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在扬州,

有多少人是看着小李子的电影长大的?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咳咳咳!

我说的不是这位小李子,

而是扬州佳家北苑小区的小李子。

做了43年电影的放映员,

李松庭的脚步遍布城北的农村、学校……

如今,

他依然放着自己热爱的胶片老电影。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1

夜幕降临,钢筋丛林般的都市小区。

老旧的电影放映机上,胶片不停地流动。

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放映机转动着的,是我们对于露天电影的情怀,但却是李松庭的青春。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十多米外的银幕上正放着抗战片《夜袭》,68岁放了43年电影的李松庭,叼在嘴上的烟始终没有点着。

他像每次放电影时一样忙碌,手边的电影放映机已经老化,于是他把三台修修,并作了这一台。

而他,也已经老了。

在他的一生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在农村放电影时,树上、围墙上、房顶上,只要能看到银幕的地方,都站满了人,每次放电影都像一次大集。

他说,那是电影的魅力,也是他的荣耀。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打谷场、大马路……挂上高高的白色幕布,就是露天电影院。

漫天的星星下,早早地搬出板凳占上有利的位置,小李子的光束一亮,全场观众鸦雀无声。

中间更换胶片的间隙,有人去买零食,有人去上茅房,没有人愿意遗漏掉任何一个画面。

孩子们憋着小便,直到一部影片滚动完最后一排字幕才舍得离去。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在扬州城北乡,几乎无人不知放电影的小李子。

至今,人们依旧愿意这么称呼他。

只是,现在的电影院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稀罕小李子露天电影的人,越来越少了。

李松庭的战争片、武打片、警匪片……显然也已经跟不上潮流。

《夜袭》,算是他最新的电影拷贝了吧!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每次放电影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场地“栽”竹竿,竹竿立好了,才能把银幕挂上去。

过去,李松庭只要在打谷场上挖两个洞,就能把竹竿“栽”进去。如今,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小区,到处都是水泥地,挂银幕成了小李子头疼的事情。

有时候,竹竿实在没地方“栽”,就姑娘女婿儿子儿媳一起出动,两人扶一边帮着李松庭。

对于李松庭放电影的这个爱好,全家人的意见竟然出奇地统一和支持。

毕竟,小李子靠着放电影,曾养活了一家人。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过去,电影放映员是万众瞩目的“明星”。

老伴儿胥美玲却说,跟着他放电影,吃了一辈子的苦。

每次电影散场,都已经是半夜。

有一年,李松庭在雷塘村放电影,结束收东西时,主家来喊他喝酒。于是,他便把收尾的工作交给了胥美玲,并让她早点回去照顾孩子。

可是,当胥美玲回到家后,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也没有等到李松庭回家。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胥美玲赶紧叫醒家人和邻居一起去找,没想到他竟然连人带放映机一起掉进回家路上的河沟里了。

李松庭说,当时根本顾不得有没有受伤,回家赶紧把家里的几条新毛巾全部拿出来,一盘一盘地擦干电影胶片上的水渍。

“胶片坏了影响放映不说,关键是片子都是从电影公司借的,坏了赔不起。”为了这件事,胥美玲把家里的酒全部都砸了。

李松庭喜欢放电影时的感觉,也感谢电影让他撑起了这个家。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昏黄的白炽灯下,小李子度过了自己的青春。

陪着他的有电影,还有家人。

2

小时候,放电影是件神奇的事情。

我们也老喜欢在银幕下钻来钻去,甚至跑到银幕后面去找藏着的人。

村里来了电影放映员,那就是意味着有大事发生。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扛着长凳出来占位置。

孩子们围着电影放映员,试图探寻那些箱子里的秘密。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放映机通常都架设在两三张拼起来的八仙桌上,放映员端坐在桌子上的椅子上,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仪式感。

接音箱、上片子……看似简单的操作,李松庭却做了一辈子。对放映机的每一个零件,他都烂熟于心。

他认为,打仗片几乎属于所有人的最爱,所以,他喜欢放战争片。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李松庭在22岁那年,在当兵的部队学会了放电影。

复员后,直接进了城北乡文化站。1982年的时候,城北乡建了电影院,位置大约在如今的北区大润发。

从那时起,李松庭和同事不只要走村串户放电影,还要在电影院放。

后来,电影院拆迁了,没有“身份”的李松庭也下岗了。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但是,当时放映市场还比较景气。

1993年至1994年是李松庭电影事业的巅峰。

当时,红白喜事,谁家都离不开放电影,市场需求量大。刚开始,一场电影只收几十块钱,后来涨到了一两百。

李松庭记得,当年有一部电影叫《碧海红波》,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战争片。

“在平山乡丁魏村魏庄组的那场,可谓是人山人海。”他说,当时现场至少有4000多名观众,黑压压的全是人。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遇到热门的电影上映,谁都想先睹为快。所以,“跑片”在所难免。

放映员李松庭管放电影,“跑片”的重任只能落在妻子胥美玲身上。

“有一次,骑着自行车跑片子,愣是把车子的脚拐子给蹬掉了。”胥美玲说,那边还等着上片子,所以只能把脚蹬子一捡,把车子推回家,换辆车继续跑。

她说,放电影的就怕掉片子,让观众等着会被认为“不靠谱”。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十多年前,电影市场进入低谷。

年近六旬的李松庭失去了挚爱的电影事业。于是,到了私人水泥厂打工。

虽然子女们都不赞同,但李松庭觉得,除了放电影,他只会卖死力气了。

他说,人闲着,心里更慌。

如今,李松庭在瘦西湖景区当保洁,每月至少还要在城北乡放一两场电影,算是解馋吧!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3

曲终人散。

你还记得每次电影结束打出的“全剧终”?那时的我们,通常都会意犹未尽的不舍。

李松庭喜欢放电影,也喜欢看电影,最喜欢看《闪电行动》。

二十年前,遇到关注度高的电影,一部片子最少都要放二三十遍。

在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部片子是周总理逝世的纪录片,每天一放就是通宵。

李松庭还放过电影《红楼梦》,但我们很多人竟然不知道《红楼梦》还有电影!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李松庭说,那时候放的最多的电影有《四渡赤水》、《闪闪的红星》、《百团大战》、《力王》、《铁血大动脉》……

有些电影放过好多遍,但人们还是追着电影队,到不同的地方看。

这些记忆里的经典,你又看过几遍?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有人说,小李子大概是扬州最后一位胶片电影的放映员了吧!

他家的门框上贴着一块光荣之家的牌匾,对于党员李松庭来说,这些都是他的荣耀。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结束了《夜袭》放映,旁边的居民问:小李子,下次什么时候放电影啊?

李松庭笑呵呵地回答:等孩子们考完试就放,还放打仗片。

每次,只要李松庭在放电影,孩子们都要围着他转。

这让他感觉找回了曾经的感觉。

一个人,一辈子只干一样工作,大概就是小李子这样子吧!

如今,露天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粮仓,几代人的美好回忆。

扬州人注意:小李子来了!今晚村头放电影,快拿凳子!

三四十年前,

我们很多人的武侠梦、少林梦、军人梦、警察梦……

也许都是“小李子”们给我们的吧!

欢迎下方留言,

说说你和露天电影的故事!

来源/壹周看

文图/严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