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滄」「夠級」——源自滄口的娛樂方式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聽李滄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秋日午後,悠閒時光,漫步在島城的大街小巷、公園空地,除了隨處可見的紅瓦綠樹,或許還能發現那些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夠級場子”。夠級是典型的青島娛樂方式,即使在休閒娛樂方式日趨多元的現在,夠級中帶有的樂趣、機智、聯合也不是其他方式能取代的。青島夠級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可以在公園,也可以在天橋底下。總之,夠級容易組隊,不需要太大的空間,甚至也不需要座位,鋪好紙殼,席地而坐,湊齊6個人,趣味無窮的夠級,就可以開始了。而在這一張張小小的牌桌上,我們不僅能看到牌手們率真的嬉笑怒罵,更能感受到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漸行漸遠的市井風情。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據1996年編修的《滄口區志》記載,夠級產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期的滄口廣場。而生於1927年的鞠建秋則被認定是夠級最早的創始人之一,年輕時在滄口燃料公司工作的他回憶道:“夠級就是‘夠級別’的意思,其實‘文革’前我們幾個人就玩,也談不上發明,就是幾個朋友沒事湊在一塊打牌。後來‘文革’開始,工廠也不正經上班,我們就玩得更多了。”鞠建秋說夠級大約是他們幾個人在1962年發明的一種撲克打法,之前他們一直玩“打百分”、“爭上游”和“打落科”,因為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於是發明了可以六個人一起打的“夠級”。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夠級起源於滄口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這裡有產生這種娛樂方式的群眾基礎。”從事李滄文史研究的民俗學者李生德說道。“任何棋牌遊戲的產生都是有一定背景的。春秋戰國時候,各國征戰就有了圍棋。劉邦項羽爭天下後,就有了象棋。”李生德認為,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正處三年困難時期。大躍進過後,一方面農業歉收,食物短缺,另一方面工廠停工,工人失業。再加上當時滄口地區的娛樂場地和文化設施都很少,當時的滄口廣場是唯一能夠提供休閒娛樂的地方。而夠級的具體規則又是在“文革”這個特殊的年代中逐漸細化並推廣開來的。

「听李沧」“够级”——源自沧口的娱乐方式

其實對於夠級愛好者來說,夠級的魅力不僅在於“起花”時的愉悅,“爭科”時的愜意,滅殺對頭時的興奮以及“燒牌”時的痛快淋漓,更在於在不斷變化的牌局中“鬥智鬥勇”的樂趣。打夠級的人,需要人定下心來琢磨其中的意義,琢磨別人不去琢磨的事,才能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樂趣——這,或許也是夠級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