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在上世紀8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開始進入內地樂壇,那時候大街小巷播放的磁帶必定有鄧麗君、鳳飛飛,在那個年代她們是最美的女神。

但在其中還有一個人,現在很多人都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但是在那會他卻是華語樂壇最被人矚目的亞洲偶像——劉文正。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正所謂”男學劉文正”、”女學鄧麗君”,就是從那會兒流傳開的。

在70、80年代的那些臺灣歌手中間,劉文正曾是最紅的男歌手,沒有之一。

他是最耀眼的“亞洲天王巨星”,作為真正把“校園歌曲”發揚光大的第一人,劉文正的歌壇生涯絕對是一個傳奇。

從小熱愛音樂,從進入樂壇的那一刻開始,劉文正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輝煌之路。他用自己獨特的嗓音和藝術才華在流行樂壇不斷掀起高潮,並且開創了校園歌曲的潮流。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1961年9歲的劉文正就開始參加歌唱比賽,在高一時(1968年)就組建了“正午合唱團”並擔任主唱。

1969年劉文正正式參加了電視臺舉辦的歌唱比賽,並獲得第五名,由此進入樂壇並逐漸開始了他的走紅之路。

隨後劉文正在服兵役期間結識了音樂製作人劉家昌,劉家昌很欣賞他的嗓音,在兵役結束之後推薦劉文正進入歌林唱片,併為他寫了第一張專輯的同名主打歌《諾言》。

這張專輯退出之後就引發了很大的轟動,劉文正的名聲也與日俱增被越來越多的人之後,而格林也一鼓作氣,在3年的時間裡接連為劉文正打造了12張專輯。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這些專輯雖然為劉文正帶來了事業的增長,但是屬於他的事業巔峰還沒有完全到來。

1978年劉文正轉入東尼機構唱片,在當時臺灣的音樂市場並沒有成形,許多歌手都沒有明確的定位,經常就是什麼歌走紅就翻過來唱,並不重視包裝。而且專輯的版權意識也很差,那會一張唱片能賣出上萬張就已經是奇蹟了。

然而東尼在為劉文正打造的專輯《蘭花草》和《三月裡的小雨》都有很明確的定位。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將臺灣校園民謠加以適度商業化,製造出一種清新的流行樂。

因此劉文正《三月裡的小雨》這張專輯,在某種意義上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是第一張採用發燒設備錄製的流行音樂專輯,並且還採取了東南亞地區和臺灣地區同步發行的推廣模式。

經此之後劉文正真正火遍東南亞,成功躋身亞洲天王巨星的席位。

在此期間,劉文正連續獲得臺灣金鐘獎最佳男歌星,從第一屆開始,連得3次,無人能及。然而讓人驚歎的是,就在事業最巔峰的時候,劉文正卻萌生了退意。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按說許多明星的套路都是,退出之後隔一段時間肯定是會復出的。可是劉文正這一退就是徹徹底底乾乾淨淨的退出了歌壇,甚至再沒有任何消息被曝光,徹底消失,真正的隱退了去。

從1991年退出樂壇遠赴美國之後,幾乎每隔幾年就有關於他的小道消息被爆出,有人說他變得又胖又禿,甚至一度被曝死亡。

總之各種流言都傳個不停,可是誰也沒有再見到過劉文正的真面目。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2008年的時候,據傳曾有演出商開出了百場新臺幣26億的天價,邀請劉文正復出。可是劉文正依然沒有任何迴音,至今也沒有人能挖出他38歲之後的照片。

他到底在哪彷彿也成了許多歌迷心中的一個謎,沒有人知道他在哪,儘管有友人表示,劉文正喜歡遊山玩水,沒有固定居所,有時會在洛杉磯,有時可能又去了別的地方。

要退就退的乾乾淨淨,退出歌壇後被人找了20年,可始終沒人再見

許多人都想找到他的行蹤,尤其是曾經他在樂壇的那些好友們,可是誰也找不到他。

或許從他一開始進入樂壇的時候就想清楚了自己會什麼時候隱退。劉文正自己就曾經說過,他一直都想赴美國留學,只要合同一到期他立刻就會去。可能有些人就是天生不屬於演藝圈,可偏偏卻在演藝圈留下了自己的輝煌。

可以說,劉文正這顆璀璨的明星,用一個又一個奇蹟,在華語流行樂壇印下了自己永恆的烙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