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爲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韓春雨代筆博士論文錄音被曝光:

一直激起千層浪,

我們心目中乾淨的象牙塔,

究竟有多久沒有打掃了......

如果說滴滴、自如、百度,這些企業的高管曾在商業利益、社會責任和市場規則之間,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利益。那麼在一開始,他們所接受的教育就已經決定了這樣的結局......

教育曾被認為是在培養社會的良心,但在今天,它卻成為了滋生苟且、經營私利、萌發罪惡的源頭!

一段錄音的曝光捅破了最後一層窗戶紙——

論文抄襲、造假、代筆,遍佈在中國高校團隊中的“韓春雨”此時此刻正受到榮譽光環的加冕,掌聲和鮮花,微笑與不朽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圖源:微博)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2016年5月,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的子刊《自然 · 生物技術》發表了一篇研究,這項研究受到了外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堪稱是“諾獎級”的研究成果。

韓春雨團隊的研究方向是基因編輯技術,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根據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可以克服以往基因編輯的缺點,能在 37 ℃常溫下對細胞內的基因進行敲除、插入等改造工作,具有廣泛的前景。

總之,這個論文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韓春雨團隊發表在《自然》雜誌的論文題目)

一夜成名後,韓春雨被樹立成為了學術界的榜樣:實驗經費一直緊張,拖欠試劑公司30多萬元,在今年3月前往浙江大學的時候才第一次坐上了飛機。

但是,他本人並沒有任何的留學經歷,畢業後在河北科技大學一個2本大學任教,幾乎沒有任何的頭銜和光環,卻一直在科研領域默默耕耘。

極度艱苦的科研環境和舉世注目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令該領域的很多知名教授感到慚愧。

當時,屠呦呦還未獲得諾獎,韓春雨一度被擁上學術界的神壇。論文發表後,講座交流不斷,企業投資者踏破了門檻,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但另一種質疑的聲音出現了:為什麼我的科研團隊無法複製出韓教授的實驗結果呢?

隨著研究的深入瞭解,國內外很多團隊都想要複製韓春雨的實驗,但無一例外全都失敗了:實驗結果不可重複!

在學術交流會議中,曾有教授詢問韓春雨實驗失敗的原因,得到的回覆一律是:在實驗過程中,細胞受到了汙染

但是如何能夠避免細胞受到汙染,韓教授並沒有告訴他方法

《自然 · 生物技術》期刊在收到了多名專家質疑之後,曾讓韓春雨團隊補充提交新版的實驗流程,如何防止細胞汙染等要求。但是,至今仍然沒有一個研究機構宣稱成功作出了實驗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韓春雨在《自然》的論文頁面)

並且,身處學術造假輿論的韓春雨始終拒絕提供團隊的“原始實驗數據”,並反覆聲稱在自己的實驗室中這個實驗的成功率在90%以上。

這就是說:做不出來,你怪我咯?

2017年8月2日,韓春雨決定主動撤銷他在《自然 · 生物技術》上發表的爭議文章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韓春雨撤稿頁面)

但是,浪費了別人那麼多時間和資源用一年的時間,重複本就無法完成的實驗引起了學術界的憤怒。

10月10日,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科研院所的 13 位課題組負責人實名公開表示,無法重複韓春雨有關 NgAgo 的實驗。

他們希望能夠啟動正式的調查方案,直接介入到韓春雨的團隊中。河北科技大學不堪重壓,終於準備啟動學術調查,但是最終的結果卻令人失望。

河北科技大學最後的答覆——《學校公佈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全文一共才528個字!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河北科技大學官網)

調查結果僅35個字:撤稿論文已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

主觀造假?難道還有客觀造假的說法嗎?

河北科技大學還要幫韓春雨遮掩到什麼時候,據瞭解,韓春雨在事後並未受到任何處罰,學校只是象徵性的收回了論文發表後給他的一系列榮譽和績效獎金

有網友稱:在中國論文造假的成本也太低了吧!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這事兒還沒完,事隔2年,韓春雨再一次進入到公眾的視野,這次是因為一個錄音被曝光:韓春雨要求學生買畢業論文!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因為你來了以後,你以為你在幹活幫忙,實際上你在添亂。因為你跟我的要求不一樣,對吧。咱們兩個要求不同。”


“你要拿那個證(畢業證),你也得買,對不對。你也得付出,對不對,就是這個意思。明白了嗎?”


怕學生沒聽明白自己的暗示,韓老師都著急啦!

“其實,我給你一個明示吧,論文從高峰、武永強那買,明白嗎?因為你從外面買我不放心,我怕你白花錢。”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這段話是說,韓春雨對該名學生提出了畢業論文的條件,由於學生無法達到他所為的“條件”,韓春雨並沒有像老師一樣指導學生,而是向他提出購買論文的要求。

是的,你沒有聽錯,一個大學副教授,竟然要求學生去自己的學生(高峰、武永強)那裡花錢購買論文。並且厚顏無恥得說道,自己已經是一個老手了

“當時我博士剛畢業嘛,也沒有什麼收入,就和那個王超一起給人代寫論文,博士論文收費7000,碩士論文收費是4000-5000。”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請各位日報讀者劃重點了!

韓春雨畢業的時候是2003年,當時北京朝陽區的房價才3900,一篇博士論文可以買2平米。

可想而知韓春雨今時今日的要價會是多少?

不給可不可以?韓春雨很直接的說:不行,因為是否畢業導師說的算。

“說白了,我要是不籤這個字,誰也放不了你。我是痛痛快快籤這個字,但那個東西(買畢業論文)你必須負責弄好,就得找高峰、武永強。”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小編怎麼覺得,上了一個大學最後不光沒有學到什麼真本事(連畢業論文也寫不出來),反而要被導師訛詐一番才能畢業。

從錄音中來看,韓春雨開口要錢,閉嘴還是提錢,所謂的學術科研僅僅是他謀取個人利益的手段而已。

如果說他的學術造假事件,還有學校成為他的一塊遮羞布,那麼這次公然組織學生買賣論文,就是將那些努力為學之人的顏面扯到地上,努力地摩擦摩擦再摩擦。

但是更讓人嘖嘖稱奇的不光是韓春雨一人的行為,而是一批對學術毫無敬畏的吃瓜群眾的留言: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圖源:微博)

有網友還誇韓春雨身為導師負責任,同學過不了答辯,老師還儘量幫忙找代寫。

這個人心的崩壞的世道,恐怕從韓春雨倒賣論文,成為一個教書育人的大學老師就已經奠定了。

小編不禁想問,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幾年前,臺灣曾報道過一起“教育部部長”僅上任一週就辭職的新聞,原因就在於該名部長(蔣偉寧)捲入到一起學者偽造論文的風波中。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蔣偉寧)

如果按照今天我們處理韓春雨的標準來看,這簡直都算不得一則新聞。

在臺灣,一般學術出版單位主要以“同行審查”的方法來選擇與篩選所投送的稿件錄取與否,並且判定是否獲得獎金或者其他的學術資源。

“同行審查”成為了臺灣學術界普遍存在的現象,蔣偉寧曾經多次作為學者陳震的評審,並且有5篇共同作者的文章。

但是,陳震後來被發現涉嫌論文抄襲,蔣偉寧稱:

“自己從來沒有審查過陳震的論文,並且和他根本不認識,連見都沒見過。”


但是,在學界的重壓之下,僅上任一個禮拜的教育部部長,不得不引咎辭職。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圖源:網易新聞)

因為在臺灣論文抄襲代表著一個人品行不端,不能夠輕易相信和委任重要職位,即是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像是“涉嫌抄襲”這樣的事情,都會使得一個人名譽掃地。

在向來嚴謹的日本,學術上的名譽和尊嚴和生命一樣重要......

2014年,日本早稻田大學博士小保方晴子涉嫌學術造假,兩位導師,一位是諾貝爾獎得主,另一位是哈佛大學榮譽教授。前者隱退辭職,後者在家中自縊身亡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這件事情和韓春雨的抄襲門十分相似:都是無法證明結論的真確性,但是受到的處罰卻是天壤之別。

晴子在《自然》雜誌刊發的論文提出,利用酸浴(把細胞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和擠壓等方法可以更為簡便地培養出多能細胞,即STAP細胞。這個發現也是“諾獎級”的,甚至學界有人稱她或許是下一屆諾獎的得主

但沒過多久,眾多國際科研人員稱病沒辦法培育出STAP細胞,小保方晴子的論文存在諸多疑點,導師瓦坎蒂和笹井芳樹都在文章作者署名中。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小保方晴子)

事情發生後,小保方晴子便被早稻田大學實行24小時監控,要求重現全部實驗數據,但很可惜試驗並沒有成功。

在此期間,他的導師笹井芳樹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一度入院接受治療。後來,說自己“精神疲憊,已到極限”,在家中自縊身亡。

笹井是英國科學家、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格登的再傳弟子,亦是日本再生醫學領域頂尖的科學家。

笹井在遺言中還對他的學生懷有信心:“這不是你的錯,請一定再現STAP細胞”。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小保方晴子的導師)

由於小保方晴子並沒有成功完成試驗,她的博士學位隨後被早稻田大學收回,等待她的會是漫長的自責和悔恨。

可能對韓春雨老師來說,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何他眼中滿是利益的科學研究,竟然會被一群“愚蠢”的人當作是生命看待!

不要說學者,一個普普通通的手藝人都有著對藝術的追求和尊嚴。這一點,滿身銅臭的韓春雨是不會理解的.....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無論是文科還是工科,高校隊伍的確是壓力重重,上課,研究,論文,評職稱,不斷得學習,更新理論,即使一年兩個假期也都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毫無喘息的機會。

但是,還是那句話:你只要放棄學習,假期就已經開始了。

不少高校教師,已經承接了企業的項目,拿著大筆的經費,利用學生充當廉價的勞動力。全然忘記了自己本身教授課程的責任

想必大家不會忘了武漢理工大學逼死自己學生的導師王攀吧,作為學生的陶崇園被迫幫導師買盒飯,做著廉價瑣碎的工作,想要出國讀書的機會也被導師死死握在手裡,還要被迫喊“爸爸”。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圖源:微博)

終於忍受不了壓力的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事後,導師王攀並沒有絲毫的悔意,甚至難過,他的導師資格也沒有被取消,國內高校對於自己面子高過了學生的生命。

香港浸會大學學生休息區的地板上,印著這樣一句話:

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寸步不讓、抗爭到底


讓人值得反思的是:抄襲的韓春雨也好,逼死學生的導師王攀也罷,他們也都是團隊高校中的一份子,出事之後,在高校任職的教師學者也沒有大面積的聲討,大多數人選擇了沉默下去

如果你有興趣,去知乎搜一下:有哪些研究生導師千萬不能選。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學術界的圈錢,抄襲和兜售論文:“為人師表”是否名存實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