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元順帝至正十八年(韓林兒龍鳳四年,1358),正在攻打徽州婺源(今婺源縣屬江西省上饒市)的朱元璋,根據三軍總管、大將鄧愈的介紹,朱元璋得知當地有諸葛亮型的隱士朱升,遂微服從連嶺出石門,親臨其室諮詢大計,朱升名副其實,向朱元璋提出了言簡意賅的九個字戰略,即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1356年2月,朱元璋率部攻克集慶路(今江蘇省南京市),之後由弱轉強,立即揮戈四向。

現代史家往往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解釋為“重視戰略態勢鞏固根據地,發展民生經濟注重後勤保障,避敵鋒芒合縱連橫”這當然也沒錯,但是所謂“緩稱王”實際上具有字面上的含義,就是朱元璋建號稱王或曰“開國”的時間與其他元末諸雄相比較,相對比較晚。

明朝皇帝專制權力的至高無上,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特別顯著的,而為了“證明”這種權力模式具有歷史淵源和既往慣例的基礎,在明朝的官方敘事中,從元朝至正十五年(韓林兒龍鳳元年,1355)渡江之初開始,朱元璋就是無可爭辯的全軍領袖,其他此時已加入朱元璋集團的明初勳貴大臣與朱元璋之間也已經有了君臣之分。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朱元璋渡江前後軍事活動路徑和戰略要衝

而實際上,透過明朝君臣有意無意設置的重重迷霧,我們可以發現,朱元璋真正的履歷所反映的身份地位實際上和官方的說法存在很大差異。

明成祖朱棣撰寫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記載:

皇考年廿五起率師,三十有四為吳國公,三十九即吳王位,四十有一即皇帝位。

在朱棣親自寫下的文字中,“率師”也就是起兵的年齡、成為吳國公的年齡和即位稱帝的年齡無誤,但是即吳王位的三十九歲顯然是三十七歲的錯訛。而最主要的是,明朝官方話語體系中刻意強調的吳國公之位就是所謂的“開國”,其實完全是偽託或者誇飾。

明朝官方竭盡全力避諱朱元璋曾經隸屬韓林兒龍鳳政權這一事實,因此只要涉及到朱元璋履歷中的官職,要麼避而不談,要麼含糊其辭,要麼篡改偽託,可以說幾乎沒有一個明晰確鑿的記錄。

此處談古論金不妨和大家一起從頭來仔細分析一下。

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接到兒時夥伴湯和的來信邀請,前去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這一年他25歲,入伍後的朱元璋在幾個月後就得到郭子興的賞識,被任命為帥府的親兵九夫長(朱元璋自稱的所謂“除為親兵”),紅巾軍反元,但行伍編制和官制大多模仿元朝,這個職位大約就相當於元朝軍隊基層編制單位“牌”的頭領,即管理9個士兵的牌頭(《元史·兵志一》:“十人為一牌,設牌頭,上馬則備戰鬭,下馬則屯聚牧養。”)

至正十三年(1353),因為朱元璋募得700多士兵,被郭子興授予鎮撫一職。鎮撫在元朝的官制中和副千戶相當,在紅巾軍中,也是介於千戶和萬戶之間的官職。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朱元璋在郭子興部下升遷速度十分驚人

鎮撫官卑職小,但是卻成為明初官方和私人歷史敘事中不但毫不避諱,反而大書特書的職位,甚至之後自統一軍的朱元璋還被稱為“朱鎮撫”,打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類似朱元璋從一個上士班長一躍而為上校團副(借《林海雪原》的詞彙),是他發跡變泰的開端,因此具有特殊的意義,當時人稱其為“朱鎮撫”也類似稱兵團司令為“老團長”這樣表示親暱和自身老資格的叫法。

至正十四年(1354),朱元璋因為誘降敵兵的大功,直接跳過萬戶被升為管軍總管,這個職位是紅巾軍根據元朝官制發明出來的職位,已是僅次於元帥郭子興的高官。

郭子興是一支相對獨立的紅巾軍,朱元璋起家的本錢是繼承了郭子興的主要勢力,而郭子興對朱元璋也確實沒話說,嫁以義女(馬皇后)和拔擢之速的知遇之恩朱元璋後來承認是“恩禮甚厚”,所以,朱元璋本人和明朝的官方敘事,對朱元璋是郭子興部下並不迴避。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元末明初群雄割據地圖)

而至正十五年(1355)郭子興去世之後,郭子興部下接受了韓林兒龍鳳政權的官職委任,關於此後情形,明朝官修史書便開始搗糨糊了。

《明太祖實錄》記載朱元璋面對龍鳳政權的任命,是這樣表現的:

上曰:“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耶?”遂不受。

事實上,朱元璋可能說過上述發牢騷的話,但是不但受了委任,而且作為左副都元帥,地位在郭子興的兒子都元帥郭天敘、郭子興的妻弟右副都元帥張天祐之下。

這句發牢騷的話如果真的存在,可以理解為朱元璋不願意接受龍鳳政權的管轄,也可以理解為朱元璋不願意屈居郭天敘、張天祐之下,但此時的朱元璋從勢力上不足以自立,在道義上,原來老大的兒子和自己的“舅舅”,按江湖規矩論地位自然比他高,而史書的蛛絲馬跡顯示郭張兩人也是眾人推戴,朱元璋除了接受並沒有其他選擇。

在龍鳳政權的官制體系中,都元帥比元帥高一級,副都元帥和元帥平級,這次任命郭子興系統所有高官官升一級,全軍的機構也都升格,實際上可能的影響是大家都很高興

同年六月,紅巾軍南渡長江,攻克太平路並改其為太平府(府治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轄區大致相當於今日安徽省的馬鞍山市及蕪湖市轄境),《明太祖實錄》記載:

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諸將奉上為大元帥。

史書製造朱元璋自己“開府”,大元帥之位是諸將推戴的假象,迴避是朱元璋此時只是左副都元帥,這個所謂“大元帥”只是鎮守太平府的翼元帥。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倚天屠龍記》中的常遇春劇照

這個翼元帥實際上級別不高,只是一府之地的軍事主官,朱元璋真正體制上的權力源泉還是他依舊兼任左副都元帥,但專職守衛太平府,使得他已經有了“高築牆”的資本。

這年冬天,郭天敘、張天祐戰死。據俞本《紀事錄》記載:“上獨任元帥府事。”

不過,雖然朱元璋事實上成了全軍首領,但是官職並沒有變動。

至正十六年(1356),元朝江南行臺駐地集慶路(今江蘇省南京市)被朱元璋部攻克,他被龍鳳政權任命為行樞密院同僉。

按照元朝官制,行樞密院同僉位居第五檔,只有正四品,但是在龍鳳政權這裡,行樞密院同僉是從二品,高於翼元帥,和都元帥平級但位次在前,這個升官從實質上和原先相比沒有多少真的新優勢,但是這是中央機構的官員,使得朱元璋和手下的各位擔任元帥、總管的諸將拉出了距離。

同年七月,紅巾軍建立江南行中書省,《明太祖實錄》繼續記載:

諸將奉上為吳國公,以元御史臺為公府,置江南行中書省,上兼總省事。

這依舊制造了朱元璋的職位出於眾人推戴並以國公的身份高踞於行省等所有機構之上的假象,從而呼應所謂“開國”。

但實際上,當時和後來人稱呼此時的朱元璋是“江南行省平章朱公”,而後來元朝也想要用“平章”的官職招降朱元璋,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沒有成為吳國公無疑。

確實,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僅僅擔任江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前面講到朱棣說自己父親“三十有四為吳國公”,這正是元至正二十一年(韓林兒龍鳳七年,1361),已經在6年之後。

在元朝官制中,行省丞相和平章政事都是從一品,但是丞相的名位尊崇,龍鳳政權1356年授予朱元璋平章政事官職,1358年授予朱元璋丞相官職,朱元璋步步高昇,但還是在不斷接受韓林兒龍鳳政權所任命的官職。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連環畫《朱元璋》書影

一直到至正二十年(韓林兒龍鳳六年,1360),朱元璋大敗陳友諒,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才以從一品行省丞相的身份受封吳國公,但是吳國公也只是對應龍鳳政權官職的封爵,並非高於官職的稱號,也並非出於諸將推戴,自然也更不是所謂的“開國”。

甚至一直到至正二十三年(韓林兒龍鳳九年,1363),在朱元璋對遭受張士誠攻擊陷入絕境的龍鳳政權有了救命之恩之後,韓林兒下旨追封朱元璋的三代,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原名朱五四)的職位是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錄軍國重事、中書右丞相、太尉、吳國公,這實際上就是朱元璋的官職。

正一品中書右丞相是所有文武官員中的最高官職,開府儀同三司是正一品文散官六等中的第一等,上柱國是正一品勳官,錄軍國重事是中書省丞相的加銜,太尉是元末最為人重視的宰相加官,這些疊加在一起,說明朱元璋已經位極人臣,但這個位極人臣名義上還是在龍鳳政權的領導下。

而且,在龍鳳政權毫不吝惜地送給朱元璋上述大量最高官職名銜的同時,實際上封朱元璋為王理論上也未嘗不可,但是韓林兒等只維持其吳國公的舊封,這其中無疑也有政治上的心機。

但到至正二十三年(韓林兒龍鳳九年,1363)秋朱元璋徹底消滅陳友諒大軍之後,其自然而按具備了稱王的基礎,而再無需龍鳳政權的認可。

《明太祖實錄》記載,在次年(1364):

李善長、徐達等奉上為吳王。……建百司官屬,置中書省,左、右相國為正一品……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

《明實錄》這次的記載是準確的,朱元璋的吳王實際是自立,而這個吳王開中書省取代江南行中書省,主要的文武大臣高踞正一品中書省相國之位,此外還設置大都督府、諸衛親軍指揮使司,從具體運作上與皇帝無異,自然也和下屬建立了相對明確的君臣關係。

這已經是朱元璋從朱升這裡得到“緩稱王”建議的5年之後,朱元璋從諫如流,戒急用忍,很摒得住氣。

不過在另一方面,即使在朱元璋自稱吳王之後,他發佈的文書仍然以“皇帝聖旨,吳王令旨”開頭,名義上仍然把吳王作為龍鳳政權的藩王處理,那麼朱元璋也還是龍鳳政權的下屬一員。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韓林兒影視形象

至正二十六年(韓林兒龍鳳十二年,1366)十二月,小明王韓林兒知趣地在乘船途中在長江中溺亡,同月,朱元璋集團“定議明年為吳元年”。

吳元年就是1367年,該年二月,朱元璋貌似突發奇想給蘇州前線諸將寫信,在信中除了大談和諸將之間的歷史關係,並把韓林兒比作新莽時代的更始帝,把自己比作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把諸將比作雲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鄧禹。

這番比喻當出於朱元璋儒臣的潤色,但體現了朱元璋的本心——那就是自己要成為開國之主,和龍鳳政權劃清界限一刀兩斷。

朱元璋正式登基稱帝是在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稱帝詔書標註的日期是“吳二年正月四日”,由此可見,之前的1367年(至正二十七年,韓林兒已經去世,但仍有龍鳳十三年的用法)被朱元璋集團改成了吳元年(有史料也作吳元元年,疑為錯訛)

,稱帝前三天已經當天被稱為吳二年。

由此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推論,吳元年的時候,朱元璋實際上就是皇帝,事實上,這一年朱元璋發佈的文告都稱“吳王聖旨”,這就是在行使皇帝的名義和職權。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稱帝

綜上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朱元璋的履歷,朱元璋從九夫長(牌頭)開始,歷任鎮撫、管軍總管、左副都元帥、左副都元帥兼翼元帥(以上為武將官職)、行樞密院同僉、江南行省平章政事、行中書省左丞相、中書省右丞相(以上為大臣官職,同時在被任命行中書省左丞相後接受吳國公封爵),此時一直是韓林兒龍鳳政權的下屬,從1364年自稱吳王開始,朱元璋才在名義上成為獨立的一方霸主,但即使在此時,他還是表面奉小明王為皇帝,直到吳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以所謂“吳王聖旨”為標誌,他才真正觸及皇帝之位。

從朱元璋的角度,這個“緩稱王”的做法使得他在元末諸雄中處於一個相當有利的地位,避免了過早與強大的對手直接對抗,其戰略意義是如何估量也不為過的。

都說朱元璋成大業靠的“緩稱王”戰略,那麼到底緩到了什麼時候?

(後來的明軍比較重視火器的使用)

但是,明朝官修史書迴避了朱元璋任管軍總管、左副都元帥、行樞密院同僉等龍鳳政權任命的武將官職,同時刻意渲染所謂“太平興國翼大元帥”這個聽來唬人實際不高的官職,營造朱元璋從渡江之初就已經是獨立創業開基的迷陣;另一方面,明朝官方歷史敘事還把與朱元璋是同僚關係的敵人和明初諸將描繪成一直都是朱元璋的下屬,將敵人的反對描繪成叛亂,把諸將的共事描寫成從龍,這實際上是對後來無限膨脹的君權的背書,也隱含了後來朱元璋血洗位高權重的勳貴集團的深層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