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日本這個國家緯度並不高,但降雪量卻穩居世界第一,實在令人羨慕!

比起冬季積雪面積和積雪期時長,肯定是俄羅斯、加拿大排前2名,但要論積雪厚度極值,就得看日本、美國、挪威這3個國家了。其中美東大湖區、挪威拉普蘭地區的降雪量已經很變態,但日本北方仍然能強壓這倆一頭,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中國與之相比,降雪量少的可憐.

例如:

1、北京—青森,同處於北緯40度。北京今年冬天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場明顯降雪,青森年降雪量774釐米,差距太大!青森就是日本著名歌曲《北國之春》中描寫的故鄉。

2、延吉—札幌,同處於北緯43度。這個可能是中日同緯度差距最小的2個城市了,但札幌的年均降雪量630,延吉的長白山地區才200左右,仍然差3倍多。延吉只能仗著氣溫低,積雪期長,勉強可在冬季景觀上跟札幌一戰。

3、煙臺—新瀉,新瀉255,煙臺肯定不到50,差距太大。

4、青島—鳥取,鳥取263,青島很難下雪,被完爆!

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基本上從北海道開始到日本海沿岸西南部的鳥取,中國同緯度降雪量全部被爆5-10倍。

中國的優勢,只能在北緯45度以北,和35度以南地區。北緯45度以北,是因為日本最北端的稚內才勉強過45度,沒法比了。35度以南,是因為日本35度以南的地區很少下雪,而中國正常年份雪線可以壓到北緯25度,在30度附近還有眾多能下雪的地區。

但日本還有年降雪量超過400毫米的所謂“特別豪雪地帶”,基本上福井以北的日本海沿岸都是。而中國最能下雪的阿勒泰地區,市區年降水量才200毫米,其中40%是雪,也才80毫米。只有阿勒泰北部山區,緯度高達48度以北的地區,才有600-1000毫米的年降水量,其中50%是雪,換算下來是300-500毫米的降雪量,才勉強達到日本豪雪地帶的標準。

如圖,黑色地區為年降雪量400毫米以上的豪雪地帶

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不過阿勒泰低溫強,積雪期長達7個月,同樣400毫米的降雪量,積雪厚度要超過日本大部分豪雪地帶。而日本只有山形縣以北,1月均溫才低於0度,才能勉強形成穩定積雪,而新瀉以南地區低溫不足,經常一場雪一場雨,也很難形成穩定積雪。這麼看中國唯有阿勒泰北部山區這一小塊,能夠跟日本的豪雪地帶一戰,阿勒泰山區冬季積雪通常能達到1.5-2米厚,而日本北海道連下3個月的雪,最終實際積雪也只有1.5-2米左右。至於黑龍江雪鄉,雖然有雪林小氣候加成,降雪量比哈爾濱大5倍左右,但降雪最多的年份可能也只有北海道的一半。

另外日本的雪片形狀也跟中國不一樣,日本大多是-10-0度的降雪,而阿勒泰和黑龍江雪鄉基本是-15-20度左右的降雪。日本的是“粉雪”彈性足,適合滑雪。而中國的雪花大、黏性足,能夠在房頂上形成波壯起伏的冰舌,這個是日本境內很難找到的,也算一個小小的安慰。

如圖,日本北海道雪片小,中國的阿勒泰和牡丹江是中間內種最大的雪片

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俄羅斯從中國割去的紅色部分領土,大部分都是跟阿勒泰有一拼的豪雪地帶,如果有黑龍江下游、庫頁島、唐努烏梁海、科布多在手,中國何至於在降雪量上被日本欺負成這樣?

日本才是同緯度的第一雪國,羨慕嫉妒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