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房玄齡畫像

初唐兩個很著名的宰相,一個叫房玄齡,一個叫杜如晦,世人所稱的“房謀杜斷”說的就是這兩位。

現在西安市朱雀門外十字東南角的東邊,就是曾經房玄齡的家,出了皇城門就可抬腳進家門,足見房在唐朝的地位有多顯赫。

房是山東章丘人,18歲中進士。後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典管書記,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煙閣對24功臣進行封賞中,房玄齡排名第五,封為梁國公。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房玄齡書法

房玄齡自幼聰慧,善詩能文,博覽經史,精通儒家經書,有著一手好書法,工草隸。他在李世民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負責文牘管理,出謀劃策。每逢寫軍書奏章,停馬立即可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從不打草稿。高祖李淵對房玄齡都深加歎賞,李淵對侍臣講:“這個人深重地瞭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

房玄齡任宰相長達十五年,女為韓王妃,兒子房遺愛尚高陽公主,顯貴至極,但常常深自卑損,不敢炫人傲物。貞觀十八年,李世民親征遼東高麗,命房玄齡留守京城。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凌煙閣

房玄齡七十歲與世長辭,在那個年代,已經是高壽。太宗為之廢朝三日,贈太尉,諡曰文昭,陪葬昭陵。與初唐其他二十三位開國功臣一起畫像並供奉於“凌煙閣”。

房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房遺直襲了父親的爵位。次子就是房遺愛,娶了著名的高陽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兒。

高陽公主生年不祥,有人推測高陽為唐太宗的第17女,李世民對這個女兒非常喜愛。從宋開始就有記載說高陽和辯機私通的事,這件事到現在還有爭議。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電視劇中的高陽

房玄齡去世於648年,生前名聲顯赫,死後也備享榮哀,配享太廟,陪葬唐太宗昭陵。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唐太宗昭陵

按說到此,一切都很完美。主上英武,臣下榮光;蔭妻封子,聲名顯赫。可誰知,到了永徽四年(653年),公主高陽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發現,公主竟與房遺愛意圖有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一事,於是,唐高宗下令處死了房遺愛,賜高陽公主自盡。房遺直以父親房玄齡的功勞特赦,除名為庶人。與此同時,停止房玄齡太廟的配享。

扶佐李世民立下大功 因兒媳所累中止配享太廟資格

房玄齡碑

後世史學家在評論唐代宰相時,無不首推房玄齡, 總是說:“唐代賢相,前有房杜,後有姚宋。現在回頭看房氏在李唐太廟的配享,已成過眼煙雲,李唐的江山,也漸漸被新人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