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20年的时间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却在22岁后将情绪挂在脸上

想哭就哭

想笑就笑

生气了就闪人

郁闷了就听歌

心烦了就静静

开心了就蹦跳

就像一个孩子,对吗?

看到这样的状态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喜欢,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如是。

比如我。

20岁之前,

一直希望自己长大、成熟,

希望自己稳重,识大体,靠谱;

对自己保持戒严状态,

所谓“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力求喜怒不形于色,

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情绪,

也不让别人感觉到自己的内心,

明知也要当做无知;

明白也要装作不懂;

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收获更多知识,避免更多麻烦。

20岁时,参与一些活动,

似乎那时的自己已经可以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

所呈现的状态就是我想要别人见到的状态,

或是认识新朋友所表现的开心,

听别人的说教所表现的谦逊,

见别人的成就所表现的羡慕激动,

等等等,

这些情绪本来是自然的,

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喜怒不形于色”还是会加以修饰,

就像照片修了图……

这样好吗?

这样好。

这样跟人相处会比较和睦顺畅,

也比较容易被别人喜欢;

这样好吗?

这样不好,

这样难以真诚和深入,

开心微笑都好似一种保护色,

内心,会累,

会有委屈的时候,

会有跟自己意念相悖的时候,

吞咽了,也会难以消化。

这是自己20年来想要的吗?

或许是吧。

得到了觉得怎么样?

看心情……

于是,

终于,22岁时唤醒了孩子气,

一直在一直被隐藏的孩子气……

开心时,就大笑,

不开心时,就沉默,

感觉成就时,就从心里奖赏自己,

感觉做错事,就埋头让自己忏悔,

焦虑时,吃零食看喜剧,

无聊时,哼哼歌弹弹琴……

总之不想再把自己绑成一个粽子似的,

一直保持着一种惯常的状态,

真的,会压抑,会挺无聊的……

这样的转变并不容易,需要从内心去接纳自己,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无论是心理上的瑕疵(比如就是会有郁闷有吃醋有羡慕等等),

还是身体的缺陷(比如笑起来露出超过八颗牙齿甚至笑哭),

然后,以一种非常生动的形象面对众人,

想想,也真的是需要勇气……

很感谢,

找到了大致能让自己保持这样放松状态的环境,

20多岁了,又开始“哼哼”了,

又笑的不成样子,

又差点眼泪吧嗒吧嗒滴落,

又告诉别人自己的小情绪,

哪怕,这是个新的环境,

恰好,这是个新的环境。

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但是看在“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这么火”的份上,

想必保持自我,保护真实,赤子之心,

确实会是很多人期望的吧。

正视自己的期望吧,

正视自己跟世界的关系吧,

活着,是自己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