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遇見「琢磨」

故事: 遇見“琢磨”

1、

上街買東西。

路邊幾個人在洗車。這家 “名車美容連鎖”,店招華麗,其實就是個洗車修車行。

由於這家店,這條僻靜的路,半夜也免費贈送轟發動機的噪音。

過去幾步是個公交站臺。

一箇中年女士剛從車上下來,對著垃圾桶乾嘔幾下,然後吐得稀里嘩啦。

看她那個難受勁兒,我湊上去問:好些不?

她抬頭:沒事兒,暈車。

洗車店開出一輛試車的保時捷。

停穩,洗車小哥下車遞給女士一包溼紙巾。

洗車小哥深色T恤上印著白色的“琢磨”倆字。

我請“琢磨”到店裡倒杯水來。他拉開車門拿出瓶蘇打水,擰開瓶蓋,送到女士手中。

女士漱漱口,說:吐了就舒服了。謝謝。

“琢磨”轉身回到車裡。

車頭微微上揚,發出低沉的吼聲,嗚嗚開走。

故事: 遇見“琢磨”

2、

炎炎烈日下等公交,發現了 “琢磨”。

他揹著沙馳包,穿著吊腳樓褲,像根竹竿似的筆挺。

白皙的長臉上頭髮有點長,另類的用髮卡箍著。

終於擠上123路。

別人拉吊環。“琢磨”高別人一個頭,抓住車頂的橫槓俯視車內芸芸眾生。

橫槓沒人用過,他用兩個指頭從褲兜夾出紙巾正在擦,灰塵在光線裡跳蕩漂浮。

一女的用手來回扇:“幹啥子,灰掉到人家身上了”。

他忙低聲道歉。

一個急剎,有尖叫:“踩到腳了。”他顧不得擦手,趕緊抓住橫槓:“對不起對不起。”

到了一站,人潮一擁而上。

一碩壯女士搡他:“擠啥子,耍流氓嗦。”

“琢磨”啞然赧然。

旁邊一麻花辮女孩哈哈兩聲:“哪個擠哪個,擠我還差不多,耍你流氓,哼,笑死人。”

倆女的口不擇言,吵起來。

“琢磨”眼觀鼻鼻觀心,顆子汗牽線線。

有乘客勸道,“算了算了,大家包涵些。高峰時候嫌擠,下去打的。”

座位上的大爺空空嗆、空空嗆地咳嗽。

“琢磨”趕緊摸出紙巾在身上這邊擦擦,那邊擦擦。想了一下,又把紙巾遞給大爺。

車內雖有空調,但抵不住人氣發漲,煩悶躁動。

一個兩三歲的小孩甕在下面推車裡大哭。他媽不停的說,“哦,哦,寶寶不哭,就下車了哦”。

“琢磨”皺眉,在揹包裡亂翻,掏出Ipad,打開動畫,遞給小孩。

淚珠還沒幹呢,小孩子就展開了歡顏。

到了站點。

那小孩媽抱起小孩,費老勁擠下車。

“琢磨”幫忙提起推車,放到車外。

小孩媽連聲道謝,把孩子放進推車。

車已經啟動了,她舉起Ipad喊:嗨,嗨,你的這個…。

“琢磨”無奈,朝窗外揮揮手:沒關係、沒關係。

車上的人見狀,都大呼小叫起來:師傅停車!師傅停車!東西搞忘了。

司機把車停下。

那小孩媽追上來,把Ipad還給“琢磨”。

旁邊阿姨責怪他:你太大意了,那麼貴的東西給小孩玩,還忘了。

“琢磨”說:“不大意不大意、不貴不貴。”語無倫次的把一車廂的人給逗笑了。

咳嗽的大爺拍拍他後背。

故事: 遇見“琢磨”

3、

後來,路過那家洗車店,卻再也沒見過“琢磨”。

有天問一洗車小哥,“琢磨”呢?

小哥說,店裡沒這人。

聽我描述了長相。

旁邊的一位說,哦,知道,他是車主。

平時洗車是他們家公司員工開來,那天晚上員工回老家,他正好放暑假,就自己來的。

哦,…。

我明白了。

可開跑車的“琢磨”為什麼要去坐公交車呢?

這真是東野圭吾都想“琢磨”的問題。

助人為樂?

“琢磨”那點助人為樂,公交車上天天都有發生,也沒見誰感嘆。

不能說他是富二,就特殊,就了不得啊。

用東野圭吾的方式來推斷,一定是“體驗”吧。

要麼跋山涉水環球遊歷;要麼心有天遊——在家待著。

還有一種,就是降尊紆貴乘坐公交什麼的。

總之,補上沒有的。這樣看世界就有了新的維度,新的認知和新的什麼。

“琢磨”在烈日下等車,體驗瞭望眼欲穿。

從起點坐到終點,被人擠,被人罵,被人誤會。

體驗了自己的稚嫩、青澀和不諳世事。

體驗後,是不是多了份平和和寬容:對保潔大姐有了笑臉,對門衛保安有了理解。

無論“琢磨”家富成什麼樣,今後他有怎樣的經歷,“風起於青苹之末”,公交車上的體驗是良好的開端。

再遠大的前程,也是積硅步成千裡,積小流成江河。

就像古人曰過的:“苟自強不息,亦何遠而不屆哉?”

故事: 遇見“琢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