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mimi平時總是丟三落四、毛毛躁躁的,常常記不清老師的要求,昨天忘帶畫筆,今天又沒拿彩泥……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好幾次他拿玩具出門和小朋友一起玩,回來時卻兩手空空。這個毛病要是一直髮展下去,肯定會影響以後的學習,對此mama很擔心。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丟三落四的問題雖然出在孩子身上,但是家長也應該反思一下哦~

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家長的教導和家庭氛圍的影響下逐漸養成的。

想要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努力。

減少包辦代替,消除孩子的心理依賴

包辦代替是現代家庭中的普遍現象,家長的包辦代替讓孩子缺乏責任感,更加失去了鍛鍊的機會。事前有家長安排,事後有家長收拾,孩子自然不用考慮自己該做什麼、該怎麼做。

家長應相信孩子,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並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耐心的指導。不論做得好與壞,都應當讓他們自己去嘗試,只有在一次次嘗試中孩子的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建立整齊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

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很少收拾房間,導致家裡亂糟糟的。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多半是隨手亂放、隨地亂扔東西的人。

因此,要幫孩子改掉丟三落四的習慣,需要建立整齊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家長可以把自己的物品與孩子的物品分開,最好讓孩子自己擺放自己的物品,以便他能夠記住。擺放時要注意整理、歸類,每類物品有固定的位置,用完放回原處。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養成列清單、做檢查的習慣

成人往往有列清單的習慣,家長可以將這個方法教給孩子,把要做的事、要帶的東西等分類或按一定順序列好,完成哪個勾掉哪個。

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也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家長可以陪孩子做一個第二天要帶物品的清單,讓孩子將物品找出來放在顯眼的地方或提前裝好,避免早晨著急出門而落下東西,之後家長負責檢查清單中的物品是否齊全。

孩子經常丟三落四?那是你沒用過這些方法

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很多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丟了東西,就會很快伸出援手。其實,讓孩子嚐嚐苦頭是有必要的。家長可以利用自然後果來教育孩子,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體會一下自己的這一毛病帶來的糟糕體驗,更能督促他吸取教訓,自覺改正。

比如,玩具弄丟了,不能馬上買新的,找不到就沒有玩具玩;去幼兒園忘記帶什麼東西,家長不要去送,讓幼兒嚐嚐沒有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被批評的苦頭。

今日話題

你的孩子有丟三落四的毛病嗎?你是怎麼引導孩子的呢?快來留言和我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