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把愛全部給孩子和家人,但他們卻說《不要用愛控制我》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定有這樣的場景:

場景一:孩子在房間裡感覺有點熱,想要脫掉一件衣服,但媽媽堅決不讓脫,告訴孩子:不至於那麼熱,脫了會感冒,不能脫的。

場景二:過情人節,丈夫精心買回一束鮮花,想創造情人節的浪漫氛圍,沒想到買回來,卻招來老婆的一頓指責:亂花錢,買這個有什麼用等等。

每個媽媽都把愛全部給孩子和家人,但他們卻說《不要用愛控制我》

看到上述場景,我們一定能感受到,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想給丈夫省錢的心理。我們不能說這個媽媽不是個好媽媽,她為這個家放棄自己,把愛全部給了家人。但這樣的愛,作為孩子當時很熱,而媽媽不讓脫衣服,孩子會覺得是媽媽在愛他嗎?作為丈夫,滿懷欣喜,想給老婆一個驚喜,反而得到的是指責,那丈夫能感受到老婆是在為他好嗎?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媽媽委屈,付出全部的愛,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而家人卻生氣,我們怎麼做都不對,得不到認可,因此,家庭矛盾就慢慢凸顯出來,最後導致:孩子逆反,夫妻吵架甚至離婚。

每個媽媽都把愛全部給孩子和家人,但他們卻說《不要用愛控制我》

最近,有幸拜讀了美國作家帕萃絲·埃文斯的《不要用愛來控制我》,這本書講述了人人都希望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對別人指手畫腳、隨意評價。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為,適度控制,所以進退自如,生活得無比輕鬆。有的人卻不明白這種行為給別人帶來的痛苦。結果是失敗的婚姻、緊張的人際關係和扭曲的心靈,自己也異常苦惱。因此,我想給大家推薦這本書,大家在看這本書之前,可以先問問自己:有沒有用愛控制孩子或者對方的行為?如果拿不準,你可以仔細閱讀,閱讀書中的故事和例子後,再與自己的行為進行聯繫,就足以判斷出自己是控制別人的人,還是被控制的人。當然,如果你還不確定,書中也給準備了測試題,這當中包括你對孩子控制程度和你對你另一半控制程度,做完測試題後,會有一個結果分析,這時你就一定明白了你屬於哪種人。

每個媽媽都把愛全部給孩子和家人,但他們卻說《不要用愛控制我》

《不要用愛控制我》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這些下意識行為。揭示背後的實質、解開我們的困惑和痛苦,使用我們學會識別、理解和應用控制,使我們的生活遠離暴力,更加和諧、幸福。因此,這本書您如果閱讀後,不但會讓您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同時也讓您走向幸福的生活。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本人從事幼兒教育二十多年,對早期閱讀、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健康安全教育等方面有所研究,並參與出本了《輕鬆育兒有新招》、《幼兒園親子園》等書籍,本人分享的文章都是這些年以來的真實所感,均是原創,歡迎大家評論、關注、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