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大兴西红门人陈瑞福,

穷苦农民出身,现年66岁,

星光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他虽不是明星,

却走出了一条40年的“星光”大道。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陈瑞福手举着1979年与同村农民一起创办的西红门照相器材厂老照片,身后是近年新落成的现代化影视产业园。改革开放40年间,陈瑞福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星光”大道,在时代大潮中通过奋斗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2014年落成的星光影视园西区,最大的影棚有3600平方米,可容纳一千多名观众。之前,这片区域为沙石料厂和钢材物流园。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排平房就是陈瑞福和同村农民创办的乡镇工厂的厂房。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上世纪80年代初,西红门照相器材厂的第一批照相灯光器材,如今看来显得十分简单粗糙。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星光科技公司实验室内,新研发的灯光器材正在通过分布式光度仪测试产品性能。如今的灯光产品不再是简单的加工制造,高科技的运用提高了灯光的性能和品质。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星光大道》节目的录制现场。如《幸运52》《开心辞典》《鉴宝》《非常6+1》等不少耳熟能详的电视节目都是在星光影视园录制完成的。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星光影视园一间影棚内,电视节目正在紧张录制。“现在所有的灯光设备都是星光自己生产的节能灯具,”陈瑞福介绍道,“除了提供场地和设备,我们的技术团队还可以全流程录制制作节目、发射卫星信号,不少电视领域的人都把这里当做了‘大本营’。”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上世纪90年代,厂房里堆满了刚刚加工完成的灯光器材。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40年过去,如今陈瑞福的团队大都是80后、90后,这些喜爱影视的年轻人不少都家在大兴。星光带动了当地就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走上文化产业的“星光”大道。

影像故事|第339期:“星光”大道4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