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中國酒文化始於古代,屬於餐飲文化部分之一,由於中國的釀酒技術不斷進步發展,飲酒文化也伴隨成長,酒文化深入中國人的血脈深處。

酒桌是一個舞臺,酒桌上的行為常常被看做禮儀和個人性情的體現,這本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有的人擺酒喝酒動機不良,敬酒勸酒目的不純,讓中國酒桌呈現出世俗化、功利化的傾向。酒文化裡存在一些糟粕。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調查顯示,朋友聚會是受訪者最常喝酒的場合40.8%,其他依次是:家庭聚餐12.7%、公務接待12.6%、託人辦事11.0%和商務洽談8.6%。

在喝酒的頻率上,20.1%的受訪者每月要參加一到兩個酒局,35.7%的受訪者每月要參加三個及三個以上酒局,幾乎不參加酒局的受訪者佔26.8%。從不喝酒的受訪者僅佔11.0%。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37.4%的受訪者喝酒的原因是身不由己;29.9%的受訪者認為喝酒是為了活躍氣氛,打開話題;13.7%的受訪者認為喝酒是為了聯絡感情;10.5%的受訪者認為喝酒是為不好啟齒的目的做鋪墊;5.7%的受訪者認為喝酒是為了表達誠意。

80%以上的人都表示討厭這種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和酒文化不能劃等號。中國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也喝愛酒,並藉著醉意寫下了千古佳句,所以喝酒不是原罪。主要是酒風要正,不可貪杯

貪杯危害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北京安貞醫院心血管科喬巖博士說道,酒精進入人的身體後,首先要變成乙醛,然後再變成乙酸,最後,乙酸參與代謝變成二氧化碳和水,才能排出體外。

研究發現喝酒臉紅的人是因為身體中缺乏將乙醛變為乙酸的酶。而乙醛在身體內蓄積危害比乙酸更大。所以喝酒臉紅是身體對不能飲酒者的一種警告。研究還發現,喝酒與早老性痴呆也有密切的聯繫,一些癌症的發生也與經常酗酒有關。

從不飲酒的人最好不要飲酒,經常喝酒的人,一定要注意適量。男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份飲酒量女性每天飲酒量不超過1份飲酒量(1份飲酒量相當於355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是45ml40度烈酒)。

男子飲酒過量猝死,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

不喝傷感情,喝了傷身體,在這個無酒不成席的時代,喝酒總是聚會上永恆不變的主題,但如果因為勸酒導致身邊人發生意外,不止是友情破滅還讓一個家庭承受天大的痛苦。

都說小酌怡情,但飲酒過量,輕則傷身,重則害命。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就在前不久,河南少年15歲考上大學,開學第一天同學聚會時喝酒猝死;南陽一男子飲酒過量猝死街頭,同飲者被判賠償10萬多元,這樣的案例並不鮮見。

太多血淋淋的例子告誡我們,喝酒雖能帶動氣氛,千萬不能貪杯,身邊的人更不能強行勸酒,一旦發生意外,大家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要想驅逐酒桌上的世俗、功利之風,就要在酒桌上認識到過多飲酒的危害,拾起文明、禮儀和理智。少喝酒,不勸酒,不酒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