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市場競爭日漸焦灼 大疆專利爭奪戰迫在眉睫

無人機在各個行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隨著百億級市場的打開,專利爭奪戰也已迫在眉睫,特別是是領頭羊大疆更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商務部近日發佈消息,美國Autel Robotics公司向美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指控大疆創新及其關聯公司在美銷售的無人機及其組件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請求ITC發起337調查併發布有限排除令和禁止令,無人機專利戰正式開打。隨著中國無人機行業的迅速發展,專利領域的爭奪日趨白熱化,如何加強專利儲備將成為無人機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無人機應用市場競爭加劇

業內專家表示,國家政策導向和地方政府的務實推進,正在大力推動我國無人機行業發展,催生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由於無人機的經濟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很多民用領域對無人機都有旺盛的需求,無人機的應用範圍不斷延伸到影視攝影、農業耕作、物流、外賣配送等領域,在防災減災、搜索營救、交通監管、農作物估產、管道巡檢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來自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民用無人機產量達290萬架,同比增長67%。

隨著我國無人機市場井噴式發展,消費級、專業級無人機市場異常火爆,市場規模不斷放大。艾瑞諮詢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5年,國內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750億元。

從目前看,用於航拍、娛樂的消費級無人機佔據主導地位,根據參考觀研天下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無人機產業市場發展需求調研與投資商機分析預測報告》數據,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佔到了94%,這其中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日漸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7年,我國航拍無人機市場規模約40多億元,中國航拍無人機市場將以86.5%的年複合增長率快速成長;到2020年,市場規模達將達250億元人民幣。

巨大的市場空間使得無人機領域的競爭日趨激烈,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從事無人機整機及其緊密零部件研發和生產的企業超過1200家。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大疆是當之無愧的領軍者,行業內曾流傳過一句話,“無人機行業只有兩家企業,一家叫大疆,另一家叫別的企業。”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無人機市場的前三名分別是大疆、零度智控、派諾特,其中,大疆市場份額佔到了52%,零度智控則佔到了24.3%。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無人機企業的湧入,國內無人機研製領域原有的競爭格局漸被打破,市場格局正處於鉅變和重塑的過程中。

大疆深陷專利爭奪拉鋸戰戰

近日,國外無人機公司Autel Robotics近日對中國大疆創新及法國派諾特發起專利訴訟,控告這兩家公司旗下無人機產品所使用的“無頭模式”侵犯該公司的一項無人機專利。這家“美國Autel Robotics”公司其實是穿著美國馬甲的中國公司,是中國深圳道通智能的美國子公司。據悉,深圳作為全球名副其實的無人機之都,不僅有“大疆”,還雲集著300多家無人機企業,佔據了全球民用小型無人機約70%的市場份額。

實際上,大疆在此之前以侵害專利權為由,2015年起,大疆先後起訴了深圳道通、佛山黑馬、廣州華科爾、YUNEEC昊翔、北京零度等多家無人機公司專利侵權。而大疆和道通兩者之間的結怨更是由來已久,自道通推出第一款產品時,雙方就開始了關於知識產權的漫長訴訟,甚至將“戰火”燒到了海外。

2015年,大疆指控道通科技公司、道通智能公司製造、許諾銷售被訴侵權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要求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合理開支15萬元等,最終大疆的全部訴訟請求被駁回。

此後,2016年8月和2017年5月,大疆和旗下大分公司又在美國分別對道通及其旗下公司發起了不同訴訟,稱後者侵犯其專利權。面對大疆的咄咄逼人,道通也毫不示弱,2018年4月,“道通智能美國”在美國紐約南區聯邦地區法院起訴大疆旗下的三家公司侵犯其2件美國發明專利權,如今雙方再次在美國法院針鋒相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糾紛的焦點已經不再停留於以往的外觀設計層面,更涉及技術領域的“對決”。

無人機專利需從量變到質變

無人機一夜之間火了起來,一時之間無人機行業的專利戰爭也變得如火如荼。近年來,無人機的專利申請量一直持續增長。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球無人機相關專利及專利申請共3.3035萬件,其中,我國公開的專利申請1.7593萬件,佔總量的53.26%。”不過,從技術領域看,我國專利申請分佈領域趨同,均集中於產業鏈中段的零部件、整機和載荷,特別是零部件、載荷領域申請人較為集中,在產業鏈其他環節申請人則較少。

在市場博弈中,專利無疑是“跑馬圈地”的重要手段。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無人機在各個行業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知識產權的儲備力量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收購專利並起訴來達到阻止競爭對手,只是權宜之計,難以左右未來的格局。

目前雖然我國無人機專利申請量急劇增長,申請人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同時應用和技術領域得到迅速擴展,但是整體而言依然以研究為主,缺乏核心專利,在關鍵技術上與國外仍存在一定差距。

當前,波音、空客、霍尼韋爾等傳統航空巨頭已完成專利佈局,亞馬遜、谷歌、英特爾、臉譜公司等已經入局。時不我待,我國的相關企業應該利用無人機技術增強業務運營並制定專利戰略,進一步加強專利申請、佈局和應用,在專利數量積累的基礎上實現質量提升,構築專利壁壘,從而在未來的無人機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