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房地產稅這把“劍”終於要落下了

樓市裡一直都有截然相反的兩個觀點:有人認為房地產稅來不了了,起碼這幾年沒戲了,5年才審議,那就是說離面世還早著呢。而另一派人則認為,5年內提請審議只是給了一個底線,房地產稅這把“劍”甚至可能在5年內的任何一個時點出臺。


為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那麼房地產稅是否做好了出臺準備呢?針對這些關注度較高的問題,象盒小編將給您一個儘可能全面清晰的答案。

房地產稅徵收條件越來越成熟

多年來,持有環節徵收房地產稅一直被認為是懸在樓市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落下,卻始終沒有落下。為什麼房地產稅的徵收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呢?

某房產分析師張波表示,房地產稅的立法到徵收有三大難題,導致了遲遲不能出臺。

一是“評估值”的確定:


為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二是稅率的確定:


為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三是如何平衡老賬新賬:


為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正是因為這些難點導致了房地產稅的出臺一直以來非常慎重,官方始終沒有給出明確時間表.朱少平表示,房地產稅的徵收確實存在一些難題,但並非不可解決。過去沒有出臺是因為一直沒有抓手,直到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後,才確定組織班子去研究,去正式起草,確定了先立法再徵收的過程,房地產稅的立法過程才得以加快。


為什麼房地產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


由此可見,房地產稅開徵的基礎條件已初步具備,越來越多的權威部門和經濟學者開始表態,意味著這次房地產稅是真的要來了。

暫無明確時間表 隨時可能立法審議

可以肯定的是,自從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先立法、後徵收的房地產稅工作原則後,立法推進工作一直在積極進行。”朱少平說,我國立法規劃項目通常分兩類:第一類屬於所謂的必成項目,即條件比較成熟,通過大家的工作,爭取一定提請審議的項目。第二類是條件不成熟,列入立法規劃,積極研究推動,條件成熟可以提請審議的項目。也就是說,列入第一類規劃的立法項目可能性很大。房地產稅就被列入了一類規劃,也表明立法機關的態度,即希望積極做工作,爭取早日出臺。

除此之外,一些業內專家也普遍認為3年週期的可能性較大,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雲昌說,眼下房地產稅出臺的條件越來越充分。“我樂觀的想法是2020年前出臺,今年出臺的可能性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