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柴静的《看见》

读柴静的《看见》

有张书单,推荐柴静的《看见》,认为柴静的文笔、对观点的整合能力、讲故事的技巧,在国内媒体人中绝对是一流的。底下有一评论:幼稚。

好吧,幼稚一回,到图书馆借到一本污迹斑斑,封面和扉页撕坏的2013年版的《看见》。

浏览到大半夜,第二天一早下单当当购了一本,新书已经是2017年版第21次印刷的《看见》了。

读柴静的《看见》

1.

柴静名气很大,但作品很少。一是出了本书《看见》,二是出了一部调查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

柴静是1976年生人。长沙铁道学院毕业,专业是会计。2001年从湖南卫视进入中央电视台任记者和主持人。

2014辞职。同年,她的《看见》销售100万册,成为年度最畅销书籍。

《看见》是柴静在央视十年的采访记录。她做的专题是那十年里中国的大事件。比如两会、非典、污染、征地、留守儿童、矿难和艾滋病等等。

读柴静的《看见》

2.

柴静一直保持在校学生的样子。网上看到她在美国孕孩子的模糊照片,也是瘦瘦的。

出镜形象是:清汤挂面发型,牛仔裤和一根皱皱的棉布围巾。

皮肤可能不好,因为人说她脸上扑粉,像挂着霜。

已经有人为她著书。

关键词是:知性优雅,素净清简,人淡如菊,为当代的林徽因。

笔者将信将疑,感觉还是她妈和她同事的看法比较靠谱。

柴静从小有一种不顾势单力薄,老是要去搏一搏,拉都拉不回的劲儿。

小时候纠正老师在课堂上讲“爱屋及鸟”,老师沉脸,她就再也不进教师室。

和同事吵架,她认为吵不赢可以扭打。

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把她招进央视,却无奈:你这个人为了正义可以背弃朋友。

她回答:还就是。

陈虻说:你的问题就是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柴静跟同事说过一次我错了。

道过歉,说自己太暴躁,但不许你们说我暴躁。

同事们送她的对联是:“柴小静,勇于自省,永远任性。”

柴静脱不了非黑即白的学生味儿,对工作像做题,一定要争个明明白白,谁是谁非。

所以,她除了看上去文静,小资,其实就是头倔驴。她妈也说她像她爸,是颗牛黄丸。

读柴静的《看见》

3.

古人耳提面命,要我们危邦不入、危墙不立、危言不耸听(这是我加的)。

柴静却总是对着来。

号称自己有股狂狷之气,为达目的,像车轮一样狠狠碾过人心。

在深圳采访,那位警官已经不好说什么了,因为上级在旁边已经绷脸了,但她毫无眼色,还一直问、一直问。

崔永元劝她:“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

崔永元是怕柴静太逼自己。

柴静却觉得,“自己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热怕冷怕苦怕出门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

这段文字,得到许多人的共鸣。

在日复一日的平淡里,人们不想把棱角磨平,想在创造里兴奋,期待激动人心的生活。

柴静说,这是参与其中的感受。

在参与中她持续发现了未知,吸引她,去无视常人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些不是宅在室内就能获取的。就像许多人感慨,看了许多的书,懂得了许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从知道到感觉到,柴静说,这是两回事。

柴静初生牛犊不怕虎,疾走于她的记者生涯。

她写到:

“大夏天四十度,站在比人高的野玉米地里采访,小腿上全是刺痒,...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踩实了飞快往前走,

采访完脸通红走到阴凉里头,光脚踩在槐树底下的青砖地上冰镇着,从旁边深井里压一桶水上来,胳膊浸进去捞一把出来洗脸,一激灵的清凉。”

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值得过的。

读柴静的《看见》

4.

柴静喜欢冲到一线,还争着上,完成过许多不好完成的采访。

也不管是不是自己懂的事情,不懂就熬更守夜的读材料。

比如滥用职权,违法违规征地。以及征询过绕着圈子不正面回答的官僚。

柴静说她做的最多的题材是征地。

每天收到各地的来信有一麻袋。渐渐看清了中国土地问题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推动。

柴静开始有些书生气。

一个卖新疆羊肉串儿的告诉她,因为他独占地盘,亲人对外造谣他是杀人犯。这个亲人还是他自己从家乡接出来的。

柴静不信。这人说:“底层的残酷你不理解。”

她写到:我一个猛子扎入这世界,一个接一个的出差,连气都不换。有天她饿了,不管不顾,直接问一个青纱帐前的小男孩要吃的。

她在采访中不断成熟,视野更宽,为了新闻有料,时常不按常理出牌,身临其境,与采访对象促膝谈心。

2006年采访两会时,直播编导要柴静提前把提纲给他,柴静说具体提问要到直播中才知道。

她认为,记者就是要问未知的,预定的框框出不了好新闻。

自从柴静去了《新闻调查》,有反应说节目堕落到了网站新闻底层。

认为不应该去博眼球,拍边缘人群。

的确,柴静的采访对象众多,不入流的不少。节目是写实的,但突如而至的真知灼见还真不少。

这是她够胆,置身于未知,寻找和发现鲜活的题材。她不背名人包袱,最后,却有了名人效应。

2015年她自费百万拍摄的103分钟的《穹顶之下》有人诟病不专业,有人为她的真诚和勇气点赞。

读柴静的《看见》

5.

屏幕上柴静的采访,一如既往的短直发,长围巾。

平铺直叙,语调中速,表情很少。大大的眼睛,在室内闪闪发亮。

2006年,央视要开一个《柴静两会观察》栏目,柴静给配合部门的人员列清单,提工作要求。

诸位回复都是做不到,她着急。

记者汪汪在日记写到:你(柴静)坚持到生硬的地步...,样子很可笑。

柴静还自我表扬,对汪汪说:你看我是不是成熟多了。

她对效果不满,请示上级同意后,跑到自家楼下小区找平头百姓。

卖煎饼大姐说嘿你这姑娘,两会这么大的事儿,我能说么?接下来却说个没完。

她采访了小区老太太、老大爷。说药费不合理,孩子上学贵,买蔬菜贵,房价贵。撤了摄像机他们还说,柴静就拿个空话筒摆样子。

底层的人,希望有人能听他们说说生活的难处,见着柴静这样的记者愿意听他们念叨,所以讲起来刹不住车。

2006年,柴静采访两会人大代表的相关内容在书的157页到172页,比较有看头。各位看官请自便。

读柴静的《看见》

6.

2003年非典爆发,卖煎饼大姐车把儿上挂着一塑料兜板蓝根。问她,你不是电视台的吗,这事儿到底怎么回事啊。

柴静哑口无言。她怕今后有了孩子,孩子问她非典时你干嘛了,她只能回答你妈我在看电视呢。

于是,给《新闻调查》栏目制片人张洁打电话请缨:我要做。

这个节目叫《非典阻击战》。

她与同事陈威扛着摄像机直接跑各个医院。

在721医院,她看到了在病床前,边记录边询问患者的调查员;

看到忙碌的医生护士;

看到由于害怕而泪流满面的医护;

看到了非典感染者绝望的表情,以及被白被单蒙上抬出去的一个个死者。

海淀区卫生院的一个女医生在隔离区安抚疑似病患的女学生,柴静在门外等她。

见她出来,柴静还没张口,这个有一岁孩子的医生说:我也是母亲。

海淀区卫生院有一个管消毒的小伙子,镇定的给医护人员操作消毒水配比。

告诫柴静要小心。然后孤零零背着喷雾器到病区去消毒。

人民医院疫情最重,有222人感染,其中医护人员93名。

柴静要采访急诊科主任朱继红。

朱继红说:回忆太痛苦了。

柴静到SARS病房时问朱继红,医生靠什么防护?

朱继红说,我们靠精神防护。

读这几页,非常瘆人。

柴静掀开生活的表层,剥开结痂的疤,亮出带血的残缺,以及残缺里的生长,足以让读者窒息,而又瞬间感觉能呼吸新鲜空气就是幸福。

2003年春夏之交,柴静27岁。做这期非典节目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

那段时间,她每日早晨量体温,有天感觉热流直冲脑门,觉得可能感染SARS了。她想的是,不能白死,赶紧找个DV窜进病房采访,结果36.5度。她是安全的。

《看见》写了一群与死神顽强争夺生命的医护人员、SARS患者们,包括柴静和她的搭档。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里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穿行于生死之间采访,柴静变粗野了,接过别人的烟就抽,据说抽烟防非典。

柴静说,有位女法警,负责给死刑犯照相,从不恐惧。

柴静说,我也不恐惧。

佑安医院的孟医生告诉她:“医生要让人活着,自己得有牺牲的准备。”柴静问你有吗?孟医生说有。

孟医生的回答,让感染SARS病人们心安。

这些不善言表惯常埋头的医护人员在危难关头方显出天使本色,因为他们心里装着希波克拉底誓言。

他们的在岗,使命感十足。

让人们在信任危机里选择信任。

笔者想起朋友说过,她母亲有一天看报纸,报道夫妻二人是户籍,分在城市的两个派出所工作,经常忙得见不着面。

朋友母亲不解,拍着报纸对她说:这算什么,抗美援朝时,你爸这次回来,就还在,下次没回来,就是牺牲了。

那代人的生死只是“在与不在”之分,看得非常淡。朋友觉得自己非常不懂事,母亲叫她补补毛背心都嫌烦。

和平年代,不知道柴静这群记者和这些医护人员不怕死的勇气是从哪里来的。

也许书里的这句话是注脚: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非典阻击战》节目播出,收视率5.74%,有7千万人在看。不认识的人短信柴静:“要是你被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这句话当时红火网络。

还有人给她写信:还记得721医院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

这是柴静的燃情岁月,也是对柴静团队的无形褒奖。

她同事小鹏说:“咱这不就一恪尽职守么?”

9年后,还有人指着柴静说:这是进非典病房的记者。

读柴静的《看见》

7.

读《看见》,也许有些概念搞不清,但如果你像柴静那样执拗的坚持,不断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

柴静在序言里说:“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柴静写的是她自己,但你看到的是一群勤快人,体会到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

时至今日,我们哪个人不是在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又不断重建自己的认知呢

老是泼她凉水的已不在世的陈虻;

与她一同进入SARS病区的摄像陈威;

问她可不可以一人去领结婚证的搭档范铭;

跟她可怜巴巴怕她撂挑子的汪汪;

跟她说想做花架子就不找你的申勇。

说她没什么特别,就是平常说话的现场导演红梅。

今天读《看见》,仍有一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感觉。看官你有吗?

End

读柴静的《看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