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行政區劃是否有調整的必要?

用戶4474649658


非常有必要!我在網上看到不少關於山西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網民反應熱烈也非常關注,這說明我省行政區劃調整是大勢所趨,也是民心所向。一個行政區劃是否合理?所在行政區劃首府所在地地位如何?我個人認為主要看以下幾個因素一、中心地理位置。二、經濟文化輻射引領作用。三、經濟文化的相互交流便利和聯繫密切性。四、歷史傳承文化習俗同一性,還有歷史傳統行政區劃管轄範圍。五、現代經濟分工整合和城市發展需要。山西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網上流傳有很多版本,主要的重點太榆同城化拆解晉中,將晉中東山五縣歸陽泉市解決陽泉小市尷尬,又能發揮中心作用。晉中盆地其他縣市部分歸太原,一部分與呂梁市部分重新組合建立新晉中市,去年公佈汾孝介平靈城市規劃也符合當前的要求,也屬歷史上汾州府統領之地,會成為晉中盆地南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省會城市副中心,一南一北相呼應相互補一定會促進晉中各項事業發展。祁縣文水以北各縣歷史一直屬太原府統領之地,地理位置相挨,文化習俗相同,受太原影響大,對太原城市發展升級都一定好處。另一說法將晉中盆地縣市全部歸太原。因為我在晉中盆地縣,比較關注這,其他不甚瞭解。


至深致遠


從建國以來,山西的行政規劃就一直在調整,並會隨著歷史的發展繼續調整下去。

從新世紀以來,國家基本凍結了行政區劃的改變還有縣級市的批覆。但是從這兩年來看,現在又開始了新一輪縣級市的批覆和行政區劃的調整。比如大同市南郊區、礦區、城區和大同縣撤掉,改成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懷仁縣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的縣改市也終於成真,清徐縣的縣改區也已經批覆了,還有長治的幾個縣前幾天也批覆成區了。所以大家熱切期盼的太原榆次同城合併也在未來的某個日子或許美夢成真。當然,行政區劃牽扯的利益太多,也需要付出很多的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所以,明明知道合併也許更好,但是卻遲遲不能行動。全國這種情況都存在,不僅僅是山西。像西安咸陽的同城化,長沙湘潭的同城化等等,非常多。

其實,我個人覺得未來的趨勢還是要撤掉地級這一級,因為從古至今,我們的行政體制明清是國家—省—州府—縣—鄉五級再往前是國家—州—縣—鄉村四級,現代發達國家比如美國是聯邦—州—縣—市或鎮四級,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級別一樣,只不過是影響力不一樣。而我們現在是國家—省—地市—縣—鎮—村六級,這樣無形當中增加了ZZ成本和機構臃腫,所以未來的趨勢應該是撤掉地級這一級,應該是國家—省—縣—鄉—村五級甚至是國家—省—縣—鄉村四級和美國一樣,這樣利於政策的上傳下達,精簡機構,當然這樣就會有很多人失業,牽扯的利益太多太大,所以一直不能實施。不過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消亡的越來越快,國家也在引導移民搬遷,在鎮裡形成聚居,一個縣或城市都在不斷的擴大,鄉村越來越少,以後鄉村的土地通過土地流轉到幾個人手裡便於機械化,鄉村的人都集中到一起打工過上新城鎮的生活,這也是歷史的趨勢吧。以後就會縣直接管下面的村鎮了,少一級體制。地級這一級也慢慢撤掉,下面的縣城和原來地級的大城都是城市,就是影響力不同,這也是現在很多城市把縣改為區的原因吧。如果按照這個思路,我們的區域就不需要重新劃分,大家都是城市,就看誰發展的好了。

當然,這個可能一時半會也實現不了,那就還按照現在的行政體制來劃分,便於經濟發展,我自己先以我粗淺的認識劃分一下,說得不對,大家海涵。

從北至南,大同現在除了雲州區、平城區、雲崗區,再把陽高和天鎮合併成一個天陽縣級市或者一個區,左雲也改成區,再下轄渾源一縣,然後把右玉歸為大同,因為風俗差不多,這樣大同就成為一個真正的四省通衢的區域性交通樞紐,便於發展。

在懷仁新設立地級市,把應縣、山陰、代縣劃給懷仁,這樣可以使懷仁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城市,也便於雁門關一線旅遊資源的整合。當然從風俗情感上來說,應該把懷仁應縣劃給大同,大同經濟就更強了。

朔州除了現在的朔城區和平魯區再把忻州的偏關、保德、河曲、神池劃到朔州,忻州實在是太大了,佔了全省六分之一面積,不便於管理。

忻州轄現在的忻府區、定襄、原平、靜樂、岢嵐、寧武、寧武,把定襄改為區,這樣忻州就便於管理了。

在五臺成立五臺山市,市政府設在砂河,下轄廣靈、靈丘、繁峙,這樣一是便於旅遊資源的開發和整合,也便於五臺山在全世界的推廣,和黃山、張家界一樣。

太原除了現有的婁煩、陽曲二縣還有幾區外,再把壽陽、榆次、太谷、文水、交城劃到太原,本來歷史上這些地方也都歸太原幷州,這樣一是整合資源,建成大太原,二來整個山西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到一起,也便於更好的吸引人才,創造財富。

陽泉除了現在區還有盂縣外,把平定設為區,再把晉中的昔陽、和順劃給陽泉。

在平遙或介休設平遙市,平遙全世界有名,便於宣傳,下轄現在的平遙、祁縣、介休、孝義、汾陽、靈石、榆社,便於旅遊資源的大力整合和宣傳,也便於城市形象的進一步提升,當然,歷史上也叫過汾州,這也是很多朋友心心念念想著立市的原因吧。

呂梁除了離石區,還有就是現在的臨縣、興縣、嵐縣、柳林、中陽、石樓,這樣可以集中精力來抓這幾個縣,儘快發展經濟,把前面幾個發達的縣都劃給別得地方,估計會被呂梁的人罵吧。

成立霍州市,歷史上霍州本來就是一個州府,現在是縣級市,把交口、隰縣、永和、汾西縣劃給霍州、再把長治的沁源、沁縣也劃給霍州。

臨汾下轄現在的堯都區、鄉寧、大寧、古縣、安澤、吉縣、浮山、蒲縣,再把洪洞和襄汾變為區,這兩個離臨汾近,而且經濟也發達,洪洞如果太大的就恢復為洪洞和趙城兩個區。

成立侯馬市,把翼城、垣曲、河津、新絳、絳縣、稷山、曲沃、聞喜都劃給侯馬,當然也可以叫絳州,自古以來就是這麼叫的。

運城就是現在的鹽湖區、永濟市、芮城縣、萬榮縣、夏縣、平陸縣,話說萬榮、夏縣、臨猗都是兩個縣合併來的。夏縣原來的安邑多麼牛的縣啊,禹帝的都城,而且我看明朝和清朝兩朝全山西安邑出的進士最多,都是六十多個,全省第一。山西有的縣一朝是0個,還有很多不超過5個。

長治除了現在的區劃,不過正把城區和郊區撤掉改為上黨區,把屯留、潞城、長治縣都劃為區,下轄黎城、武鄉、平順、長子、襄垣、壺關,再把原來晉中的左權劃入。沁縣和沁源劃給霍州。最好是把壺關也劃為區,離那麼近。

晉城保持現在的區劃不變,除了城區外,還有澤州、陽城、陵川、沁水四縣和高平一個縣級市,應該把澤州和城區合併劃為兩個區,最好是叫建州、澤州。

這樣全省就有十五個地級市,更好的去發展經濟,整合資源,要知道,相鄰的河南和山西國土面積差不多大,但是河南有17個地級市,當然人口多也是一方面。

以上是我的一些淺薄認識,權當娛樂了。


戍邊高山衛


應儘快撤晉中市愉次區,建太谷市。管轄原晉中市所屬縣市。

山西太原和晉中市的主城區榆次區兩城市的距離已連接在一起,為體現大太原都市圈,應該儘快撤銷晉中市愉次區,把晉中市的榆次區納入太原大都市圈範圍內,與此同時,應重新確定一個城市履行地轄市的任務,而太谷位於原晉中市的中心,歷史悠久,是晉商文化核心區域,交通發達,文化繁榮,應列為首選。


劍茗2


應該把太原,晉中,陽泉,和呂梁河西四縣(汾陽,孝義,文水,交城)合併,組成一個大都市,取晉中,陽泉各一字叫晉陽市,這也是古時晉陽府的轄地,可以重現古晉陽的榮光。同時也可以提高省會的首位度和競爭力,這樣晉陽市就有1100萬的人口,太原450晉中360陽泉130呂梁四縣170總計1110萬。面積26000平方公里左右。GDP7000億,這樣就和西安,鄭州成為一個檔次了,再向外輻射忻州,長治,臨汾,呂梁三幾市1400萬人口,晉陽經濟破萬億也是指日可待。再向東組成石太城市群聯繫濟南都市圈成為華北城市帶,與京津冀組成大華北城市群。


熊頭光頭強


晉南行政區劃需要調整,侯馬市升格地級市,也可以說是恢復侯馬地級市,因為侯馬最早設市的時侯為地級市級別,後因各種原因而降為縣級市至今。但侯馬的工業經濟基礎雄厚,商貿物流發達,且輻射力極強。交通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是繼太原,大同之後為山西第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中心,也是全國重要鐵路交通樞紐中心之一。侯馬不僅擁有海關,商檢,口岸及無水港,還有即將要升為國家級的侯馬開發區,更有走出國門發往歐洲的中歐班列。可以說侯馬的綜合能力和作用(工業經濟,商貿,城市第三產業,交通優勢)已超越省內部分地級市,完全具各升格地級市,而且大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侯馬市區與曲沃城區和新絳城區基本上成一體),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城市公共交通完善,所以侯馬升格地級市已迫在眉睫,為了侯馬,為了晉南也為了山西更好更快的發展,調整山西晉南行政區劃,侯馬升格地級市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建議侯馬升格地級市可轄新田區,樂昌區,鐵西區及秸山,萬榮,河津,聞喜,絳縣,垣曲,翼城三區七縣,形成大侯馬市,以便更快建成晉南最大城市,與太原,大同共同構建成山西三個大型城市,引導山西快速發展。


明月千里


目前沒有必須,因為政治經濟成本太高和利益集團阻礙太大,廣州佛山和西安咸陽都沒合併。

現實的問題是這個區劃已經形成很多年,既成事實不好動了。只能通過經濟一體化,進而推動政治一體化。至於合不合理,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晉中面積過大,屬於臨時聯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