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爲什麼孩子百看不厭,因爲它沒有按常理出牌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這個繪本太著名了,不但很多家長都知道,我相信每個小朋友也都不止看過一遍,這個繪本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故事透過一隻倒黴的小鼴鼠,尋找到底是哪個壞蛋“嗯嗯”在他頭上的過程,輕鬆愉快地讓我們瞭解:原來每一種動物的排洩物形狀都不同,什麼樣的動物就“大”什麼樣的“便”,我們也從《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中得到更深一層的認識。 而最後小鼴鼠到底能不能找到那個“嗯嗯”在他頭上的壞蛋呢?專吃大便的蒼蠅可是破案的關鍵

!經過蒼蠅的破案,小鼴鼠知道了是大狗的“嗯嗯”,於是小鼴鼠找到大狗,也在大狗的頭上“嗯嗯”了。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為什麼孩子百看不厭,因為它沒有按常理出牌

就這個繪本,我已經給小朋友們講過很多遍,甚至在我講的過程中,孩子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了,那為什麼還會總挑選這個繪本讓我給講呢?為什麼他們百看不厭呢?因為這個繪本不按常理出牌。

不按常理出牌表現一:“嗯嗯”這件事,是小朋友生活中每天經歷的事情。我們大家都認為“大便”是汙穢、髒臭要遠離的東西,小朋友進行排便的過程,家長雖然注意了語言不成人化,但大多數稱之為“拉臭臭”,但這種稱呼也帶有對大便貶義的意味,同時家長在給孩子處理大便時,難免會帶有一些嫌臭、嫌髒的表情或行為,使得小朋友與生俱來的就會認為這不是好東西,當看到這個繪本把這麼不好髒臭的東西,定義為“嗯嗯”這麼有意思的詞時,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小朋友的喜歡。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為什麼孩子百看不厭,因為它沒有按常理出牌

不按常理出牌表現二:故事中不講每個動物大便什麼樣有多臭,反倒用了許多形象的象聲詞,那對於孩子太有吸引力了。我們看看他們拉大便:馬先生的屁股一扭,一坨又大又圓的嗯嗯,像馬鈴薯一樣,咚咚咚......掉下來!野兔立刻轉身,十五個像豆子一樣的嗯嗯掉下來了,噠噠噠噠......掉下來!更有感覺的是豬,隨著那一聲聲“噗嗤、噗嗤,一灘攤在地上。小朋友們每每聽到這動聽的象聲詞,就想起這些不同大便的形狀,因此他們可願意看這本書了。

《是誰嗯嗯在我頭上》為什麼孩子百看不厭,因為它沒有按常理出牌

不按常理出牌表現三:大便拉到頭上多麼噁心的一件事,反倒以一種幽默好玩的方式展現出來,真的讓小朋友喜愛的不得了。一個頭頂著大便的小鼴鼠,不說先清理掉大便,而是頭頂著大便到處去找作案人,只能說它是懂法律的,時刻要保護好現場,它不嫌累不嫌臭地調查各種線索,當都沒有滿意線索的時候,它想起了專吃大便的蒼蠅,結果還是蒼蠅給他破了案,它立刻找到作案人大狗,以牙還牙的方式報復了大狗。整個故事幽默好玩,不但讓小朋友捧腹大笑,就是成人也覺得好笑。

因此,當我們打破常規,換一個角度看待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事物時,沒想到它會給我們帶來無限快樂。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本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