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悲劇英雄,有3位大家公認,還有1位有點勉強

上下五千年,自有記載以來,中華大地共經歷了N多的改朝換代。自秦一統,歷兩漢、唐、宋、元、明、清到現代,我們一定不記得有多少個帝王,但我們定會記得其中有多少個英雄。中國是個有著濃厚英雄情結的國度,在五千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英雄事蹟被我們所傳唱。

我們只所以能記住英雄,是英雄之所以有別於市井草根,倒不是因為他們做出了常人難以做到的功業,而是因為大多數英雄都是失敗者。英雄,說得通俗點,就是要具備兩個要素。一、有血性,在血與火交織的歷史舞臺上盡情揮酒自己的男兒豪情,無論成敗,激情澎湃,這樣才能讓歷史記住。其二,悲劇性的人生結局,人類天生有側隱之心,同情失敗者,尤其是那些富有人格魅力的失敗者。

《三國演義》中的悲劇英雄,有3位大家公認,還有1位有點勉強

歷史上其實還有許多成功的英雄,他們的人生結局非常完美,但對於這樣的英雄,人們更多的是欣賞和讚美。能夠在人們心中蕩起巨大情感波瀾的,往往是那些失敗的英雄。說到具體例子,最有名的一個:項羽!宋朝女詞人李清照那首《夏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為項羽贏盡了千古風流。至於那個對歷史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人物劉邦,則被人們毫不留情地罵成流氓無賴,與項羽相較何其遠矣!

三國是代也有許多的悲劇英雄。其中在能流下傳唱的,也現在都歸結到了羅先生的《三國演義》中了,可以說悲劇人物的有許多,可以說在哪個時代,只有了了幾個人是成功者,跟隨著他們的人們應該都不是悲劇的英雄,在這個時代中的歷史人物的存在都是一場悲劇。

《三國演義》中的悲劇英雄,有3位大家公認,還有1位有點勉強

如果從歷史上得到了大多公認的的悲劇英雄似乎不是很多。在這裡,可以表述四個具有代表性的悲劇人物,分別是馬超、姜維、鄧艾、鍾會。其實呂布也應該被划進這個圈子,但呂布的人生,悲則有之,英雄則有些勉強。雖然他們都是失敗者,人生結局非常悲則有之,英雄則有些勉強。

《三國演義》中的悲劇英雄,有3位大家公認,還有1位有點勉強

馬超、姜維、鄧芝作為悲劇英雄,但至少三人的歷史形象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正面的,不像呂布朝三暮四,差不多是過街老鼠。最後在《三國演義》中得到三姓家奴的稱號,可謂不能比得上英雄這個稱號。呂布更多的為大家所知,還是武力過人,難見對手,但是人品及其他的,只能說是呵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