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我們都知道,想要畫一副地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知道領土的邊境線在哪裡,周圍有什麼樣的地理環境,最起碼的比如大山和河流的走向要非常清楚。這在現代當然可以通過一些衛星技術手段來實現,不過在古代,沒有衛星科技的時候,地圖是怎麼畫的呢?

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我國關於地理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古書《山海經》中,不過有許多人認為這本書上出現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神話故事,所以其地理歷史不具有參考性。但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書中很多記載山川河流的地方,還是具有比較高的可信度的。

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而中國第一副地圖大概誕生於戰國年代,出土時發現了一共七副。這七副圖畫的是秦的地理環境,包括一些山與河。在宋朝繪製的地圖,就更加具有參考價值了,因為更加清晰地表示了區域的劃分,而且畫工的精進也使地圖更容易被理解。甚至一度與我們現在畫的地圖非常接近,在一千年前的古代,祖先們是怎樣實現的呢?

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在古代,地圖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輿圖”,這其中的輿,指的是車輛,所以地圖的繪製過程,大概就是在車廂上完成的。那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其實就是在車上放置一面鼓,鼓的兩側安置了兩個木頭人,車上安上指南針,每行駛一段固定距離,木頭人就會擊鼓,行駛了是個單位長度,木頭人就會敲一敲手鐲。所以如果想要繪製地圖,就讓這個車在全國跑一跑就行了。然後把方格的紙,按照輿記錄的數據來繪製,因為比例誤差小,所以地圖完整度也比較高。

古代沒有衛星,怎麼畫地圖,果然老祖宗還是牛

雖然這樣的地圖誤差比較小,但由於缺少必要的經緯度和球體地球的固定誤差計算,所以地圖還是有些許的偏離和誤差。比如在這樣一副古代地圖上,它中心的部位記錄得往往比較準確,越靠近沿海或邊緣的地區,誤差就越是大。

儘管如此,在沒有衛星監測的幫助下能夠完成這樣一副地圖,也已經非常不易了。看來聰明的現代人,可沒少繼承古代人的智慧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