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志成城修復災後「傷疤」 廣州積存垃圾基本清完

众志成城修复灾后“伤疤” 广州积存垃圾基本清完

海珠區垃圾清運進入殲滅戰

羊城晚報與廣州市城管委發出“齊掃垃圾”倡議,得到多方回應

文/金羊網記者 甘韻儀 梁懌韜 李煥坤

圖/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廣州市住建委和廣州建築集團看到羊城晚報頭版倡議後,希望派出剷車和泥頭車,志願加入海珠小港救災……”颱風“山竹”走後,廣州留下了許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傷疤”。22日,羊城晚報社與廣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在羊城晚報頭版共同發出倡議,呼籲各單位共建幸福廣州,共享廣州幸福。倡議當天就收到多方反饋。23日記者回訪發現,在多方努力下,堵了5天的廣州市海珠區草芳圍、江南大道北以東的南華東路、小港路等道路,恢復了乾淨與暢通。

城市迴歸正常,背後有一群人的努力。回顧前幾天的採訪,記者發現了很多“共建共治共享”的溫暖畫面:海珠區的環衛工寶哥和妻子,每天一起早早出門清掃災後垃圾;記者19日採訪時,人民街一居委幹部已連續值班36小時,他說街道幹部大都如此;平時穿著時尚的80、90後,戴上手套與口罩變成清理垃圾的志願者……

“廣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危急之時,需要大家一起去守護她,重新恢復她原有的美麗與從容。”羊城晚報與廣州市城管委的倡議書發出後,首日便得到多方回應。城管、園林全員投入,兄弟單位出手相助,市民自發搶救……眾志成城,街坊的生活逐步恢復,城市的運轉陸續進入常態,人們也真切地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快速修復能力。

然而“創傷”太多,需要更多力量投入。僅18日這天,廣州市內被“山竹”吹出來的垃圾就有3.6萬噸。如果僅靠環衛工力量,24小時不眠不休,1分鐘得要清走1斤垃圾。

在此,我們再次呼籲,對未完成“療傷”的地方,希望有更多力量自發參與其中,對已完成“療傷”的地方,人們更應懂得如何去呵護她,一座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城市,需要持續的“共建共治共享”。

众志成城修复灾后“伤疤” 广州积存垃圾基本清完

南華東路、小港路通了!

最新情況

積存垃圾基本清完

記者從廣州市城管委環衛處獲悉,本次颱風“山竹”災情中,以越秀區珠光街、東山街、登峰街、人民街,海珠區濱江街、素社街、海幢街,荔灣區石圍塘街、嶺南街受災最為嚴重,受災面積超過30平方公里。

上述街道的水浸區域絕大部分集中在狹窄內街巷,車輛無法進入,垃圾雜物基本依賴人力逐件運至稍寬的次幹道;而且隨著水浸區域居民垃圾雜物清理的進程,從幾天下來的情況看,上述區域每天增加垃圾運輸量約5800噸,垃圾清運任務較重。

截至9月22日,廣州累計清理收運垃圾16.8萬噸,對比颱風前日均增加垃圾量約8千噸。截至22日下午,各區均完成災後積存垃圾清理,清掃保潔工作可全面恢復正常,可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綠化垃圾還未清完,對市容市貌的影響還持續存在。二是下一步鋪面、家庭裝修垃圾將會增加。災後垃圾清理工作仍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