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飛彈!

近日,央視網報道了火箭軍某旅一級軍士長張彥坤的事蹟,這位1994年12月入伍的老兵是該旅的一名“特裝車王”,30多噸的“龐然大物”在他的掌握之下身姿矯健、靈活自如,還帶出了一批技術精湛的駕駛精英,多次立功獲獎。

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導彈!

該旅的東風-21C導彈起豎畫面

視頻中出現了該旅一輛導彈發射車出庫的畫面,從發射車、導彈儲運發射箱的特點看,就是東風-21C,表明該旅列裝的是東風-21C中程彈道導彈。

視頻中還播出了一段在西北戈壁大漠,一枚導彈從一輛簡易發射上起豎、點火升空的畫面,離開發射筒瞬間冒出的一團濃濃黑煙,彈體外形明顯和之前的東風系列有很大不同,可見有兩級火箭助推段,其彈頭較細,頭部白色、其內有末制導雷達導引頭,採用了空氣舵機動彈頭可末端高速機動難以攔截,和美國80年發展的潘興2的機動彈頭高度相似。

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導彈!

該旅的東風-21C導彈發射車出庫

經過對照發現,這個畫面的出處是2017年6月份軍事報道的一期節目,報道的是火箭軍某旅在西北執行實彈發射的場景,如今央視網又將它拿出來播了一遍。有句老話叫:能讓人看的都是已經落後的。有了更好的,落後的才會在官媒上頻頻曝光。

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導彈!

視頻中出現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21C於2001年開始立項研製,2002年12月取得首次飛行試驗成功,它是中國第一款在中程彈道導彈上採用空氣舵機動彈頭技術,使其具備了接近於巡航導彈的打擊精度,這是一箇中國中程彈道導彈制導技術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該彈還加裝多種彈頭誘餌,末制導雷達圖像匹配、透波頭罩材料、子母彈戰鬥部分離和控制等關鍵技術,使反導系統更加難以攔截。

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導彈!

軍事報道2017年播出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關於空氣舵機動彈頭,從相關論文中可看到,在東風系列導彈中,首款採用這種彈頭的是東風-15B近程彈道導彈,從1989年開始參考美國潘興-2導彈的氣動佈局,最終將研究成果運用在了東風-15B身上。1999年建國50週年大閱兵亮相的東風-15還沒有機動彈頭,到了2009年建國60週年大閱兵中現身的東風-15B已經加裝了空氣舵機動彈頭。

通過東風-15B導彈的研製,我國在中程彈道導彈空氣舵機動彈頭技術方面,實際上已超越了當年的參考對象潘興2(美國按照中導條約在1991年5月已全部銷燬),其中東風-15B的彈頭高達1噸,美國的潘興2只有650千克。

央視播出東風-21C發射畫面,我國第一款空氣舵機動彈頭中程導彈!

軍事報道2017年播出的東風-21C發射畫面

技術成熟之後就可以批量採用了,如今的東風-15C、東風-16B、東風-21C、東風-21D、東風-26及改型、東風-31AG、東風-41等都採用了空氣舵機動彈頭,隨著技術的深入,它們的末端精度越來越高,中國彈道導彈打擊精度已經大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