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大師告訴你中國古代神奇的算命小故事,神乎其神

算命大師告訴你中國古代神奇的算命小故事,神乎其神

第 一事件;(貫索照命)

清某兩廣總督和他的副將生辰完全相同,當時有一命相家住在這海珠寺,以算命聞名.總督召他來問:人生下來稟命不同,日後窮達也有差別,可我和副將生時完全相同,人生卻相異,何解?命師一時語塞,回去反覆推算想不明白,徹夜難眠。命師深夜難眠,起來在階前踱步,一僧人看到了,問他何意徘徊如此!命師不屑,你僧懂個屁啊?僧人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你不妨說來討論一下! 命師便將原委和僧人說了,僧人沉吟推算了下,說:此時出生都應是富貴命,但若得貫索星照命定更加顯貴,總督大人莫非是在牢獄出生? 命師聽了大為驚訝。次日便拜訪總督,問他是否在獄中出生,總督說,先慈那時因事受罰,我正是生於監獄啊! 命師便把僧人說的話說與總督,總督大為歎服.

第二事件;(汪精衛大難不死)

民國二十四年,某政府職員在參加孫總理演講後,發現汪精衛氣色不對,他感覺他要有災禍發生.當時內政科唐先生是會算命的,

南京所有名人他都作了批斷存記.該職員就去找唐先生看看他如何批算的,和麵相是否符合,他找到唐先生查到汪氏那一年,只見上面批道:乙亥,五十三歲大難不死!兩星期後汪遇刺,幸不死.

第三事件;(福氣所在)

李澤順依據古命書,明朝有一個叫龔大的富人,身胖體寬,大肚子上有一顆痣,上面幾根毛,小時算命說那幾根毛是他福氣所在. 龔大個性樂觀,經常大笑,有一日,他在虎丘半塘寺和僧人閒談,忽然大笑不止.僧人說,你莫笑,你明年肚子上的痣毛就要掉了!龔大聽了悶悶不樂一肚子氣.第二年,龔大洗澡時搓肚子發現痣毛居然掉了,他大驚,沒幾天他就死了.

第四事件;(上樑時日)

明朝劉伯溫路過吳地,深夜聽到嘈雜聲,他問下人,發生了什麼事情?下人說,隔壁有人在上樑.劉伯溫一推算,問上樑是窮人還是富家呢?下人說,是貧困人家.劉伯溫不禁說這時大吉!可惜他們不長久啊! 左右的人大為不解,問是何道理,劉說,這個時候上樑極吉,但是非要大戶人家才能保得住,因為貧困人家忽然大富後一定會翻新舊屋,那麼旺氣就洩了,就要衰敗了! 後來該戶人果然大發特發,名動一方,而且果然翻新了舊屋,後來不久便衰敗了,貧困如故!

第五事件;(夢見下體)

唐朝顧琮,因罪入獄,按法當死,他極度憂慮,一天他坐著就睡著了,忽然夢見他母親的下體,醒來後顧琮極惡心,認為夢境不祥,死期不遠了! 這個時候監獄來了一個善於解夢的人,顧琮便將夢中的事告訴他,那人當即說:你將獲赦免了.顧問為什麼?他說,太夫人下體是你的出生所在,是你的生路啊!次日,門下侍郎奏說量刑過重,顧琮因此免死,他後來官至宰相.

第六事件;(夢見狗崽)

三國時期魏國人善於解夢,當時有人晚上夢見一狗崽,問他是什麼回事.周宣說道,你當然會得到美食一頓!應驗後那人覺得神奇.就又騙周宣說道,我昨晚又夢見狗了,怎麼回事?周宣說,你要提防摔傷! 後來此人從車上摔下來,扭傷了腳,他更感神奇,又去找到周宣,騙他說道,我昨晚又夢見到狗崽了!周宣說,你小心失火為是啊!後他家裡面果然失火了,他不得不佩服周宣,就去請教他,說:我三次說夢見小狗,測算結果都不一樣但都應驗了!而且我第一次是真的夢見後來就是說慌的,怎麼還如此應驗阿! 周宣說,小狗是祭祀物品,第一次夢見是得食之兆,祭祀結束後就要回去了,車馬動小心摔倒,回到家後就要入薪燒煮就要小心火災了!而且吉凶悔恨產生在一時意念之中,你雖沒有夢到了但是意念已動,吉凶就產生了,所以結果靈驗啊!

第七事件;(先進考場)

以前有一個讀書人在他考試前夢見他先進考場,他醒來後很高興,把夢告訴他妻子說,我要中頭魁啦!他老婆聽後說,不見得這樣,你沒見是第十一嗎?後來他果然是第十一名.

第八事件;(乾隆算命)

話說乾隆皇帝巡視江寧時,穿著便服出去遊玩,在街上遇到一位姓劉的算命先生,出於好奇找他算命。算命先生排出乾隆的生年干支,默算了一會,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接著便搖頭嘆息不已。乾隆感到非常奇怪,詢問其原因,算命先生說:“我給人算命三十多年,自信推斷人的吉凶禍福,沒有不應驗如神的。無人沒事之時,我也將自己的命造推算,算出自己應當在流年中小有富貴,享受二千石的俸祿不算太難。然而我現在竟落魄到如此地步!今天見您的命造,應當富貴極頂;即使沒有掌握天下的鴻福。也應當穿蟒袍帶佩玉做高官。為何咱倆反而竟在此處見面?真是可悲可嘆啊!” 乾隆驚感佩服他的易技,什麼話也沒說起身離去。幾年後,封這位姓劉的算命先生為知府。這是

澤順聽聞的歷史事情。

第九事件;(成肅公之死)

春秋周簡王命令劉康公和成肅公會合晉厲公去攻打秦國。成肅公在土地神廟中接受祭肉時,態度很不恭敬。劉康公說:“我聽說人受天地的中和之氣而降生,這就是命。因此產生了行為、禮義和威儀的準則,為的是鞏固這命。能遵守這些準則並維護它的人就可以得到福祿,否則就要遭殃。因此有德行的人對待這些準則總是很勤謹,老百姓也是盡力而為。勤謹莫過於恭敬,盡力莫過於老實。恭敬在於供奉神靈,盡力在於安守本分。國家中的大事,就是祭祀和作戰。祭禮時供獻熟肉和作戰前接受生肉的儀式是人神交接的重大環節。現在成肅公那麼懈怠,這是不要自己的命了。恐怕他再也不能回到本國了吧?”當年五月,成肅就死在瑕這個地方。

算命大師告訴你中國古代神奇的算命小故事,神乎其神

第十事件;(紀昀測字)

乾隆戊子年秋,紀曉嵐因失言獲罪,在等候審判的時候,每天由一名軍官侍伴。當時有一位董姓的軍官說他會測字,於是紀曉嵐寫了“董”字讓他測前途。軍官說:“紀公你要戌遠了,而且要到千里之外。”

於是紀曉嵐又寫了“名”字。軍官說:“‘名’字下面是口,上面是‘外’的偏旁,應該流放到關外。又太陽在西邊曰‘夕’,大概是流放到西域吧。”

紀曉嵐又問將來是否會有回朝的希望。軍官說:“‘名’字的字型象君,又象召,皇上一定會召你回來的”。紀曉嵐又問他是何年?他說:“‘名’字下面的口是四的外圍,中間缺兩筆,應不到四年就回來了,今年是戊子年,四年後是辛卯年,夕又是卯字的偏旁,應該與此吻合。”後來,紀曉嵐被判從軍烏魯木齊,到了辛卯年六月才回京。

第十一事件;(牛角觸死)

清朝一富家子弟,遇到一個相士對他說,你將要被牛角觸死! 富家子弟覺得他說的很荒誕,但是又怕那話應驗,於是隨著日子臨近,就是足不出戶,甚至要搬到樓上,嚴格防範。

到了那一天下午,富家子弟獨自關在閣樓上,覺得悶了就打開窗戶遠望,心想過了下午就好了啊!這時候,他突然覺得耳朵癢,於是順手取下發簪,掏耳朵,這時候一陣風吹來,窗戶猛得內闔,撞到他的髮簪,髮簪竟然直穿腦髓,他一命烏呼!原來發簪是牛角做的。

第十二事件;(前程萬里)

清朝姚安公未及第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請扶乩,他好奇地請教自己的前程,乩仙判道:前程萬里,他又問何年登第,判曰:需等萬年!姚有點失望,認為自己不是靠考試建立功名的. 可是到了康熙六十大壽那年,舉行了萬壽恩科考試,他卻高中了,他才明白萬年是講這個.後來,他被配到了雲南姚安府做知府,直到退休都沒有升遷,終於明白前程萬里指萬里之外!

第十三事件;(舌上生毛)

宋朝馬亮擔任江陵知府,當時他任期已滿,正在準備遷往他職,只是有一天,他夢見自己舌上生出了毛髮,他覺得噁心,於是詢問僧人占卜吉凶,僧人說:舌上生毛,剃(替)不得,你將連任啊! 後果然。

第十四事件;(龍虎榜動)

明憲宗成化甲午年,江西舉行會試,臨放榜的時候,尹公直讓別人占卜其弟是否考中,結果得到明夷之卦,內離外坤,三爻五爻的發,二爻皆兄弟.卜者寫道,兄弟雷同難上榜!但是口中支吾不作解釋. 尹看到此就說,三為白虎,五為青龍,龍虎榜動,應當考中!兄弟發者以兄問弟,弟當動而來!後其弟果然高中。

第十五事件;(王侯並肩)

清朝平原縣有一個生員,因為妻子生病便到祠廟裡求籤,籤詩上有兩句話:“此時賓主歡相會,他日王侯卻並肩!”他看了,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他妻子卻去世了,他續了個妻子,在他和妻子回孃家見親戚的時候,發現連襟一個姓王一個姓侯,他枉然大悟。

第十六事件;(夢吞太陽)

吳國毛貞輔多年均任縣令,後來前往廣陵應選新職,那一夜他夢見自己把太陽給吞下了。醒來後腹部還覺得灼熱,他便向侍郎楊廷式詢問吉凶。楊說道,此夢極大,並不是你能承受得了的,真按你所說的話,你應該會得一個赤塢場官之職。後果然是這樣。

第十七事件;(八字造假)

清朝嵇叔子精通算命,他說自己將來會得到四品的官職,他妻子命不好,祿位和他不相稱。所以在他當孝廉的時候他妻子就去世了。後來媒人一直給他說媒,他都看了女方的八字,認為不是四品夫人的八字就一一拒絕了。

當時有一個富翁,他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是他拿女兒八字給算命先生推算的時候,算命的說她女兒是十惡大敗格局,很不好。富翁於是便將用意告訴他,並請算命先生不防動點手腳。於是算命的推算一下就改動了她的出生日時,說這時出來生的八字才是富貴啊!於是,富翁就拿著這造出來的八字給媒人讓她給嵇某看,嵇看了很高興說,這才是四品夫人的命啊!

於是,他就娶了富翁的女兒。後來嵇出任杭州太守,富翁的女兒也受了四品的封贈。日子就平靜地過著。直到嵇死後十多年,富翁的女兒也老了,子女們要為她做七十大壽,她於是笑著對子孫們說,其實那一天不是我的生日。於是把當年的事情全盤托出,家人無不驚訝!

第十八事件;(九字問孕)

清朝櫟公善測字。一次一個人寫“九”字問身孕,櫟公說你將要得一個不平凡的兒子。那人問為什麼?櫟公說,九是陽數,所以會生男孩,但是九象凡又不是凡,所以你兒子不平凡!同時,這孩子是你偏房所以出。

那人驚訝問,你如何知道的?櫟公說,九像元,而非元,所以不是元配所出,將九放室內就是宄,要小心奸宄不測之事!那人說,真是不可思議啊。說實話,我雖沒有什麼錢,但是家中賤妾也有數位,這是我其中一位婢女懷的。她的懷孕引起其他女人的妒忌,一心要她墮胎了。不知孩子能否保得住。我很擔心啊!櫟公說,九是完字腳,能保得住的!後來果然順利生產。

第十九事件(夢見積木)

孫龍光在考中狀元之前,曾夢見數百根圓木堆積在一起,他自己站在最上面來回走動。他覺得奇怪,就請了一先生給他解夢。該先生說,你要高中狀元了!我先向你道喜。為什麼呢?因為你已居眾材之上!

第二十事件(相士神術)

成化年間,相士胡宗到京師遊玩,拜訪了吏部尹侍郎。尹調侃他說:“算命是騙人的把戲,你來找我做什麼呢?”胡宗說:“你沒試過又怎麼說它騙人?你隨便找一個人讓我試試,看會不會應驗。”尹於是拿他熟悉的翰林邢讓的八字給他看。胡宗說,此人必定死於明年八月。

這說話很快就傳到邢讓的耳中。次年六月,邢讓升為了禮部侍郎。但是此時禮部正好出現貪汙案,邢讓想起了相士的話,竟自己主動引罪,他於是被免了職。他在回鄉的途中,拜見了岳父蒙泉。岳父知道他的事情後就問他幹嗎毫不辯白就主動認罪了?

邢讓就說:“俗語說積陰功的可以免死。去年有相士說我今年八月會死去,我是想自己幫同事承受些罪行,雖然沒了官,可我希望這能積點陰功啊!” 到了八月初,他自己用易經起了一卦,得到了臨卦。他不禁嘆道:“這個胡宗,真是準啊!”原來他自己卜得的卦詞也說八月有兇。後來,邢讓死於八月十八日。

第二十一事件;(三次改灶)

清朝鄞縣有一占卜的在街上擺攤子,一日一男子對他大罵。路人好奇問其原因。那男子說,我今年夏天家中人口不安,找他算卦,他問家中灶是什麼方向?我說向南。他說應該向西南才好。我就按他的意思改了灶臺。

可是到了秋天,家人還是患疾不斷。他又問我灶向,我說西南,他說正西才好啊!我回去又改了。後來家人的病不僅不見好,我的生意還虧了很多!我沒有辦法又來請教他。他還是問我灶向,我只好又說道是正西。他於是說你們家應該用正南的灶向啊。這不是復回到原來的方向了嗎?我奉他為神明,他這樣胡弄我!眾人聽後哈哈大笑,紛紛勸解,那男人也無趣,最後悻悻地走了。看來術士的話不可全信啊!

第二十二事件;(頭上有血)

朱元璋在正要處決囚犯的時候,劉伯溫正好來拜見他。朱說,我昨晚夢見自己頭上有血,我還用土敷在傷口上,我覺得不吉利,你說會應驗在什麼地方呢?劉說,人的頭上有血,是一眾字(繁體),說明你要得眾。用土敷之,說明你還得土。這夢三日內應驗。朱元璋聽後馬上赦免了囚犯,並停刑三日。結果是海寧歸降了。

第二十三事件(人去日遠)

宋朝周生善於相字,趙鼎和秦檜都有引退的意思,他們都寫一個“退”字讓周生解釋。周生說,趙必去,秦必留。為什麼?因為退字上有日部,日下有人。日象君,人是臣。趙寫的日和人離得遠。秦寫的字日和人筆畫相連,一氣呵成。所以趙是人去日遠,必退也。秦日和人緊連,不退。後來真的是這樣。

第二十四事件(群士之首)

宋朝傅珏家庭以富有聞名,但是他卻不學習,不求進取,庸庸碌碌。傅珏卻有一個習慣和專長,就是在大街上看著過往的官員,他能說出該官員是何官職,所以大家也聽佩服他的面相之術。當時,王曾剛參加鄉試路過這兒。傅珏見了,拿了兩支筆送給他,說:“你以後是群士之首,貴為宰相,他日不要相忘。”周圍的人都笑傅珏說得狂妄,傅卻不理採,反而從此後全力資助王曾考學。後來王曾果然步步高昇,當上了宰相。王曾富貴後也沒有忘記傅珏,把他當兄長對待,終身不渝。

第二十五事件(大海撈針)

歷城有一書生,某年秋試之前夢見死去的親人對他說:“你要中舉就象大海撈針般!”他醒來後悶悶不樂,整天喝酒,不再有入闈的打算。他妻子於是問他原因,他遂告訴她,妻子說:“夢寐之事怎能當真?”到了前夕,學友們紛紛準備應試,書生又技癢起來,妻子趁機慫恿他,他於是從箱子拿出破舊的卷袋讓妻子縫,妻子說:“針在房內的對聯上,你去拿來吧!”書生過去拿,忽然大笑說:“中了!中了!”原來針正好插在對聯的“海”字中央。那一年,他果然高中。

第二十六事件(權貴餓死)

歷史上,被面相師說會餓死的權貴有兩個人,一個是周亞夫,一個是鄧通。周亞夫,從亞子可以看出來,他不是長子,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兒子。當時許負曾給他看相,說他三年後為侯,封侯八年為丞相,掌握國家大權,位尊任重,在眾臣中將首屈一指,再過九年會餓死。周亞夫笑著說:“我的哥哥已代父為侯,如若他去世,他的兒子理應承襲爵位,我周亞夫怎說得上封侯呢?再說若我已顯貴到如你所說的那樣,怎麼說會餓死呢?你來解釋解釋!”許負指著他的嘴說:“你嘴邊有條豎線,紋理入口,這就是餓死之相。”周亞夫聽了,驚訝不已。過了三年,周亞夫的哥哥絳侯周勝之犯了罪,文帝選周勃子孫中有賢德的人為侯,大家都推舉周亞夫,於是封周亞夫為條侯,繼承絳侯爵位。在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有病退職,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後來,周亞夫因兒子被告謀反,獲罪入獄。周亞夫受此屈辱,難以忍受,於是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

鄧通,漢文帝時期一寵臣。文帝曾做夢想上天,卻無論怎樣都登不上去,這時有一個黃頭郎從後面把他推了上去,他回頭看到黃頭郎穿了一件橫腰的單短衫,衣帶繫結在背後。夢醒後文帝前往未央宮西邊蒼池中的漸臺,私下用眼光尋找夢中推他上天的黃頭郎,看到鄧通衣帶從後面穿結,正如夢中所見。及至召問他姓名,姓鄧名通,音近“登通”。文帝聽後十分高興,之後一天比一天地寵他。有一天,文帝命令一個善於看相的人為鄧通相面。相人說:“鄧通的命會窮困餓死。”文帝說:“能使鄧通富有的在於我,怎麼說他會貧困呢?”於是將鄧通家鄉附近的大小銅山都賞賜給他,准許他鑄錢。後來鄧通富以敵國,成為財富的代名詞。後來文帝死,太子即位,這就是景帝。景帝向來比較痛恨鄧通。所以一即位,首先便把鄧通革職,追奪銅山,並沒收他的所有家產。可憐富逾王侯的鄧通,一旦竟與乞丐一樣,身無分文,最後竟應了那個相士的話,餓死街頭。

第二十七事件(逢戊則走)

清朝烏程人宋越,原名叫宋鉞。年少參加府學考試的時候,府吏在填卷的時候將名字誤寫成宋越,他父親想要更正,但為求穩妥於是先參考教塾的意見。教塾說:“逢戊則走,好兆頭呀!”於是將錯就錯以宋越的名字入學生員。乾隆戊午年,他考上舉人;戊辰年,又高中進士,出任刑部主政;又過十年,戊寅年升為郎中,在刑部頗有聲望,不久轉任福建驛鹽道,戊子年卒於任上。綜觀其一生,果然是“逢戊則走”呀!

第二十八事件;(皇頭帝腳)

明成祖朱棣在燕京的時候,曾經微服私訪,看見一個測字先生,就寫了一個“帛”字求測。測字先生趕緊跪倒,口稱死罪,朱棣問什麼緣故,他說:“‘帛’字‘皇頭帝腳’,必定不是普通百姓啊!”後來,又有一個人也寫了一個“帛”字,想看看他會怎麼說,測字先生說:“‘帛’字為‘白巾’,你家必會有喪事啊!”

第二十九事件;(共仰一人)

唐太宗與劉文靜在首謀晉陽舉兵的那夜,高祖李淵夢見自己掉到了床下,渾身上下被蟲蛆所食,心中十分厭惡。第二天,他便來到安樂寺,向智滿禪師詢問吉凶,禪師說:“此夢說明唐公已經得到天下。因為床下即陛下,群蛆食體,即是眾生共仰一人而活之意。”

第三十事件;(葫蘆之夢)

清朝秀才尹廷一,在尚未及第之前,每次入考場之前夜總會夢見神仙給他一個葫蘆,但是他每次都名落孫山。後來一遇到入闈,心情就很差,但是還是照夢見葫蘆不誤,而且夢中的葫蘆似乎一次比一次大。

到了雍正甲辰年,在入闈前夕,他擔心又夢見葫蘆,於是坐著到了天亮,不料他那睡得正熟的僕人卻在睡夢中大叫一聲醒過來,說他剛才夢見一葫蘆,長度跟他公子一樣高。

尹某聽後覺得不祥,心中懊惱,但是也無可奈何。到了放榜那天,他竟然中了第三十二名,細看榜單,發現第三十名姓胡,第三十一名姓盧,而且都很年輕。這他才醒悟,以前夢中的葫蘆那麼小,原來是排名在前面的那兩個小夥還沒有長大呢!

算命大師告訴你中國古代神奇的算命小故事,神乎其神

第三十一事件(殘花敗柳)

曾經一人書“茆”字求算命先生問婚姻,算命的說:“婚姻極易成,但該女子是妓女啊,老兄何故留戀對方呢?”那人笑道:“真的是!這一個美妓與我相處時間挺長了,如今她有從良之願,我欲娶她做老婆,不識字理若何?沒想到先生真可謂神算啊。”算命先生說:“‘茆’字全是殘花敗柳之象,所以知其為妓也。該字末筆從節,還是可以從善的,老兄娶之不錯啊。”

第三十二事件;(元忠看相)

唐朝齊國公魏元忠年輕的時候曾拜見相士張炯藏。張待他特別冷淡,魏元忠問自己的命運如何,張不回答。魏元忠大怒,說:“我不遠千里帶乾糧拜訪你,要知道我不是空手走路的呀!以為你一定能夠給予我指教,而你卻閉口不語,彷彿你那舌頭是木做的,你完全沒有誠意!況且人的困厄顯達,富貴貧賤皆上天的旨意,你又能預測什麼呢?”於是拂衣而去。張慌忙起身,說:“你的相祿,正在發怒的時候看得出來,你以後一定會位極人臣,官至當朝宰相!”

第三十三事件;(玉衡玄機)

清朝周蓉和未顯達的時候,曾到于謙廟裡祈夢。他夢見有人給他一幅字,上面寫著:“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衡。”周不解地問:“結尾應該是‘玉壺’,為什麼寫成‘玉衡’呢?”那人說:“玉衡妙,如果是‘玉壺’就不妙了。”他夢醒後,一直不知此夢有何玄機。

後來他參加博學鴻詞科考試,題目為:“璇璣玉衡賦”。周蓉和想起于謙廟裡的夢,突覺得文思泉湧,下筆如有神。於是入選,在翰林院任檢討之職。後來周蓉和歷任各清高顯要之職,最終以宮詹之職退休,在上朝謝恩的時候,皇上賜給他一枚印章,他走出皇宮,端詳那印章,發現上面刻著:“一片冰心在玉壺”幾個字,忽然他想起他以前在於謙廟裡做的夢,不禁心裡一陣驚悸,回到家裡就死了。

算命大師告訴你中國古代神奇的算命小故事,神乎其神

第三十四事件;(李嶠看相)

唐朝有一個宰相叫李嶠。他早年喪父,家中兄弟有五人,都不過三十就死去了,和母親相依為命。李嶠母親看著他一天天的長大,越來越擔心,唯恐他早年夭折。當時,有一個很有名的相士叫袁天綱,李母特地請他過來給李嶠看相。袁天綱看了就說:“李嶠神清氣朗,有才氣,只恐壽不永。”李母心頭鎮恐,因為當時李嶠已經有一定才名了,日日望子成龍呢,如果這個兒子還有什麼三長兩短的,那該怎麼辦?

李母強烈要求袁天綱仔細再看看,袁說:“命該如此,這是定數啊!”李母還是不甘心,把袁天綱留在家裡,讓其為孩子再看看,晚上還安排他和李嶠一起睡覺。那一夜,李嶠遲遲不睡,袁天綱耐不住,就先睡了。等他醒來的時候,看到李嶠躺在一邊,似死去了一樣,袁把手放在其鼻孔處,發現已經沒有呼吸。於是大驚,但是他覺得李嶠並沒有真的死去,觀察了好久才發現他是用耳孔呼吸的!於是,他奔告李母:“你兒子必定大貴,還長壽。他用耳朵呼吸,是叫龜息,這種命大貴卻不富有。”

後來,李嶠在武后、中宗時期當上了宰相。那時候,皇帝也經常到李嶠的相府去,看到李嶠家貧,家裡的蚊帳還破舊之極致,於是感嘆說:“國家宰相都這樣,有失國體啊!”於是,賜給了李嶠一副御用的繡羅帳。當晚,李嶠躺於羅帳中,久不能眠,次日一早,便生病了。於是跟皇上說:“小時候,相士說我貴而貧困,不能奢華,所以你賜的華帳,我命當不起啊。”皇帝聽後,嘆息不止。

李嶠一生,三度拜相,並以詩聞名於天下,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死於七十歲。

第三十五事件(百日天子)

南北朝時期,侯景破臺城,梁武帝對眾人說:“侯景必定要稱帝,但是不會長久。為什麼呢?因為‘侯景’二字拆開來可以是‘小人百日天子’。”後來侯景以辛未年(551) 十一月十九日篡位,至壬申年(552)三月十九日敗,得一百二十日,其言果驗。

第三十六事件;(花殘月缺)

有一個人寫“芍”字請算命先生測疾病。算命的說:“生病的人必然是一個少婦,二十歲上下之人。”那人大吃一驚:“太對了!你看她生死如何?”算命的說:“病犯黃幡豹尾,怎能得生?況且花月,女象也,字中全是花殘月缺之形,恐怕已葬矣!”該人聽後悻悻地走了。未到一個月,就回來對算命的說:“你真是神數啊!當時我測芍字,那人乃是我內人,二十歲,前得病昨夜已經身亡。沒想到這麼靈驗啊!”

第三十七事件;(三十大板)

據說揚州的天都廟,頗為靈驗,求神拜佛的人很多。但是有一個人居於廟裡祈禱,卻從不靈驗。他很生氣,一日酒後罵:“我在這裡住了這麼久,都不見靈驗,神靈個鳥啊!”罵完昏昏沉沉就睡去了。夢見神責怪他說:“窮通自有數,你不安分,怎麼能詬病神靈呢!這令發送到儀徵縣鞭笞三十大板!”這人醒來後,想儀徵離揚州六十多里路呢,便不在意。

有一日,他發現一個素衣男子前來拜見,他仔細一看是自己的外甥。外甥對他說,他老母已經去世了,正候舅舅回去奔喪呢!他的外甥正是儀徵人士,這人想起了夢中的事,便不肯前往。他外甥懇求不已,他只得勉強前往。到了外甥家裡,已經是入夜時分了,他上茅廁,看到紅燈兩兩沿河前來,是儀徵縣老爺來了!他大驚,趕緊逃走。縣老爺看到他逃跑,以為是盜賊就叫手下把他抓起來了。那人便說他是前來探親的,不是盜賊,他外甥也上前為他辯解。縣老爺還是認為他無故逃跑必可疑,他只好以夢見神靈之事相告。縣老爺一聽,說:“既然神靈都這樣決定了,這就是命數啊!”於是命手下給他打三十大板!

第三十八事件;(方士奇驗)

清朝康熙年間,有一方士算未來之事多有奇驗。當時一位姓甘的官員要赴任雲南,方士為他餞行,並說:“你應該自愛啊,一路功名到吉祥!”該官員以為他拍馬屁說一些好聽的話罷了,不置可否。後來,該官員在任上死於吉祥寺。另外,又有一官員將赴四川試任,問該術士吉凶,術士說:“你不出多日將位列三臺。”該官員大喜,認為不久就能當上宰相了。沒想到,他正上任,就逢三臺縣有缺,他被調就去三臺縣上任了,第二年他便死於任上。

第三十九事件;(禿婢生子)

在我澤順算命的生涯裡面,亦從歷史書看見。清朝江西某大族一男子,四十多了,還沒有子嗣。當時,他請一道人給他看相。道人說:“你並沒有孤相,可能是你內人的原因吧!”該男子便把他的妻妾都讓道士看,道士說:“這些女人都不是生男丁的相貌啊!”該男子又把家裡婢女大大數十人叫過來,道士看了還是搖頭。這時忽然一禿頭婢女經過,道士就對該男子說:“這是一塊良田,定當產美玉,你應該好好愛惜她啊”。這男子聽後看著這婢女便感噁心,無奈地笑了笑。一天晚上,月光皎潔,男子偶爾發現該婢女睡於她床下,藉著月光看她肌膚白而如雪,不禁心動。後來,這婢女果然懷孕了,生下一個男孩。

第四十事件;(僕人代勞)

清朝有一位風水先生擅長替人找好的風水,大家爭相延請。有一次他為丙某的亡父找了一塊吉地,在營葬之日,剛剛挖好墓穴,地理師就讓孝子對著墓穴小便,然後再下棺。某丙看見墳邊許多人,眾目睽睽,不好意思於是讓僕人代勞。地理師傅見狀只是搖頭嘆息。後來丙家果然世代科第,只是唯一不足就是家中的婦女都與僕人私通,無一貞潔之婦。

第四十一事件;(王心已亂)

吳三桂將要叛亂時,曾向蘇州宮府借軍餉。當時慕天顏掌管蘇州,對此事猶豫不決,就請測字先生朱某測宇,並告訴他緣由。朱某說:“請大人隨便出示一個字吧”。恰值茶几上有一張舊請柬,慕天顏就隨手把它翻轉過來,指著請柬的正面說:“就測一‘正’字。”朱某說:“不能借給他軍餉。正象個王字,但王心已亂。並且剛才請柬的正面合扣在茶几上,正面反了,是要反叛的徵兆啊!”慕天顏於是就拒絕了吳三桂借軍餉的要求。後來吳三桂反叛,果然應驗了朱某的話。

第四十二事件;(當為天子)

王莽篡位,那時的劉秀還是一個農民。有一次,劉秀偕同姐夫鄧晨去拜訪蔡少公。蔡少公喜歡研究一些民謠讖語,當下見鄧、劉和其他賓客,便說:“劉秀當為天子!”。這時人們就說:“這個會不會指的是國師劉秀呀!”當時王莽手下有個大功臣,名叫劉歆,王莽當上皇帝把他封為國師之後,突然改名為劉秀。還是農民的劉秀就說:“為什麼不是說我呢?”座上眾人聽了都鬨笑起來。只有鄧晨聽了暗暗歡喜,日後就跟定劉秀,最終成了個金玉滿堂的皇親國戚。

第四十三事件;(瓜露半子)

有一人為了求子嗣而到何仙廟祈夢,他夢見有人抱一個西瓜給他,其中有半粒子露在瓜外面。廟裡的釋夢者告訴他:“西瓜最多子,你必定象西瓜一樣子孫累累。”但是他直到老年還是沒有一子半嗣,他認為何仙廟賜夢就是胡扯,而不無懊惱地將此事告訴方大古,方大古笑著說:“瓜露半子,正是‘孤’啊!”

第四十四事件;(尼姑測字)

清朝有一個測字先生外號“大不同”,光緒和宣統年間,在常州的城隍廟擺攤測字為生,名噪一時。有天,一個尼姑來測字。她佔出了一個“青”字。大不同問她測什麼,她說:“測終生。”大不同說:“清不清,靜不靜,你出家不合適。如果你想出嫁,找個好男人,還有生兒育女的希望。你看,青字的上部象個生字,下部是育字的底部,是不是?”尼姑頓時羞得滿臉通紅,忸怩而去。旁邊知情的人說,這個尼姑本來就不守清規,早就動了還俗的念頭了。

第四十五事件;(陶器有數)

清朝寧海縣張某精於占卜。他家鄰居買了幾個新陶器回家,跟他開玩笑說:“這陶器的成敗,也會有數理嗎?”張某占卜道:“這東西應該壞於來年春天某日。”他鄰居於是把陶器藏於壁穴,外面用泥封存好,並且嚴戒家人不許亂動。到了來年那個時候,他找到了張某,說:“你還記得嗎,你去年占卜的陶器,現在安然無恙啊!”張某說:“大家都沒見過你那陶器,怎麼能說安然無恙呢!”他鄰居於是和眾人一起去打開壁穴,這時有一個大蠍子在陶器旁邊,咬了他一口,他痛得連忙撒手,陶器跌落地上,破碎了。

第四十六事件;(骨格嵌奇)

桐城方問亭年少的時候,家境艱難,唯有投靠到黃州的一個在官員親戚家中去。該官員對他並不好,時日久了便產生了厭煩刻薄之意。一年除夕,該官員眾親朋一起聚宴,大家極其高興,只有方問亭獨然不樂,也沒人搭理。這時候,正好有一相士在座,他就對方問亭說:“小兄弟骨格嵌奇,來日飛黃騰達,虔誠不可估量啊!”大家聽了相士的話,一起鬨笑,說他怎麼可能會有出息!相士憤然說:“你們都是井底之蛙!又怎麼能辨別天下士人呢!”於是,相士繼續對方問亭說:“你明年秋天必定發軔,你沒錢我傾囊資助,不要再在這個破地方逗留了!”後來,方問亭便北上,在平郡王家裡做幕僚,平郡王對方的才能很是稱奇,於是便把他推薦到朝廷,後來他果然步步青雲,正如相士所說的那樣!

第四十七事件;(要等四代)

舒芬父親找到一塊葬地,請地師勘驗,地師說:“此地應出一位狀元,但是要等到四代以後才能應驗。”舒芬的父親說:“四代太久了,我等不及呀。”舒芬當時還年幼,他對父親說:“您不必擔心,如果此地真有靈氣的話,拿三世祖的骸骨葬於此,那麼就會應驗在我的身上。”他父親聽了覺得有理就採納了。後來舒芬就中了狀元。

第四十八事件;(惟齒貴耳)

清朝康熙年間,一個姓賈的相士,相術高明,每看必中。當時一官員孫某打算考察一下他的相術準不準。於是,他宴請家人親友並邀請賈相士前來赴宴,他先讓僕人穿上官員衣帽坐上座,主人們則穿上僕人的衣服立於階前。賈先生前來的時候,看到座上的僕人大笑說:“哪有奴婢學夫人的,這不是逾越了等級倫理了嗎!”他於是到階前,把各之人引到座上。輪到孫某的時候,賈卻不管他準備離開了。孫某嬉笑說:“先生觀察諸公都神準,為何獨視我不見呢!”賈某大驚:“你骨格下賤無足取,惟齒貴耳!方才不是你笑著說話,必然要漏掉你了!”孫某聽後不快,怏怏走入後堂。家母問他什麼事不高興,孫某便將事情原委告訴他。他母親說:“哎呀!這相士太神了!我當初生你的時候,很艱難,我那時候朦朧中聽見空中有人說,這家有善行,應該產一個上佳兒子的,可是如今小孩的骨格已經生成了,怎麼辦呢?讓他生一副貴齒吧!”孫某聽後,就出去慚愧地向相士道歉了。

原來當初孫家貧寒,孫家先人是私塾老師,略有積蓄。有一次孫家老翁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婦女抱著小孩子在水邊哭泣。他就上前詢問,婦女說:“我被丈夫休了,家境貧寒過不了年關,不想多活了!”孫家老頭惻然,於是贈她家財讓她生活下去。所以孫家以此獲報。

第四十九事件;(金門待詔)

清朝順治年初,文登縣富家劉某,建了宅第初落成,夢見堂懸匾額,上面寫道:“金門待詔”四個大字。劉某夢醒後,以為該夢大吉。但是他屢次科考都不中,而且子孫零落。到了乾隆時期,不得不售予蓬萊縣馬某,馬某是癸卯年入翰林,金門正是其所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