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女爲什麼害怕被皇帝寵幸?

用戶64190414838


在宮鬥劇或小說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情節:青春亮麗善良勇敢的宮女因為機緣巧合遇到了皇上,一番動情之後懷上了龍種,然後母憑子貴經歷一番磨難之後上位。

但事實上呢,真是如此麼?

事實上以宮女的身份進宮,就像拿著初中文憑進公司打工一樣,這和後宮嬪妃拿著研究生文憑進管理層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王妃們是千挑萬選才進宮的,宮女可沒這麼講究,因此宮女比身份地位不行,比身材顏值又多是天差地別之色。

(請忽略下圖的楊冪美色,宮女的姿色一般是她身後這類的)

而且,皇帝與宮女素有尊卑之分,而後宮嬪妃又那麼多,想得到皇帝的寵幸,往往還要去賄賂太監排隊擠破腦袋瓜子,皇帝寵幸那些嬪妃們都顧不上,哪裡有空搭理宮女們呢......

另外,宮中的環境,哪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開放。皇帝在後宮中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他也會受到禮教的約束和來自皇族的限制。


而有權力的皇后和妃子們,往往會想方設法限制皇帝的性生活。像《漢書·上官皇后傳》裡面就有記載,大將軍霍光的外孫女進宮當了皇后,霍光希望皇后能夠獨霸皇帝為其生子。所以,為了防止皇帝與宮女有染,他發明了“緄襠褲”,讓所有宮女都穿上了褲子。有的宮女就算是真的撞大運得到了皇上的寵幸,也難有好結果,並且要冒著極大的風險。

因為,皇帝臨幸宮女一般都是一時興起,激情過後又哪裡會管宮女的事後安排。且皇帝每次臨幸後,身邊的太監往往都會記在本子上,太監會問皇帝“留”還是“不留”:如果皇帝回覆“留”,就是不避孕;如果說“不留”,就會用一些措施讓被臨幸的宮女不懷上龍胎。

甚至於有的宮女被皇帝臨幸後,還會受到來自嬪妃們的嫉妒迫害。
最重要的是,萬一皇帝去世了,被皇帝寵幸過的宮女往往還要陪著皇帝一起殉葬,性命交關之事可不是鬧著玩的。

再說宮女就算是被臨幸又能夠生下兒子,也不是能從此大富大貴的。因為,以宮女的身份進宮,一開始起點就低,所以晉升空間有限。

如宋代著名的“狸貓換太子”案,被寫進小說《三俠五義》,具體情節得到藝術加工,已不是原來面目。

真實的故事是:宋仁宗是侍奉真宗劉德妃的宮女李氏所生,李氏生下仁宗後,就被劉德妃當作自己的兒子來撫養了。後來仁宗當了皇帝,劉德妃就順理成章成了皇太后。卻哪裡有生母李氏什麼事?直到李氏病重時,才被劉太后晉升為宸妃,病故後被以皇后之禮給予厚葬。而宋仁宗也是等到劉太后死後,才被身邊人告知自己生母究竟是誰的真相。

雖然李氏在生時從未得到過生為人母的一絲安慰,但死後能夠被當作皇后,就已經是很好的案例了。

多數情況下就算是嬪妃,也有不少難保自己懷中骨肉,更何況宮女呢。

例如:明憲宗朱見深的萬貴妃由於自己的孩子夭折了,就見不得別人有孩子,要是讓她得知宮中的嬪妃宮女哪個懷了龍種,就要想方設法把她們懷的孩子除掉,導致朱見深到了晚年仍然膝下無兒。

當然也有如:明熹宗朱由校的奶媽客印,她憑藉跟朱由校的關係曾在宮中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卻也因為出身低微始終得不到名份,更是在朱由校死後被繼任的明思宗朱由檢處死火化。

由此可見,古代後宮等級森嚴,以宮女的身份進宮,和以王妃的身份進宮,其地位從一開始就不是平等的。宮女被皇帝寵幸,對其本人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而想要因被皇上寵幸而從此飛黃騰達,更無異於痴人說夢。

最後放兩張清朝宮女的照片給大家切身感受一下......


電影爛番茄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擁有者,所以他們想幹什麼都沒有人阻攔。在那個時候可能最苦的就是那些宮女們了,有時經常被皇帝逼著幹那種事,但是幹完了皇帝又不負責,心裡有很多不滿,卻不能說。不像現代女性受了委屈可以找法律來解決。並且那些宮女們也會受到後宮妃嬪們的敵視,時不時的為難她們,日子過得真的是苦。

這些宮女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在宮中的任務就是照顧皇帝,皇后以及太子這些皇室中人。如果單單幹這一項工作還好,苦點累點,最起碼沒有生命危險。

但是一旦皇上看上了哪位宮女,並寵幸她,她的生命即將走向終結。

一是因為妃嬪們害怕失寵,所以會加害宮女。

二是宮女一旦和皇帝關係不錯,地位就會提升,懷有龍子之後很可能成為妃嬪,所以那些妃子們一般都會禍害宮女,讓她們死於非命。

比如著名的趙飛燕姐妹,兩人被皇帝寵幸,但是卻生不了孩子,於是想辦法禍害其他那些懷孕的妃子或者宮女。有時候宮女們剛被皇帝寵幸,第二天可能就沒命了。有時這些妃子們專門和那些東廠的人出好關係,目的就是解決宮女時候方便。

後宮絕不是個簡單的地方,女人們勾心鬥角那是常態。宮女們和這些女人鬥,真的是有心無力,畢竟玩心計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的,即使心眼多,權勢上也差得很多。當然皇上要是實在喜歡某個宮女,也可能一下提拔,只不過這種現象很少。

秦始皇算是個比較聰明的皇帝,怪不得他能統一六國。他當上皇帝之後,早就知道女人們一定會因為權力以及恩寵爭個你死我活,於是他選擇不立後,同時宮中的女性沒有等級之分,這就避免了很多謀害案的發生。


奇點歷史


以最近《如懿傳》裡的魏嬿婉和之前《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為例(其實說的是同一個人,歷史上乾隆皇帝的寵妃,也是嘉慶帝的親孃)

一屆宮女,憑藉美貌和才智一步步升級打怪,成為後宮最大的贏家。

嗯,這種情況是極少數的,而且《延禧攻略》裡跟魏瓔珞一起有多少人,活到最後的又有幾個。而《如懿傳》裡哪怕是成了令妃娘娘,還是得忍受其她嬪妃的冷眼和諷刺。

好了,回到真實的後宮生活。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來說說,古代宮女害怕被皇帝寵幸的原因。

第一、一旦被皇帝寵幸,極大可能就成了後宮的犧牲品

古代女子上至皇家公主下到平民丫頭,最重要的是清白。尤其在等級森嚴的後宮,宮女一旦失貞,對方不管是皇帝還是侍衛,哪怕是跟太監對食都是極其難堪的事情。

如果是其他男子,結果有兩個。一個上頭開恩成全他們,這個可能性極小。還有一個就是送到慎刑司去,活下來的可能極小。

如果是皇帝,要麼分封,同樣可能性極小,要麼被拋棄不顧。關於這一點,大家把皇帝寵幸宮女當成她們的一場考試想一下,考中了便是分封,落榜便是拋棄。宮女被寵幸後雖然考中的幾率很小,但還是有可能性的。而一個被寵幸過又被拋棄了的宮女,則喪失了考試資格,也就沒了這個可能性。所有人都知道她沒可能了,自然會成為眾人冷落的對象。上頭也不會再給她安排輕鬆活計,而只能被迫去幹髒活累活直到死去。

第二、因為被皇帝寵幸過,便失去了擁有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一般宮女熬到一定年齡(通常是25歲)是可以放出宮去的,但是被皇帝寵幸過的宮女卻失去了這個機會。即使法外開恩出了宮,為了保命也沒人敢娶。

也就是說,被寵幸過由被拋棄的宮女,自從被皇帝寵幸的那一刻起,便失去了幸福生活的可能性。

第三、倘若懷孕或者撞了大運被皇帝分封,也還是沒什麼幸福的可能。

最後一點,便是極少數幸運的一類人。被皇帝寵幸過,一朝被封,從奴才變成了主子。看似很勵志。但某種程度上不幸才真正開始。作為被分封的幸運兒,既是其她嬪妃的眼中釘,也是原來一起幹活的宮女姐妹們嫉妒的對象。而且一旦行差踏錯被罰,勢必會連累家人,位置越高牽涉越大。

以上,宮女們害怕被皇帝寵幸也就不難理解了。


凱言凱語


古代宮女確實怕被帝王寵幸,而帝王寵幸宮女之後被冊封為妃嬪的事情基本上都發生在童話故事中,大多數宮女被皇帝寵幸之後都會過得更加痛苦。甚至會因此喪命。所以基本上宮女是非常害怕被帝王寵幸的。



皇帝根本不會對宮女產生感情

大多數宮女家境貧寒,所以身份地位極低,打小就被家人賣到皇宮為奴,大多數時候其長相、氣質、才貌都很一般,而且經常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風吹日曬根本不可能比得上皇帝的妃嬪。

因此皇帝根本不會喜歡宮女,如果寵幸也只是隨性而來,根本不會對宮女產生感情,所以基本上皇帝根本不會負責任,宮女白白的犧牲了清白,什麼也得不到。



被皇帝寵幸可能性命不保

明憲宗朱見深偶爾一次的興致,和當時是宮女的明孝宗母親紀氏雲雨了一番。沒想到一次中的。

當時的紀氏只是一個宮女,而且是叛亂的土司之女。所以地位低下。本著皇帝不負責任的宗旨,事情過後明憲宗也就忘了這件事。

可是明憲宗的萬貴妃可惦記上了,先後派人去為紀氏墮胎,但是派去的人於心不忍,編了謊話騙過了萬貴妃,總算是活了下來。但是萬貴妃仍然不放心,把紀氏打入了冷宮,從此之後紀氏直到去世再也沒有見過皇上一面。



當紀氏生下孩子後,萬貴妃又派太監去謀殺這個孩子,幸虧當時太監良心發現把孩子藏了起來,最終免於被害。但是紀氏在冷宮中依然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最終在六年後明憲宗父子相認時突然暴斃。而保護他們的太監隨即吞金自殺了。

這件事情足以見得後宮的爭鬥殘忍,如果不是萬貴妃派去的殺手良心發現,紀氏和自己的孩子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話又說回來,哪有那麼多良心發現的殺手。



大部分宮女心理上不願意生活在宮中

很多宮女是因為家庭貧困被迫賣到宮中為奴的,或者是犯人之女。所以這些宮女對宮廷內的生活很抵制,根本不願意生活在宮廷之中。都在等待年齡到了之後釋放回家。



宮女本身心理和生理上出現了問題

溥儀曾經說過大多數宮女出宮後,就連普通老百姓都不願意娶回家。

原因就在於在宮中從事一些苦活累活,身體和心理上都因長時處於高壓狀態而極度緊張憤怒,因此非常容易身體虛弱,精神恍惚,常常患有血鬱一類的疾病,很多都無法生育。

這樣的宮女更不希望皇帝臨幸了,一旦臨幸,本來就不好嫁出去的人,就會變得徹底沒人要了。



這也足以見得,宮鬥劇中宮女為了上位絞盡腦汁的吸引皇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我是越關


不是每個宮女都是趙飛燕

說到宮女出身,最後當上皇后的趙飛燕算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你不僅得有美貌而且得有心機還需要一些運氣,沒有這些是不可能從野雞搖身一變成為鳳凰的。因為大多數皇帝都是隔夜不認人的,但是這也阻擋不了一些宮女試探一下的衝動,萬一成功了呢?


對食都有

在古代宮中“對食”都有,意思是太監宮女之間的結合,怎麼還會去怕皇帝寵幸呢?其實宮女寶貴的青春基本上都是在宮中度過,所以她們有些不甘心的就選擇賭一賭,雖然皇帝寵幸後飛黃騰達就像是買彩票一樣,但是萬一中了就翻身了。而破罐子破摔的就選擇和太監“對食”去了。


故而哪有什麼宮女都怕皇帝寵幸,相反有些天天還夢想著想得到皇帝恩寵。也不排除有不想得到皇帝寵幸的宮女,那是因為她進宮之前就有了長相廝守的,或者貞操觀念很強的明清時期又沒有野心的宮女。所以宮女的想法應該是多樣的,而不是隻有一種。


淡看天上月


說一個和一般宮女被臨幸的不一樣結局的故事,這個故事絕對是真實的,且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據《史記》記載,漢景帝劉啟在歷史上開創了“文景之治”的輝煌局面,是個有作為的皇帝。有一次他喝醉了酒,想臨幸姓程的妃子,可不巧的是,程妃當天來了例假,不方便陪伴皇上,但景帝又催的緊,程妃為了不被皇上怪罪,只好隨便把身邊的一個姓唐的宮女妝扮成自己的模樣給景帝送去。景帝因為還在醉中,就把唐宮女當是了程妃進行了臨幸,在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才發現是臨幸錯了。

誰知道就這一次,唐宮女竟然懷了孕,後來生下了一位皇子。因為漢景帝第二天才“發現”臨幸錯了,就給這個兒子起名叫“發”。因為劉發的母親是宮女,地位低下,所以劉發後來就被分封到當時偏遠荒涼的長沙做了長沙王,而母親唐宮女也成了“王太妃”,跟著兒子到了長沙享盡榮華富貴。

更不可思議的是,她的後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光武帝劉秀,竟然建立了東漢王朝,使已經沒落的漢朝又得以延續近二百年。這也許是宮女被皇帝臨幸的最高境界吧!





管風裡是誰


皇宮裡不允許宮女與皇帝以外的任何男人發生關係,可以說後宮裡所有的女人都是皇帝的女人,想臨幸誰就臨幸誰,這是對皇帝而言,而對於宮女而言,很多時候是害怕被皇帝寵幸的。

你可能會說,宮女被寵幸,那不就是翻身的機會嗎?那明憲宗與宮女紀氏發生關係,不是生下來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還有明神宗與宮女王氏發生關係,生下了後來的明光宗朱常洛?

對,你說的沒錯。但那都是皇帝的一廂情願,並不代表宮女願意。

其實,在古代皇宮裡,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除了皇后、妃子以外,最“低賤”的宮女也是屬於皇上的。

而宮女作為最低賤的存在,在皇宮裡是非常不好當的,做事稍有疏漏那都是要掉腦袋的。


在歷史上,宮女擁有最多的就是始皇帝嬴政了,他滅六國以後毫無保留地笑納了這些國家所有的嬪妃以及宮女,在宮中至少有一萬多名宮女。相反,宮女最少的應該是清朝的光緒帝,僅有一千九百多人。

那麼,這麼多宮女都是哪裡來的呢?

首先新皇帝登基以後,直接接收了前任皇帝宮中的宮女,除此之外,還有兩個重要來源。

第一個來源是罪犯的妻子,以及女奴、女俘虜,她們身份低微,有時被人玩弄打罵也不敢坑聲。

第二個來源是從民間徵集,基本上都是一些貧苦家庭出身,生活難以為繼的寒門女子,迫於無奈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當宮女。

其實,在漢代以後,朝廷就會派出大量的公職人員,進入百姓家裡挑選良家美女,只要是年滿十三歲不到二十歲的,就擇優弄進宮。


被挑選出來的女子,只要是進了皇城,就成了宮女。此後,她們便失去自由,基本上是衣食菲薄,住所簡陋,終身苦役,不能與父母見面。

並且,宮內繁瑣的禮節,森嚴的等級制度,時常壓的宮女喘不過氣來,她們還要忍受皇帝、皇子、皇孫不時的凌辱,幾乎沒有出頭之日。

而這些宮女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有機會見皇帝一面,只有那個鶴立雞群的宮女才能撞大運成為嬪妃,不過這種情況是很少發生的,大多數都過著度日如年的悲慘生活。

而且,即便是進了宮成了宮女,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劃分的,可以說,從進宮開始就基本框定了宮女的地位身份了。

宮女的等級基本上可以分為三中。

一種是根據禮法允許,歷朝歷代都延續的妃嬪類宮女,這類宮女級別應該算是比較高的,但是數量也是稀少的。

另一種是在皇宮之中的女官以及宮娥,這些人為的是博得帝王一時的歡心,既可以隨時召開,如果皇帝開心了就可以封給她們一個頭銜。

還有一種則是較為多數的女樂倡優,她們在藝術方面都出類拔萃,也就是每當宮中有喜慶的事,她們便可在殿前彈琴跳舞,供人享樂。

如果將這些宮女比作皇城中的工作人員,她們則是要隨時隨地無條件滿足皇帝的各種需求;如果將這些宮女比作皇帝的性伴侶,然而,她們並非是姘婦,也不是小妾,並且她們和皇帝沒有構成任何倫理上的夫妻關係。即便偶爾被皇帝臨幸了,翻身的機會也不是很大,還有可能因此喪命。



她們之所以害怕被寵幸,是因為被皇帝寵幸以後,對於大多數宮女而言,那就是悲劇的開始了。

在後宮中,平時宮女稍有違反規定者,就會被處以“板著”、“提鈴”、“墩鎖”等酷刑,所以說,宮女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謹慎的,畢竟每一件事都是性命攸關的大事。

而西漢時期的漢武帝劉徹就曾“立子殺母”,皇子一旦被立為儲君,子少母壯,為了防止母后干政,其生母必須被賜死,雖然西漢僅此一例,但在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中子貴母死的制度沿襲成勢。

在那個時代,別說宮女害怕被皇帝寵幸,就連嬪妃都害怕,因為那不是母憑子貴,而是生下皇子,自己可能小命不保。

所以說,古代宮女是害怕被皇帝寵幸的,她們沒有背景後臺,被皇帝寵幸後同時也會被其它妃嬪關注,不懷孕也就罷了,要是懷上龍子那以後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很有可能搭上母子性命。並且,很多宮女不想捲入後宮明爭暗鬥爾虞我詐的戰場生活,縱使在宮中碌碌無為,偶爾被責罵,但好在沒有性命之憂。而且,還有一部分宮女是仇視皇族的,很可能她們進宮本來就不是自願的,甚至已經有了心上人,卻被官府或者父母強行弄進皇宮,特別是有心上人的,既然不能在一起,那至少要遵守守貞的諾言。

唐詩:“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


小小嬴政


通俗點說:“佔著茅坑不拉屎!”

封建社會的皇家宮殿中,但凡是女的,除了皇帝他媽,基本上都能說是他的女人,他在皇宮轉悠,基本上看上誰,晚上就可以讓太監安排安排住在誰那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在皇宮中,雖然都是女人,但卻有嚴格的等級和身份的區別,皇帝他媽媽一下,後:皇后、妃:七十二妃、嬪:稀里嘩啦一大票人、宮女:啦譁裡希更大一票人!

但是,有些宮女,身份雖低,卻極不願意被皇帝臨幸,大概就是因為皇帝身邊的女人太多,爭寵的更多,而宮女天然處於劣勢的一方,競爭下來全無優勢,且風險太大。

千萬不要想著給皇帝生個兒子翻身走向人生巔峰的戲碼,不生兒子,被皇帝冷落一邊,估計也就冷落一邊了,還能剩條命,若是懷孕了,就是剩下了兒子,也基本上會被這寵妃那寵妃拌著砒霜喂死,經常是大的小的一塊弄死。

這還是從後宮鬥爭的方面來說的。

就是大難不死,被晾到一邊,基本上也就只能孤老終身了。


試想一下,被皇帝臨幸過的女人,如果被放出皇宮,就是從事不了正當的行業,去了妓院,肯定頭上都懸著金字招牌,諸嫖客可以大言不慚的來上一句:“走,睡皇帝的女人去!”

這樣的話皇帝的聲譽自然受損,自己的女人都被人睡了,這皇帝豈不是很窩囊,就是嫁給普通人也不行,太丟人,皇帝的女人嫁給一個鄉巴佬,那也是打皇帝的臉!

被皇帝寵幸宛如黃粱一夢,能因此富貴者九牛一毛,又不準這些宮女再有其他的出路,真是佔著茅坑不拉屎了。

民國時期張宗昌到處睡女人,以妓院的為多,看上了租個院子八抬大轎抬回家,名曰娶親,最後都不知道老婆幾何,時間一長,張宗昌自己都忘了。

這些女人並無其他收入,只能重操舊業,很多臭男人就口口聲聲說著:“走,去睡張宗昌的婆娘去!”

如此以來,除了那些心機極深有志於改變命運的投機者,但凡長點心的肯定都不願意跟皇帝有瓜葛――寵幸,別鬧了!


歷史三日談


雖說皇帝是九五之尊,但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想被皇帝寵幸。皇宮中有大量的女人,這就包括了後宮佳麗三千以及大量的宮女,這些宮女從小便進了宮,各種各樣的辛苦活都得做,有些嬤嬤便是做了一輩子的苦力,把整個青春都獻給了皇宮中的人。

按常人所想,既然當宮女這麼累,那就當嬪妃呀。反正離皇帝又近,只要有姿色自然是能使皇帝醉倒溫柔鄉的。但現實卻是:宮女是不願意被皇上寵幸的,甚至害怕被寵幸。



首先呢,皇上有太多的女人,又經常在民間選秀,大量優秀的女子都集中在後宮,正所謂佳麗三千。那其中必然有想飛上枝頭當鳳凰的人,那自然是非常有手段和富有心機的人了,小小的宮女大多數都是民間貧苦人家為了討生活不得已把女兒送進皇宮中來的,所以完全沒有什麼背景,怎麼能和那些秀女比呢。要是被皇帝看上,還沒來得急飛上枝頭,就被後宮佳麗三千給霍霍死了!


第二,皇帝有那麼多女人,姿色也是絕佳的,對於宮女來說,被皇帝寵幸一次不過也就是當時的興趣玩玩而已,根本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再說,古代是非常重視門第觀念的,基本上不會讓一名宮女當上妃嬪,更不要說為皇帝生兒育女了。

第三,有些宮女進皇宮中來,是有工作日期期限的,只要時間到是可以回家的,那麼有些適齡的女兒家自然也是有情郎的。那麼自然是不想和那麼多女人爭一個男人(皇帝),更何況,皇帝可能還是一個老男人。電視劇中皇帝都50好幾了,他的有些妃嬪也才剛剛笈笄禮而已。


所以,宮女是不想被皇帝看上的,也害怕被皇帝看上。


青梅煮史


在宮廷劇中經常看到,某某宮女懷上了皇上的龍種,於是母憑子貴,烏鴉瞬間變鳳凰,強勢上位,能與皇后嬪妃們平分秋色,但現實中真的能上演小強翻身記嗎?

在古代宮中,宮女的地位十分卑微,每天就是幹一些粗活,還要經常被管事打罵,風吹日曬加上沒有保養,即使有沉魚落雁的姿色,很快也會被摧殘成黃臉婆。

皇帝臨幸宮女的機會是少之又少,有些下人甚至一輩子都無法目睹皇帝的容貌,而且皇帝的行程基本都是被計劃好的,上廁所都有小李子緊跟著,要出軌連門都沒有。

歷史上也有宮女被臨幸的事,但下場都非常淒涼。首先並不是因為懷了皇帝的孩子,於是身價就翻倍,更多的嬪妃都是看家族背景,沒有權力的妃子根本沒資格參與到宮鬥之中。

有些心生嫉妒的人,會用各種方式,剷除掉宮女腹中的胎兒。皇帝通常不在意宮女的死活,都是一時興起,很快就將她遺忘,這樣和守活寡沒啥區別。

據史料記載,明朝的萬貴妃由於孩子夭折,心生邪念,但凡有嬪妃宮女懷了龍種,都會想盡辦法除掉,導致明憲宗皇帝晚年膝下無子。

所以宮女被皇帝寵幸,緊接而來的就是各種迫害,到了皇帝去世時,被寵幸的宮女還要一起殉葬,有些甚至非常年輕就斷送了性命。

看到這種結局後,很多宮女寧願辛苦搬磚,也不會想去攀龍附鳳。

各位小夥伴,你們還聽說過哪些歷史趣聞,也歡迎留言評論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