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20年的時間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卻在22歲後將情緒掛在臉上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生氣了就閃人

鬱悶了就聽歌

心煩了就靜靜

開心了就蹦跳

就像一個孩子,對嗎?

看到這樣的狀態我相信每個人都會喜歡,

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如是。

比如我。

20歲之前,

一直希望自己長大、成熟,

希望自己穩重,識大體,靠譜;

對自己保持戒嚴狀態,

所謂“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力求喜怒不形於色,

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情緒,

也不讓別人感覺到自己的內心,

明知也要當做無知;

明白也要裝作不懂;

因為,這樣確實可以收穫更多知識,避免更多麻煩。

20歲時,參與一些活動,

似乎那時的自己已經可以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所呈現的狀態就是我想要別人見到的狀態,

或是認識新朋友所表現的開心,

聽別人的說教所表現的謙遜,

見別人的成就所表現的羨慕激動,

等等等,

這些情緒本來是自然的,

但是為了達到所謂的“喜怒不形於色”還是會加以修飾,

就像照片修了圖……

這樣好嗎?

這樣好。

這樣跟人相處會比較和睦順暢,

也比較容易被別人喜歡;

這樣好嗎?

這樣不好,

這樣難以真誠和深入,

開心微笑都好似一種保護色,

內心,會累,

會有委屈的時候,

會有跟自己意念相悖的時候,

吞嚥了,也會難以消化。

這是自己20年來想要的嗎?

或許是吧。

得到了覺得怎麼樣?

看心情……

於是,

終於,22歲時喚醒了孩子氣,

一直在一直被隱藏的孩子氣……

開心時,就大笑,

不開心時,就沉默,

感覺成就時,就從心裡獎賞自己,

感覺做錯事,就埋頭讓自己懺悔,

焦慮時,吃零食看喜劇,

無聊時,哼哼歌彈彈琴……

總之不想再把自己綁成一個粽子似的,

一直保持著一種慣常的狀態,

真的,會壓抑,會挺無聊的……

這樣的轉變並不容易,需要從內心去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無論是心理上的瑕疵(比如就是會有鬱悶有吃醋有羨慕等等),

還是身體的缺陷(比如笑起來露出超過八顆牙齒甚至笑哭),

然後,以一種非常生動的形象面對眾人,

想想,也真的是需要勇氣……

很感謝,

找到了大致能讓自己保持這樣放鬆狀態的環境,

20多歲了,又開始“哼哼”了,

又笑的不成樣子,

又差點眼淚吧嗒吧嗒滴落,

又告訴別人自己的小情緒,

哪怕,這是個新的環境,

恰好,這是個新的環境。

每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的,

但是看在“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這麼火”的份上,

想必保持自我,保護真實,赤子之心,

確實會是很多人期望的吧。

正視自己的期望吧,

正視自己跟世界的關係吧,

活著,是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