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裝水行業機遇與挑戰並行!

瓶装水行业机遇与挑战并行!

由於塑料包裝瓶受到嚴厲抨擊,塑料已經成為各國政策和辯論的前沿地帶,瓶裝水行業也正在受到嚴格監督。與此同時,瓶裝水行業正在努力推進具備更高的可持續性——尤其是法國阿爾卑斯山下技術領先的依雲“碳中和”裝瓶工廠。那麼,瓶裝水行業的未來會是什麼模樣?

世界領先的食品飲料諮詢公司Zenith Global的董事長Richard Hall認為,可持續發展和管理統籌是當今工業最重要的兩塊區域,管理統籌的維度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考慮子孫後代

“可持續性”的概念是廣泛而複雜的,但現在通常認為可持續性對任何品牌或公司而言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保護環境是其定義的重要支柱,整個供應鏈都保護人類的安全健康也是應有之義。聯合國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在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為了滿足當前需求的發展”。

放眼瓶裝水行業,考慮可持續性必須考慮整個供應鏈:從水的來源到每個瓶中使用的材料,再到包裝的收集和回收方式。

國際瓶裝水協會稱,瓶裝水在所有包裝飲料中使用了最少的水,也留下了最小的能量足跡。根據該協會的數據,生產1公升的瓶裝水產品需要1.32公升的水(包括成品水在內)和24萬焦耳的能量。該協會還指出,其他飲料行業具有較高的強化工藝,如風味混合、攪拌、碳酸化、發酵、蒸餾等等。

但對瓶裝水行業來說,最大的挑戰可能是面對這樣的疑問:“你為什麼不喝自來水呢?”

然而Zenith的董事長Hall認為,瓶裝水不應該簡單地作為自來水的替代品來使用,在更多的時候瓶裝水充當的是碳痠軟飲料和其他飲料的替代品。“首先,它不是自來水的簡單替代品——而是其他調味飲料的替代品。當我們吃得過多或體內水分不足,所有的水消費應該得到鼓勵。”

與此同時,在發展中國家供用水供應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瓶裝水發揮著關鍵作用;而在發達國家,尤其是在旅途中,瓶裝水提供了一種有價值的熱量飲料替代品。

“包裝有很多好處:減少產品浪費,保護產品安全,看起來不錯,運輸也方便,”Hall接著說,“包裝可以重複使用和回收。瓶裝水在很多國家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人們擔心公用水的可用性和質量有問題。”

但是,塑料瓶——或者任何用來包裝水的容器——同所有行業一樣確實是瓶裝水行業的聚焦點。

Hall認為這一挑戰不只是在瓶裝水行業,因為收集、回收和重複使用本不應該如現在這般低效。不過,瓶裝水的塑料回收率要高於很多其他產品。

一方面,國家之間的收集回收率差別很大(在歐洲,一些國家PET瓶回收率超過90%,而其他國家則不到20%);另一方面,塑料瓶和其他包裝形式(如紙箱、罐頭或瓶子)的收集回收率差別也很大。

目前已經有許多品牌在尋求提高包裝瓶中的再生材料含量(例如歐洲瓶裝水聯盟希望至2025年歐洲大陸的瓶裝水至少使用25%rPET;依雲已承諾至2025年使用100%的rPET;而可口可樂至2030年將使用50%rPET)。然而,可用的優質rPET的數量是否能有保證成為了另一大挑戰。

其他舉措還包括植物性塑料或可生物降解塑料,這些都有各自的考慮,比如滿足食品安全標準,或者如何使新包裝進入現有的回收流程。

何謂水的管理統籌?

塑料瓶可能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但在瓶裝水行業,水管理的概念也越來越重要。

全球生態系統依賴淡水而維持,但隨著人口和汙染的增加,水源供應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正如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所言:“水的管理統籌是關於企業如何理解自身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和汙染所帶來的風險,並採取行動幫助確保水資源作為一種共享的公共資源受到可持續性的管理。”

然而,管理統籌並不僅僅是做一個高效的水資源使用者。這是一個由私營部門與政府、其他企業、非政府組織、社區和其他機構進行合作共同保護共享淡水資源的工作。

達能旗下天然礦泉水品牌依雲最近在美國和加拿大獲得了碳中和品牌的認證,標誌著依雲至2020年實現全球碳中和計劃的“重大里程碑”。該公司還承諾,到2025年,所有包裝瓶的rPET含量將從目前的25%提高至100%。

依雲的水來自法國阿爾卑斯山,目前該品牌在140多個國家銷售。其坐落於埃維昂的碳中和裝瓶廠是達能斥資2.8億歐元向世界展示的樣板。

編譯:楊睿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