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軍校歷史上有多少名人?

吐槽大保定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前身是北洋武備學堂,1902年在保定創辦,1912年進入民國後改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3年停辦。軍校時間不長卻培養了1600餘名將軍,想要說全這些名將萬不可能,這裡選了銜最高的八個一級上將做一個介紹,其中大陸時期的一級上將三個,敗退臺灣後的“一級上將”五個。按照授銜的先後順序講。需要指出的是蔣介石這個唯一的特級上將也是保定軍校畢業。



唐生智(1890-1970),湖南東安人。1912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進入湖南陸軍。1935年首批被授予陸軍一級上將。1937年指揮南京保衛戰失利,1949年參與湖南和平起義。



白崇禧(1893-1966),廣西臨桂人。1914年到1916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習畢業。新桂系首腦,人稱小諸葛,1949後逃往臺灣。1945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陳誠(1898-1965),浙江青田人。1919年到1922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畢業。是國名黨軍隊“土木系”首領,曾任臺灣省主席,國民黨副總裁等,1947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周至柔(1899-1986),浙江臨海人。1919到1922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學習。曾任中央航校校長、空軍前敵總指揮、首任空軍總司令等,1951年晉升為“空軍一級上將”。



薛嶽(1896-1998),廣東樂昌人。1918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肄業。抗日名將,先後指揮了三次長沙會戰,殲敵十萬人,被稱為殲滅日寇最多的將領。1950年海南島戰役被我軍擊敗後到臺灣,1952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薛嶽活了102歲高壽。



顧祝同(1893-1987),江蘇漣水人。1917年到1919年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學習。曾任國民黨軍隊參謀總長、陸軍總司令等,1941年製造皖南事變。1954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黃鎮球(1898-1979),廣東梅縣人。1919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曾經任防空總監、聯勤司令等,敗退臺灣後任“總統府”參軍長,1961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餘漢謀(1896-1981),廣東高要人。1919年秋天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1946年授二級上將,1948年升任國民黨軍隊陸軍總司令。1949年敗退臺灣,1965年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


文綜史組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滿清王朝掌握的嫡系部隊基本在戰爭中打光,首都北京完全處於不設防狀態。於是,當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從西安回到北京後,首要任務就是重新組建軍隊。

1903年冬,熟知洋務的袁世凱奉命在保定成立練兵處,編練新軍。經過多年戰爭的袁世凱意識到,清軍中不僅缺乏高素質的士兵,更缺少一個熟悉現代化軍事的軍官團。於是,袁世凱在保定來辦了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所現代化軍校——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即保定軍校。本著政治建軍、科技建軍、人才建軍的原則,保定軍校為中國軍隊輸出了大批優秀的軍事人才,主導著20世紀上班葉的中國時局。

說幾個比較牛逼人物

第一、元首級人物:蔣介石,此公個人簡歷家喻戶曉,在此不贅述。

第二、軍閥首領級人物:

1、吳佩孚

直係軍閥領袖之一,也是軍閥割據混戰時期威震華夏的戰神,據說蘇聯當初選擇在中國的代理人時,第一個看好的就是吳佩孚。因為在外蒙古問題上,吳佩孚始終堅持一箇中國、外蒙古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則,迫使蘇聯選擇了南方的廣州國民政府。

2、孫傳芳

直係軍閥首領之一,曾任五省聯軍司令,坐擁中國最繁華的東南半壁江山,稱霸一時。

3、劉文輝

川系軍閥首領之一,綽號“多寶道人”,縱橫西南各省30年,始終屹立不倒。

4、白崇禧

桂系軍閥首領之一,綽號“小諸葛”,執掌桂軍數十年,在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中留下赫赫威名。

第三、國民革命軍大軍區級主官

1、何應欽,國民政府軍政部部長,位列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首,長期是國軍內地位僅次於蔣介石的二號人物,素有“蔣何”之稱。

2、陳誠,官至國民政府參謀總長,“八大金剛”壓軸者,繼何應欽之後又一位國軍內二號人物。其一手栽培的國民革命軍第18軍號稱國軍五大主力之一,培養出來的羅卓英、胡璉、周至柔、郭懺、林蔚也都是軍中名將,後來都位置軍兵種主官。

3、薛嶽,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抗日戰爭期間指揮的三次長沙會戰因為殲滅日軍近十萬的戰績成為無數國粉心目中的“戰神!”

4、葉挺,中國共產黨員,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一員驍將。抗戰時期曾擔任新四軍軍長。

5、傅作義,著名的“守城將軍”,軍閥混戰時在晉系軍閥中任職,直奉戰爭時期以萬餘人的劣勢兵力兵器堅守涿州城擋住10倍於己的奉軍進攻長達3個多月而享譽海內外。後來官至第12戰區司令長官、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以民族大義為重,率部加入人民軍隊,完整的保存了千年古都北平。新中國成立後,擔任第一任水利部部長。

篇幅有限,國民黨中央軍系的顧祝同、劉峙、張治中、朱紹良、錢大鈞,地方軍系的唐生智、張發奎、餘漢謀、李品仙、廖磊、蔡廷鍇、蔣光鼐這些家喻戶曉的名將不在一一列舉。據不完全統計,在抗戰時期組建及整編的集團軍、軍團、軍一級主官中,有65人出自保定軍校,佔全軍近一半。

第三、國寶級戰略家、保定軍校首任校長蔣百里。一生致力於研究對日作戰,其著作《國防論》提出的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戰戰略後來成為國民政府指導抗戰的基本戰略思想。其女婿錢學森後來成為新中國導彈事業的奠基人之一,為中國高精尖端武器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袁世凱在世時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保定軍校的畢業生可抵十萬雄師。

“保定軍校”這個詞極易產生岐義,首先必須普及一下關於保定軍校的狹義與廣義兩個概念。嚴格地說,保定軍校的畢業生應該從1912年民國成立後,該校正式改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開始計算(共九期),比如我們熟悉的唐生智就是一期生。



廣泛地說,從1903年起晚清政府在保定設立“北洋速成武備學堂”開始,陸續沿革的“保定四校”都屬於保定軍校的範疇,它包括:保定軍校、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和陸軍小學,並建有“四校同學會”,以及保定軍校的前身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這個範疇內的學員均可稱為“保定系”。

這就難怪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到達平津後,蔣介石要捐資給保定四校同學會以拉攏了,因為蔣總司令嚴格意義上說並非保定軍校畢業,而是1907年在“陸軍速成學堂”學習一年後保送日本東京振武學校,這一捐資引申的含義是讓保定生承認蔣介石的“保定系身份”,在校友錄上有一席之地,便於他控制這個龐大的軍官集團,李宗仁聞知此事後評價:“蔣先生此舉純屬多餘”。

無妨說,保定軍校校友錄上排名最前的兩位名人是:蔣介石(預備學校)、李宗仁(陸軍小學)。



普及下關於陸軍大學、中學和小學的關係,晚清政府曾經在全國各地建立了18所陸軍小學,招收高小學生入學,三年畢業後選升入陸軍中學;所謂陸軍中學,共有北京清河、陝西西安、湖北武昌、江蘇南京四所,學制二年,學員在陸軍中學畢業後要到軍隊裡實習半年,稱“入伍生”;之後再經過考核和體檢,合格者進入保定軍校,保定軍校學制為三年;只有保定軍校畢業後,才有資格擇優進入位於北京西直門內的陸軍大學深造(國民黨奪取政權後,黃埔生畢業生也可),保定軍校校長蔣百里後來曾兼陸軍大學校長。

由此可見,保定生的素質遠高於黃埔畢業生,第一是學制較長學科系統,第二是層層遴選優勝劣汰,所以才有1600位將軍的產生(保定系)。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是沒有政治教育,是沒有信仰的純粹的軍事搖籃,所以很多畢業生成為軍閥混戰的骨幹;其次是學期過長,許多學員還沒來得及進入保定和北京,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就進入了各地軍閥部隊或自謀出路,比如李宗仁(陸軍小學)、何應欽(陸軍中學)等等,正式的畢業生九期共6000餘人(保定軍校)。



(傅作義將軍)

保定軍校畢業生既是軍閥混戰時期的各部骨幹,也是抗日戰爭時期的軍隊高級指揮官的中堅,因為黃埔建校聘請了大批保定生為教官,同時在抗戰時期黃埔生還沒有成長起來,一期生大多剛剛成為師長或旅長,則軍以上、軍團和集團軍、戰區等高級指揮員,仍以保定系軍官為多,根本無法一一枚舉,只能在此揀重要人物一敘。

1、蔣介石的“八大金剛”之七:何應欽(陸中)、顧祝同(六期)、劉峙(二期)、錢大均(六期)張治中(三期)、陳繼承(二期)、陳誠(八期),只有蔣鼎文畢業於浙江講武堂。

2、國民政府第一次銓敘時的“五虎上將”之三:劉峙、顧祝同、陳誠。

3、地方派系軍事骨幹:

桂系:李宗仁(陸小)、白崇禧(三期)、黃紹竑(三期)李品仙(一期)、廖磊(二期)、夏威(三期)等。


粵系:陳濟棠(陸小)、李濟深(陸中)、張發奎(六期)、葉挺(六期)、薛嶽(六期)、餘漢謀(六期)等。


川軍:劉文輝(二期)、鄧錫侯(一期)、田頌堯(一期)、孫震(一期)等。


湘軍:唐生智(一期)、何鍵(三期)、劉建緒(三期)、李覺(九期)等。


晉綏軍:孫楚(一期)、傅作義(五期)、楚溪春(五期)、王靖國(五期)、陳長捷(七期)等。


奉軍:榮臻(一期)、鮑文樾(二期)周福成(九期)、劉多荃(九期)、等。


西北軍:鄭大章(一期)、秦德純(二期)、趙承綬(五期)、張克俠(九期)、何基灃(九期)等。



4、抗日戰區司令長官。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劉峙。


第六戰區司令長官:陳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餘漢謀


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陸中)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薛嶽


第十戰區司令長官:李品仙


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傅作義

5、在當時編成的23個集團軍中,保定系總司令為14名;在35個軍團中,保定系軍團長為14名;全國90個軍中,保定系軍長37名。

6、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中,奮起打擊日軍的第十九路軍正副總指揮蔣光鼐(一期)、蔡廷鍇(三期)。


(陶峙嶽將軍)



7、紅軍及抗日烈士:

犧牲於四六空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六期)


犧牲在河西走廊的紅五軍團長董振堂將軍(九期)


犧牲在山東滕縣的川軍王銘章師長(陸中)


犧牲在河南戰場的川軍李家鈺司令(陸中)


犧牲在山西戰場的第9軍郝夢齡將軍(六期)


犧牲在南京保衛戰中的憲兵副司令蕭山令將軍(三期)


犧牲在南昌會戰中的第29軍軍長陳安寶將軍(三期)

。。。

8、淮海戰場起義的張克俠將軍、何基灃將軍、和平起義的新疆陶峙嶽將軍(二期)、北平傅作義將軍、陝軍趙壽山將軍(陸小)等。


度度狼gg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軍校,創辦於1902年的河北省保定市,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停辦於1923年,校址前身為清朝北洋速成武備學堂、北洋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中華民國成立後,改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軍校在歷史上的地位雖不如黃埔軍校,但也培養出了諸多名將,可謂戰將如雲。僅民國改元后十一年的畢業生,即達6553人。

其中不少畢業生成為中國近代革命史上的知名人物,為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葉挺,是我黨著名的軍事將領,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領的“鐵軍”使敵人聞風喪膽,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長。

趙博生、董振堂,是寧都起義的著名領導人,趙博生曾任紅五軍團副總指揮兼參謀長,董振堂任紅五軍團長,先後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

張克俠和何基灃,地下黨員、原國民黨第三十三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在淮海戰役的緊要關頭,分別率領五十九軍和七十七軍火線起義,為順利地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還有何柱國、王長江等,也都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

該校的畢業生中也有不少人成為民主革命的骨幹,辛亥革命元老同盟會嘉應州主盟人何子淵六弟何貫中、李濟深,在軍校便參加了辛亥革命活動。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義當夜,他們幾個軍校學生毅然潛出校外,將清軍南下的唯一大動脈漕河鐵橋炸燬,成功阻止了清軍南下鎮壓起義軍,為革命黨人贏得了寶貴的準備時間。解放後,李濟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季方同志在辛亥革命中曾任北伐軍敢死隊排長,又投入討袁戰爭,解放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六屆副主席。駐武漢第四鎮統制張廷輔將軍 (光緒廿八年即公元1902 年入保定將弁學堂),辛亥革命時率兩營軍隊攻克總督府,後被暗殺;國民三軍軍長兼北京警備副司令孫嶽先生,在保定軍校上學時加入同盟會,以他的宅第(在火神廟銜,今幸福街)為軍校同盟會的秘密集會點,民國十三年十月及公元1924 年與馮玉祥將軍合作發動北京兵變,逮捕並囚禁了北洋軍閥政府總統曹錕,促進了中國歷史的進程。他率領的國民三軍進駐保定後,釋放了被曹錕、吳佩孚囚禁的京漢鐵路總工會委員史文彬同志、長辛店分會幹部陳歷茂、保定分會會長何立泉和副會長白月嶽等參加 “ 二.七 ”大罷工的黨和工會的負責幹部;何遂先生在軍校加入同盟會,後任北洋第六鎮統制 (師長)吳祿貞的參謀,積極協助推翻清朝帝制並參與在保定建立燕晉聯軍大總督府的革命行動。解放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委員。
此外,鄧演達、耿毅、劉越西、陳銘樞、吳藝五、劉汝賢、周季展、李競容、周思誠、商震、王法勤、黃曦、沈濤、王紫齋、劉建藩、倪德勳、張文、童保暄、張璧、甕巨卿、安溯顏、劉耀奎、錢鼎和陸軍速成學堂的方聲濤、呂公望、林知淵等,都曾投身於辛亥革命和討袁戰爭。還有不少人經過曲折的道路後,又投身於革命陣營,如張治中、傅作義、陶峙嶽、楚溪春、劉文輝等。當然,保定軍校也有不少學生成為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革命陣營的高級軍政首要人物,如陸軍速成學堂畢業的學生蔣介石、張群(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王柏齡。軍官學校畢業的白崇禧(國民政府國防部長)、陳誠(國民政府參謀總長)、李樹春(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參謀次長)、秦德純(國民政府國防次長),還有熊式輝、顧祝同、劉峙、薛嶽、羅卓英、馬法五、周至柔等國民黨高級將領。

葫蘆金剛爸爸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的前身是北洋軍的陸軍速成學堂,創建於1903年停辦於1923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所正規化高等軍事學府,它是中國近代軍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備、學制最正規的一所軍事學府。二十年的辦學時間裡軍校共培養了一萬多名學生,其中有一千六百多人成為將軍,他們大多數成為民國時代的風雲人物。因人物太多,我只列舉十名保定軍校名人,大家可以補充。

1、葉挺,北伐名將,八一南昌起義總指揮,新四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及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葉挺率領的第四軍獨立團有"鐵軍"稱號,使敵人聞風喪膽,在汀泗橋和賀勝橋等戰役中表現優秀。葉挺在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軍長,皖南事變後被國民黨囚禁,1946出獄後因重慶飛往延安的飛機失事而遇難。

2、唐生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生。1937年指揮南京保衛戰失利而解除一切職務,1949年參加湖南和平起義,後任湖南省副省長。

3、劉文輝中華民國陸軍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畢業生。劉文輝是民國第24軍軍長,四川省主席,曾主政西康省十年之久,人稱"西康王"。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義,1955年被授予一級解放勳章。

4、蔡廷鍇,中華民國陸軍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生。蔡廷鍇由士兵一步一個腳印升為19路軍上將總司令,憑的就是過人的戰功,最出名的就是率領十九路軍在"一二八事變"後奮起抗擊日軍,致使日軍侵佔上海的陰謀終不能得逞。蔡廷鍇後來參與並領導福建事變,後因內部瓦解而失敗。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5、朱懷冰,中華民國陸軍中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畢業生。抗日戰爭中任第九十七軍軍長,兼豫北自衛軍總指揮,總給八路軍制造摩擦,製造了冀中等縣慘案,時人稱朱懷兵為"摩擦專家"。

6、郝夢齡,中華民國陸軍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郝夢齡是抗日名將,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軍軍長,他酷愛讀書、持身以正、治軍嚴明。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線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7、薛嶽,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薛嶽是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軍事家,曾獲得美國總統杜魯門頒授的自由勳章和國軍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薛嶽先後指揮了四次長沙會戰,在長沙會戰中自創天爐戰法,該戰法殲滅日軍十萬之眾,是中國擊斃日軍最多的將領,在抗日戰爭中有“戰神”美譽。

8、顧祝同,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解放後去了臺灣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9、陳誠,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畢業生。歷任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臺灣地區"行政院長"等職。陳誠主政臺灣省期間,在民生、軍事、經濟各方面皆有政績,對穩定國民政府在臺灣的統治作用甚大,臺灣民眾稱呼其為陳誠伯。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

10、董振堂,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畢業生。1926年9月參加北伐戰爭,1931年12月14日,率兵舉行了震驚中外的寧都起義。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10月,執行寧夏戰役計劃。1937年1月,攻佔甘肅省高臺縣城後,被國民黨馬步芳部2萬餘人包圍,激戰9晝夜,後於20日犧牲。




大秦鐵鷹劍士


蔣介石八大金剛中的陳誠、顧祝同、劉峙、錢大鈞、張治中、陳繼承全部畢業於保定軍校,也是蔣介石黃埔系核心力量,並深得蔣介石的信任與重用,蔣介石本人也畢業於保定軍校速成班。

1、陳誠,國民黨土木系的領袖,有“小委員長”之稱,國民黨的“第二號”人物,在黃埔教官中陳誠資歷算是小字輩,但為人心思縝密、精明能幹,逐漸成為了蔣介石黃埔系的心腹,起家資本是第十八軍和第十一師古稱為“土木系”,是中央軍中實力最強大的派系,其麾下也有四大幹將也被稱為四大金剛,分別是羅卓英、周至柔、郭懺、林蔚,都畢業於保定軍校。除了地位和威望稍遜何應欽外,陳誠的權力和實力僅此於蔣介石。

2、顧祝同,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可以說是蔣介石最信任的軍事將領,因為顧祝同在中央軍中沒有派系、沒有政治野心、對蔣介石絕對的服從,從國民革命軍北伐一直追隨蔣介石,特別是在西安事變中出色的表現深得宋美齡和蔣介石的信任和器重。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等職,堅決執行蔣介石的命令,蔣介石臨終前曾把蔣經國託付給顧祝同,足以見對其的信任。

3、張治中,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三期,與白崇禧、黃紹竑、徐庭瑤、蔡延鍇等都是同學,早年追隨孫中山並負責黃埔軍校的組建,是黃埔系骨幹將領,為人正直嚴明、剛正不阿,深得蔣介石的器重,也深得國內外愛好和平人士的敬重,被稱為“和平將軍”

4、劉峙,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二期,與八大金剛之一的陳繼承是同學,還有東北行轅主任熊式輝等都是同學,早年參加北伐取得輝煌的戰績,曾把有“常勝將軍”之稱的吳佩孚和“東南王”之稱的孫傳芳打得沒脾氣,曾被稱為北伐的福將和常勝將軍而深得蔣介石的器重。但在抗戰的表現讓人大跌眼鏡,在抗戰中成為了著名的“長腿將軍”,而在解放戰爭中一敗再敗被曾為“草包將軍”,國民黨敗退臺灣後流落印尼以教書為生,但念及“善表忠心”蔣介石請回了臺灣定居。

李宗仁的桂系核心人物白崇禧、黃紹竑都畢業於保定軍校,其中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健生名氣比較大,曾精準預測到紅軍長征轉移路線,“小諸葛”絕非浪得虛名,是桂系軍事首腦,與首腦李宗仁合稱“李白”。兩人在推翻“舊桂系”、統一廣西后,與孫中山的國民政府聯合組建“桂七軍”,支援北伐被困的畢業於保定一期的唐生智,並說服唐生智歸附。

1926年白崇禧任北伐總參謀長,從廣州一直打到東北的山海關,隨著張學良的東北易幟,蔣介石形式上完成了北伐統一中國大業,白崇禧也被譽為完成“北伐第一人”。1936年白崇禧在聯合粵系軍閥、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二期的陳濟棠發動“兩廣政變”失敗後,白崇禧、陳濟棠等宣佈服從蔣介石的中央領導。

畢業保定軍校的名人還有很多,例如李品仙、鄧演達、徐庭瑤、傅作義、蔡延鍇、葉挺、薛嶽、陶峙嶽、鄧錫侯、董振堂(紅5軍團總指揮)等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賽門軍略


我這裡有一份保定軍校名人錄(不是所有的學員名錄),僅供參考。

1期(1912年8月秋入學、1914年11月畢業、1114名)

鄭大章、唐生智、董宋珩、蔣光鼐、梁春溥、晏勳甫、傅汝鈞、魏益三、龔浩、曹士傑、曹浩森(肄業)、黃輝祖、夏首勳、晏道剛、周址、周玳、周祖晃、榮鴻臚、榮臻、張定璠、張樾亭、張篤倫、張鉞、吳尚、楊石松、楊愛源、蘇炳文、劉文島、劉玉珂、門炳嶽、門致中、劉鳳池、王鎮淮、王天培、左世允、馮軼裴、稅梯青、向傳義(肄業)、李炳之、李品仙、孫楚、孫震、李樹春、李興中、劉牧群(航校1期)甄紀印。

2期(1914年初入學、1916年5-6月畢業、956名)

陳驥、陳國棟、陳樹藩、陳繼承、陳銘樞(肄業)、陳鼎勳、李雲傑、杜春沂、劉興、劉峙、劉文輝、劉尚志、李濟深(軍官學堂)、何貫中(軍官學堂)、齊燮元(軍官學堂)、戴鳳翔(軍官學堂)、孫嶽(軍官學堂)何遂(軍官學堂)馬曉軍、王柏齡(速成學堂肄業)、呂公望、劉玉珂、劉鬱芬、孫傳芳、鄧錫侯、吳佩孚、吳新田、李景林、李鼎新、陳嘉謨、王暤南、秦德純、秦紹觀、葉琪、馮鵬翥、邢震南、周斕、施北衡、祝紹周、廖磊、唐俊德、富佔魁、梁培璜、徐啟明、陶峙嶽、黃隱、彭誠孚、熊式輝、戴嶽。

3期(1914年8月入學、1916年8月畢業、801名)

徐祖貽、徐庭瑤、徐培根、夏威、趙觀濤、陶柳、陶鈞、黃紹竑、梁朝璣、蔡廷鍇、戴戟、周碞、周鳳岐(肄業)、姚純、賀維珍、何宣、何健、陳以忠、陳安寶、蕭山令、張剛、張貞、張義純、張治中、陳焯、吳石、朱傳經、王天鳴、白崇禧、毛秉文、張鈁、張培梅、張聯棻、趙守鈺、姚琮、唐國謨、商震、蔣鴻遇、童葆暄、於達、王懋功(肄業)、賈康、孔慶桂、呂煥炎、劉建緒、劉和鼎、楊效歐、吳國楨、顏仁毅。

4期(1915年秋入學、1917年秋畢業、209名)

朱懷冰、尹呈輔、王翰鳴、劉祖舜、劉膺古、汪之斌、胡宗鐸、彭進之、程汝懷。

5期(1916年6月入學、1918年9月畢業、630名)

張蔭梧、吳克仁、李服膺、王靖國、白濡青、李生達、楊耀芳、劉翼飛、嚴重、何紹南、耿幼麟(肄業)、趙承綬、唐永良、鄭俊彥、孟憲吉、董英斌、魯英麟、傅作義、賴世璜、楚溪春。

6期(1917年初入學、1919年春畢業、1333名)

林廷華、歐陽駒、周渾元、周毓英、郝夢齡、趙博生、胡祖玉、餘漢謀、陳宗進、陳公俠、邵百昌、吳奇偉、李振球、李揚敬、李文田、上官雲相、牛範九、鄧龍光、鄧演達、葉挺、葉肇、呂超、呂瑞英、華振中、朱暉日、劉茂恩、楊傑、楊宏光、李漢魂、阮玄武、顧祝同、徐旨乾、郭懺、呂競存、譚邃、羅策群[5]、繆培南、黃琪翔、黃鎮球、黃鎮國、覃連芳、韓漢英、韓德勤、彭位仁、彭毓斌、樊崧甫、薛嶽、何柱國。

7期(1917年秋入學、1919年秋畢業、191名)

陳長捷、黃維剛。

8期(1918年8月入學、1922年7月畢業、638名)

萬耀煌、馬法五、王東源、王育瑛、王景宋、王以哲、古鼎華、史文桂、史澤波、孔令恂、劉紹先、劉廣濟、劉奉濱、劉珍年、劉春榮、李士林、韓洞、鄒洪、陳誠、張權、張文清、張東凱、陳孔達、宋肯堂、柳際明、周祥初、張厚琬、周至柔、郭思演、韓錫侯、傅仲芳、徐梁、高卓東、胡伯翰、裴昌會、郜子舉、郗恩綏、羅卓英。

9期(1921年10月入學、1923年8月畢業、702名)

李宗弼、王晉、康年、劉萬春、劉多荃、李覺、牟中珩、何基灃、宋邦榮、張知行、張克俠、張壽齡、賀粹之、周福成、施中誠、郭寄嶠、展書堂(期肄業)、董振堂、黎行恕。

歷任校長

第一任 趙理泰 (1912.10-1912.12),字康侯,安徽合肥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生。陸軍少將。

第二任 蔣方震 (1912.12-1913.09),字百里,浙江海寧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生。陸軍少將。

蔣方震將軍

第三任 曲同豐 (1913.09-1915.09),字偉卿,山東福山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生。陸軍少將。

第四任 王汝賢 (1915.09-1916.06),字少甫,北京密雲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生。陸軍中將。

第五任 楊祖德 (1917.01-1919.02),字子蔭,山東濰坊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生。陸軍少將。

第六任 賈德耀 (1919.08-1921.05),字昆庭,安徽合肥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生。陸軍中將。

第七任 張鴻緒 (1921.06-1922.09),字紹先,直隸天津人,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生。陸軍中將。

第八任 孫樹林 (1922.10-1923.08),字少荃,直隸大城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生。陸軍少將。


燕國術士虎胤空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三所軍校對於是最為知名的,分別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雲南陸軍講武堂、黃埔軍校!

而在這三所軍校當中,黃埔軍校是最為知名的一所,而保定軍校則是最被低估的那所軍校!


實際上,黃埔軍校在創校初期聘請的教官中,在有資料可查的83人中,出身保定軍校者60人。黃埔軍校的第一任校長蔣介石曾出身於保定軍校的前身,蔣介石集團中的二號人物;黃埔教官、小委員長陳誠也是保定軍校出身!

保定軍校的歷史

保定軍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袁世凱時期。

1903年,在時任直隸總督袁世凱的籌備下,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成立,此即為保定軍校的前身。

1912年,清廷滅亡,民國建立,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正式成立,並於1912年8月第一期學員正式開班上課。截止到1923年保定軍校停辦未知,保定軍校一共開辦了9期。

相比於後來黃埔軍校的速成班,保定軍校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的軍校,每一期學員的培養週期基本都在2年以上!




保定軍校的名人

在保定軍校短短十數年的辦學歷史上,一共產出了1600名將軍,也是英才輩出!和黃埔軍校產出了大量的中層軍官不一樣,保定軍校出來的很多人,都在國民政府做到非常高的級別!

下面簡單的列舉一些保定軍校出來的名人(這裡只說1912年以後入學的學生)!

1、葉挺將軍

葉挺將軍的大名,如雷貫耳!葉挺將軍是保定軍校六期生,1917入學,1919年畢業!

在北伐戰爭中,葉挺將軍和他的獨立團,在丁泗橋和賀勝橋戰役中表現十分出色;在八一起義中,葉挺將軍更是擔任總指揮。

此外,葉挺將軍更是工農紅軍的主要創始人以及新四軍的主要領導人,在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新四軍的軍長。在皖南事變中被蔣介石軟禁,直到1946年才被釋放,在飛往延安途中飛機失事!


2、陳誠

陳誠,國民政府陸軍一級上將,保定八期生,1918年入學,1922年畢業。

陳誠畢業之後,去了黃埔軍校擔任教官,通過夜讀三民主義,陳誠逐漸成為蔣介石手下八大金剛之首,是蔣介石軍事集團的二號人物,有著小委員之稱。

在蔣介石內戰連連失利之際,陳誠被蔣介石派去臺灣經營,可見蔣介石對其的重視!



3、薛嶽

薛嶽,國民政府陸軍一級上將,保定軍校六期生,1917入學,1919年畢業!

薛嶽保定軍校畢業後,加入了粵軍,成為了孫中山總統府警衛團的營長之一,是著名的粵軍三劍客!在抗日戰爭時期,薛嶽作為戰區司令長官,獨創天爐戰法,贏得了三次長沙會戰中的三次,消滅日軍10萬餘人,是抗日戰爭中消滅日軍最多的將領!


4、傅作義

傅作義,黃埔五期生,1915年入學,1918年畢業!

傅作義是閻錫山手下晉綏軍中最善守的將軍,在涿州之戰中想,傅作義以不足萬人的無援之師,死守涿州達百日之久。然而閻錫山對傅作義頗為忌憚,導致了傅作義出走。

在解放戰爭中,傅作義起義,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在解放後,傅作義擔任水利部長!



5、羅卓英

羅卓英,國民政府陸軍上將,保定八期生。

羅卓英的陳誠土木系中的骨幹人物,歷任第11師的師長,第18軍的軍長(第11師和18軍是陳誠的起家部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羅卓英頗有戰功。1942年初,羅卓英出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率軍遠征緬北,數月內連奏“同古大捷”、“仁安羌大捷”及 “東枝大捷”凱歌。



6、郝夢齡

郝夢齡,民國政府陸軍二級上將(死後追受),保定軍校六期生。

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線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


7、唐生智

唐生智,國民政府陸軍一級上將,保定一期生!

唐生智作為湘軍的主要將領,參加了北伐戰爭。唐生智最為出名的就是在在抗日戰爭時期大部分主張放棄南京的時候,唐生智力主守城,結果造成了大潰敗!

8、蔣光鼐

蔣光鼎,保定一期生!

在1932年,蔣光鼎率領19路軍在淞滬一帶抗擊日軍入侵,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

9、廖磊

廖磊,保定二期生,新桂系中的四號人物,地位僅次於三巨頭(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廖磊在1939年病逝前,臨終遺言是:我不行了,希望你們努力抗戰,莫讓日寇竄進大別山。



10、李品仙

李品仙,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保定一期生。

李品仙是新桂系桂系核心人物之一,在桂系中的地位僅次於桂系三軍頭和廖磊 。

抗日戰爭中,李品仙率部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特別是在隨棗會戰中,李品仙,李品仙表現出色受到嘉獎!


小鎮月明


保定的軍校不等於保定軍校,保定軍校是特指的陸軍軍官學校,因學校地址在直隸的保定,故稱“保定軍校”。從1912創辦開始,到1923年停辦,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只開辦了九期,存在了11年,先後有6500多學員從這所軍校畢業。因此,只有這九期畢業的才是正兒八經的保定生。其餘在1912之前的,在保定的軍校畢業的就是和保定生攀關係。

近代中國的軍官來自三大系,第一代為日本陸軍士官系,如蔡鍔、閻錫山等;第二代為保定系;第三代為黃埔系。

保定軍校畢業的學生成為了黃埔軍校的教官,加之資歷老,也是國民黨軍中的高級將領。保定軍校的畢業生中比較出名的如下:

一期:

王天培、孫楚(晉綏軍)、楊愛源(晉綏軍)、孫震(川軍)、晏道剛(中央軍)、唐生智(湘軍)、李品仙(桂軍)、蔣光鼐(粵軍)、鄭大章(西北軍)……

二期:

王柏齡(黃埔教官)、秦德純(西北軍)、劉鬱芬(西北軍)、劉峙(中央軍)、劉文輝(川軍)、陳繼承(中央軍)、陶峙嶽(55年上將)、廖磊(桂軍)、熊式輝(中央軍)……

三期:

白崇禧、陳安寶、商震、劉建緒、何健、劉和鼎、夏威、黃紹竑、徐庭瑤……


四期:

朱懷冰(和八路軍鬧摩擦的軍長)

五期:

王靖國、李服膺、傅作義、吳克仁、張蔭梧、楚溪春……

六期:

葉挺、上官雲相、楊傑、李漢魂、顧祝同、餘漢謀、吳奇偉、周渾元、薛嶽、韓德勤、郭懺、黃鎮球、郝夢齡……(這一期出的名將最多)


七期:

陳長捷、黃維剛(張自忠的部下)

八期:

陳誠、周至柔、裴昌會、萬耀煌、馬法五、王以哲、史澤波、羅卓英……



九期:

劉多荃(東北軍)、何柱國(東北軍)、何基灃、張克俠……


歷史軍魂


說真的,前面的友友們回答的這麼具體,圖文並茂,我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內容需要補充的。例如“燕國術士虎胤空”列舉了保定軍校的歷屆學員以及歷任校長。友友“度度狼gg”寫的更具體,那些特殊時代的歷史名人以及做的事情都有簡要概括。

我承認,如果我先寫的話,還能回答一下。但是現在他們已經珠玉在前,我就不獻醜了。

這種問題,不同於開放性的意見問題,因為這些人物是真實存在的,從某方面來說,這個問題是封閉的。別人已經回答,我就沒有必要把這些人物以及歷史事實再重新寫一遍兒的必要了。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問答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