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百年長河 邛崍「唐朝黑茶磚」被確認爲清朝「活化石」

3月13日,本網報道了《民間“唐代黑茶磚”真假難辨?收藏者求專家指教》後,引起了行業內的專家廣泛關注。專家們表示,有歷史文獻證明邛崍黑茶起於唐朝,盛於宋朝,是中國黑茶發源地。但經過專家仔細鑑定,吳曲收藏的“邛州茶磚”是清朝產物。“就算是清朝的黑茶磚,其歷史文化和收藏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是見證邛崍黑茶歷史發展的活化石。”省茶研究所所長王雲表示。


穿越歷史百年長河 邛崍“唐朝黑茶磚”被確認為清朝“活化石”

史書溯源 邛崍黑茶起於唐朝

說起邛崍黑茶的歷史,省茶研究所所長王雲旁徵博引:“公元903年,唐昭宗詔加西川節度使王建為蜀王,蜀王為報皇恩,隨即命臨邛刺史王宗佑悉徵‘火番餅’等蜀茶以及蜀錦十萬餘,進貢朝廷,唐昭宗李曄大悅。由此可見,邛崍所產黑茶是中國最早的黑茶‘貢茶’。”

王雲表示,唐代至元代,火井置縣,轄今平樂、花楸、夾關等地,是邛崍山脈的名茶產區。《大唐國史補》雲“風俗貴茶,其名品益眾……邛州之火井、思安……皆品第之最著者也”。後蜀(公元934~965)專門設有茶酒庫使,實行榷茶制度,並同吐蕃進行茶馬貿易。

“對於民間流傳的‘邛崍黑茶’最早起於唐朝盛於宋朝元朝這一說法,史料上提供了歷史依據。”王雲說。

專家鑑定 流傳“唐朝黑茶磚”屬清代產物

記者瞭解到,邛崍文化專家胡立嘉對民間口口相傳的“唐朝黑茶磚”進行了測量鑑定。胡立嘉說,其中包裝保存完好的茶磚,經過測量,形狀規格均是長11.5釐米,厚1釐米,淨重2兩(十六進位制二兩,合6.5克),緊壓成型很好,無松泡,無龜裂起皮現象,六面平整光滑,由此可見邛崍精良的製茶技術。而其包裝及商標圖案是在茶磚成型乾燥後,用黃色土紙包裝。在包裝的正面用木雕板土紅印刷有商標圖案。商標設計以磚茶外形為圖案,外邊框長10.8釐米,寬7釐米,中心豎排顏體“邛州茶磚”四字,茶名邊框6釐米,寬2釐米。茶名上方為一變形正面龍頭圖案,茶名左右兩邊為相向對稱的鳳凰圖案,頭下尾上,展翅雙飛,首尾長約7釐米。茶名下方為“山”字形海水波浪紋,海浪上一輪紅日初升,寓意丹鳳朝陽。

穿越歷史百年長河 邛崍“唐朝黑茶磚”被確認為清朝“活化石”

“據史料宋《九域志》中對邛茶的描述: ‘臨邛有火井茶場,生產邛州貢茶,造成茶餅,二兩重,印龍鳳形於上,飾以金箔,每八餅為一斤入貢,俗稱為磚茶。’”胡立嘉說,根據這兩塊的“邛州磚茶”的規格、重量和所印製的龍鳳商標圖案以及“邛州磚茶”四字來看,應該是記載中著名的“龍鳳茶”了,時代屬於清代中期以前,未見貼金箔。“如果是唐朝期間的產物,其包裹的黃色土紙不會保存的如此完好。”胡立嘉說,經過初步考證,應是清代中期以前生產的,至今也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見證邛茶歷史 “邛州茶磚”歷史文物價值難以估計

儘管專家鑑定出民間口口相傳的“唐朝黑茶磚”屬清代中期以前的產物,但專家們表示“就算是清朝的黑茶磚,其歷史文化和收藏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是見證邛崍黑茶歷史發展的活化石。”

“歷經數百年載的它雖不再具有飲用價值,但作為目前所知存世最完好的古茶,其歷史文化和收藏價值難以估量。邛崍自唐代開始就被稱為萬擔茶鄉,邛崍生產黑茶是茶馬古道時期便流傳下來的傳統。”王雲說,正是因為有這兩塊古茶磚點撥,邛茶的製作工藝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式提高。邛崍黑茶的基本工藝流程是鮮葉採摘、殺青、初揉、渥堆、復揉、烘焙。在製茶方面,堅持繼承傳統,在挖掘整理歷史名茶經驗的基礎上,採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不斷地創新和改進製茶工藝技術。其手工製作工藝,被列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邛崍黑茶核心品質的形成是通過選料、曬青和自身的儲存,而使茶通過自然的轉換得到邛崍黑茶特有的品質。其中松柴明火乾燥的儲藏方法是形成邛崍黑茶品質特徵的關鍵,屬於後發酵茶,其獨特的加工過程使其具有特殊的中醫藥理功效。

穿越歷史百年長河 邛崍“唐朝黑茶磚”被確認為清朝“活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