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後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明朝是小編覺得最有骨氣的一個朝代了,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在國破家亡之時,崇禎選擇了死社稷,殉國前怕李自成傷害無辜百姓,就寫了一首絕命詩給他:“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

而宣統帝溥儀的豪言:“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會心甘”

崇禎雖然已經逝世,但是最重要的三個人卻下落不明,這三個人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兒子。

崇禎的這三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朱慈烺、定哀王朱慈炯、永悼王朱慈照,他們均在1644年後不知去向。

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后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崇禎真的是一位十分剛烈的皇帝,寧死不屈。

據記載,為了不讓自家的女眷落入賊人之手,崇禎自殺前逼迫皇后自殺,又親自殺死了自己的嬪妃和公主。

崇禎雖然逼死了自己身邊的女性,但是必須要為皇家留下後人,因此他密謀將這三個皇子送出了宮。但是至於這三位皇子的下落,至今也沒有人能說清楚,到底是被吳三桂所殺還是被李自成帶走了都沒有人知道。

但在貴州的一個偏遠小山村貴州省遵義市巷口鎮苦竹椏村,有個村民叫做鄒代清,今年60多歲了,自稱是鄒啟貴的第11代子孫,屬於崇禎後代。為了掩人耳目,皇四子朱慈炤把姓氏改為了鄒,並取了個新名字——鄒啟貴,但是此人卻不是瞎吹牛,他還拿出了四個證據。

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后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首先是村中的三座古墓,其中兩座為先祖朱慈炤(鄒啟貴)及妻子的墓,先祖朱慈炤的墓碑上寫著“始祖鄒公諱啟貴(母諱任氏)至墓”,第三座墓碑寫“太監趙恩公之墓”。這位趙恩公也就是護送先祖出宮的太監。每年清明節,鄒姓要到苦竹椏祭祖,殺豬宰羊,頂禮膜拜。又由於鄒姓與朱姓同一血統,故有嚴格的規定,鄒姓與朱姓不準通婚。

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后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另外還有族譜為證,鄒代清家的《鄒氏家譜》。該族譜分為兩冊,第一冊是鄒啟貴所寫的《朱氏族譜序》, 前附《鄒氏籍貫表》為皇家族譜,第二冊為普通人家家譜。

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后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並且家裡還收藏了當年崇禎皇帝賜予朱慈炤的尚方寶劍,以及朱慈炤的玉印和玉扳指。專家鑑定之後確實是明代皇家所有,也證實了鄒代清老人所說。

老人拿出尚方寶劍證明自己是皇帝后人,專家看後說:這是文物啊!

文物專家希望王鄒代清老人能夠把崇禎皇帝賜予朱慈炤的尚方寶劍,以及朱慈炤的玉印和玉扳指讓當地的博物館保存,只有這樣才能最好的保護文物,以免文物遭到破壞。這是對我國文化的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