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1976年的秋

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76年的秋

文 董平

一陣陣乍起的秋風,拂過枝頭的黃葉,雨中便有了數只“黃蝴蝶”飛舞,繼兒又無奈地歸土。秋意正濃,秋雨綿綿,那些遠走的芳華,逝去的歲月,驀然躍然眼前,一幕幕在心底蔓延回放……

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1976年的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晴到碧霄。”正如劉禹錫的詞,秋日,似乎心裡在等一個故事的結局,偶而想肆無忌憚地去回憶,去思念,去感恩。秋風秋雨中的落寞,好似人生的酸苦甘甜,幾經磨難,依然感嘆人間有真愛,是我心中永不凋謝的情愫。

聽,哭泣的秋雨,淅淅瀝瀝撩人心懷,彷彿在提醒人們:別忘記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夜晚,那突如襲來的唐山大地震,摧毀了他們的家園,帶走了數以萬計的鮮活的生命。叩響了人們應對自然災然的預知,防犯,應對措施,也看到眾志成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黨的號召,十億人伸出援手獻愛心的浩大洪流。一時多少柔情悲寂寞,願逝者安息,雙手合拾。重拾開始重建家園的信心。

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1976年的秋

秋風瑟瑟,秋雨悽悽,那是十幾億國人的綿綿思念: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一代偉人與世長辭,華夏兒女舉國同哀,讓人由衷的傷心,紛紛落淚。而今,繼往開來,建設日漸繁榮昌盛的中國時,又不禁懷念偉人,感恩盛世。

秋雨如詩,秋雨多情,洋洋灑灑,讓回味與時光纏繞著。還是在七六年的秋天,家鄉的親人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災,一個多月連陰雨,潮了眼溼了心。幾代人居住的拐彎村窯莊浸透了,全村多半以上人家灌水,糧食衣物一併塌陷,老村子被飛來急流吞沒,一片狼跡,村子的澇池找不到了,只有皂角樹屹然矗立守望著村民。一時之間村子成了帳逢村,人們顧不了數星星看月亮,聽蛐蛐低鳴,聞青娃歡唱,一味的從塌陷的窯洞尋找著能賴以生存的物件。落葉飄零秋雨急,田園一望景支離。正是在危難關頭,黨的關懷暖了民心,為災民發放棉被衣物和日常用品。同年十月全村就蓋起了居民點。

老隊長又拿著一尺長的漢煙鍋,眯起了眼,裊裊炊煙又升起在村子上空。我們村從此告別了窯洞,遷居寬大舒適的房子。

秋雨,是考驗,是希望,是收穫,是最好的家鄉水墨畫。

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1976年的秋

在經歷著多災多難的七六年,我也考上了高中,進入了人生的最後衝剌。人間自有春常在,人生有情花常開。

今又秋雨飄落,拾起帶著泥土味的秋葉,看光陰如水般緩緩而過,鍋碗瓢盆的交響樂裡鬢染霜華,柴米油鹽的煙火裡添了些許皺紋,溢滿心靈的是滿目盈盈的豐碩,是國富民康的喜獲,是嚐遍苦辣酸甜的感覺,是生命的厚積薄發,是下一季豐收的開端。

秋天總帶給人無限遐思,無限眷念……

又是秋雨飄落時,難忘1976年的秋

作者簡介 : 董平,乾縣陽峪鎮人,酷愛文學,喜歡寫作,記錄生活點滴,用文字歌頌人生、平凡的生活,創造精彩人生。

審稿 王藝紅(編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