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知道嗎?康熙皇帝曾來過聊城冠縣……

聊城老鄉點右上角關注我們,聊城人自己的頭條圈子!

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月第三次南巡,康熙帝來到地處冠縣西部的衛運河,視察引漳河入衛河,以解漕運水源不足。

自隋至清,地處冠縣西北部的北館陶鎮是館陶縣治所在地,西二里便是衛運河。可是,明末清初,連年戰亂,河道失於治理,時常阻塞擱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漳河“由磁州(今河北磁縣)入河南彰德府臨漳縣界,東北入廣平縣南界分為二支,一由大名府魏縣至山東東昌府館陶縣入衛河。”三十六年(1697年),漳水“驟至館陶與衛河會。此後,北流漸微”。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一月,康熙帝命李光地為直隸巡撫,以加強漳河治理。

「讀史」知道嗎?康熙皇帝曾來過聊城冠縣……


清代皇帝多不喜居宮中,常有北祭、南巡、西狩、東幸之遊。康熙在位60多年,六次南巡,每次南巡首要活動是督河,然後親授方略,付諸實踐。三十八年(1699)正月初三日,康熙帝由皇太后及皇子胤禔等八人隨行,於大通橋乘舟南下,即“相度形勢,察視河工”。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康熙帝南巡進入山東地面,決定暫時分行,只乘一舟,減少扈從,晝夜前進,往閱衛河。這一日,來到館陶地面,大約距離館陶縣城(今冠縣北館陶城)西北七八里有一村莊,發現河道在這裡拐了一個很象牛鼻圈模樣的彎兒,村莊名字叫丁圈村。說來也巧,龍舟突然擱淺,不能前行,隨行官員人等想盡千法也沒辦法。這時,河岸邊水次廠人李珍“身長七尺,膂力絕人”,他來到船邊,自告奮勇,一隻手就把御船拉到深水處。康熙一時高興,下了龍舟,來到村旁衛運河西岸的清涼寺,召見李珍,大加獎異,御封李珍河南開封府原武縣主薄,後來調任浙江嘉興縣海鹽關,內用充詹事府錄事。康熙年間,西藏在英殖民地煽動下,有少數分子暴亂,李珍隨軍平暴,戰功顯赫,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受封登仕郎,官至四品京堂。這座清涼寺原來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傳說因為康熙帝住過,從此再沒有蚊蠅,後來人們重修寺宇,遵改名為興龍寺。清光光緒34年(1908年)編《館陶縣鄉土志》地理篇詳細記載了此事。

「讀史」知道嗎?康熙皇帝曾來過聊城冠縣……


為治理河道,康熙帝諭直隸巡撫李光地等:漳河與滹沱河原各自入海,今兩水合流,所以其勢氾濫。如漳河故道可尋,即可開通引入運河;如慮運河難容,即於運道之東別開一河,使之赴海。令李光地等前往閱視議奏,此時,李光地奉命視察漳河,就任才三個月,康熙帝就面諭李光地親自踏勘並上奏治理方案。李光地得旨後迅即行動,於次年四月上呈周詳的治漳河方案。康熙帝覽後表示贊同,下旨迅速施行。秋後,李光地批示兩岸州縣官府組織民眾疏浚河道。康熙帝親臨巡視,十分滿意,御賜李光地《子牙河詩》。康熙將李光地的治河思想,向黃河淮河推廣, “李光地自任直隸巡撫以來,每年雨水調順,五穀豐登,官吏兵民無不心服。”他還高興地說“朕用一清正撫臣,便歲豐民樂。”

康熙四十五年,張伯行“以衛弱不可漕,請自館陶決漳入衛”。康熙四十七年,就實現了全漳入衛。自此,漳河北路與中路斷塞,只是“遇秋水暴漲,輙由故道北流甚,且橫溢四出”。康熙五十四年又在館陶築堤,“障勿使北”,更為保證日後漳河水全部接濟運河提供了保障,自此引漳入衛,保障了衛運河漕運。明清時期,“凡漕糧入津,蘆鹽入汴,率由此道”,形成了衛運河漕運的空前繁榮。(戴敬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