地反映出我和老公不同的童年經歷造就的不同觀念。他就是那個“和平寶寶”,而我,就是經歷過“苦難”的人,我們之間的不同,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彼此的影響而逐漸縮小,但是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彼此理解,然後慢慢去影響對方,至少,現在先別吵架了!

關於成功,很多人會以為是職場上的叱吒風雲,因為我真的相關經歷,所以我把書中大部分關於職場的經驗給轉化成了生活中的小事情。對於我和很多普通大眾來說,過好簡單的生活,也就是成功了!對於參加“贈書”活動的人,收到一本書就是成功了!故事思維,絕不僅僅是讓你在職場中,在大佬中展露頭角的法寶,更多的還是幫助普通人把生活過得更好,更舒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