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快自如地扭動,細膩而風趣地表演——「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民間舞種之一,分佈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灤南等地。它以在地面上輕快自如地扭動,細膩而風趣地表演見長。

輕快自如地扭動,細膩而風趣地表演——“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

(淵源)

“昌黎地秧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最早產生於元代,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昌黎先民,為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藉助無拘無束的手舞足蹈,來抒發情感,磨鍊性格,寄託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雛型。她歷經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斷地繼承和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一地攤到舞臺,而逐步形成了一個較完善的藝術種類。多少年來,凡遇年節或喜慶日子,地秧歌隊伍遍及昌黎城鄉,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演出,自我表現已成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

“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追至元代,由於蒙古族女性較為開放,出現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又由於秧歌可即興參演,所以又出現了戴“纓子帽”的丑角,這一蒙古族的服飾,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藝術中一直保留至今。以前的昌黎地秧歌,不是單純的舞蹈,而是有舞有唱、舞唱結合。直至清末民初,“唱”的部分轉向了“蓮花落”“二人轉”“評劇”等舞臺藝術,“舞”的部分,逐步演變為現存的純舞形式。

由於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戰爭、移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昌黎地秧歌”在發展中融進了其他民族和地區的民間藝術。如在秧歌開始和演出行進中,耍“少林棍”打場開道,所唱的《秧歌調》中揉有《鳳陽歌》的韻律,即與山東、河南而來的大量移民有直接關係。再如;“醜”角的晃肩動作,即帶有明顯的蒙古舞蹈特點。地秧歌中出現過“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滿族服飾影響的產物。

(特色)

“昌黎地秧歌”以行當表演為主。主要分妞(類似戲劇中的旦角),醜(類似戲劇中的丑角)。在表演形式上分排街秧歌和場子秧歌,可即興表演,又可表現某一故事情節的小出子。妞、丑角的道具以扇子為主,配角的道具以棒捶或團扇為主。各行當的表演各具特色,但總的要求是都要具有體輕、氣提、腿沉、腰柔、肩活、腕靈、眼有神等藝術特點。

伴奏為大喇叭加鼓、鑔等打擊樂。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內容,除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數反映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風貌和戲曲、電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廣泛,敘事性較強。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為勞動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菸袋、扇子、手帕等,這充分體現了昌黎地秧歌來自於平民百姓,是群眾自娛性較強的一種舞蹈藝術。

輕快自如地扭動,細膩而風趣地表演——“昌黎地秧歌”

詼諧歡快的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

(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藝人周國寶、周國珍和張謙等人,將內容換成表現一個翻身農民送媳婦回孃家的故事,表演格調也煥然一新,充分體現了地秧歌表演特有的風趣,幽默、滑稽的舞蹈動作,紅火、熱烈的表演場面,鮮明、亮麗的人物形象,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喜劇效果。1953年,這個節目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大會一舉奪魁,被評為優秀節目,並拍成電影,推向全國。

“昌黎地秧歌”經過進一步革新,越扭越火,接連在亞運會帆板賽區開幕式、瀋陽國際秧歌節、全國廣場舞比賽等重大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殊榮。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