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傑︱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大構成體系

現代化經濟體系主要由六個部分構成,可以稱為六位一體。

1.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與脊樑。離開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與壯大,現代化經濟體系就無從談起,因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任務是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目前我國實體經濟的最主要問題是結構調整,重點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原有支持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要轉向一般性產業,而另外一些產業則要逐漸上升為支柱性產業。在這種結構調整過程中,我們首先要確保原有的支柱性產業在轉向一般性產業的過程中,不能出現問題,不能引起經濟及社會風險。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 “三去一降一補 ”的對策,即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對策,這對於原有的支柱性產業平穩地逐漸轉向一般性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當然,結構調整的關鍵還是要推動新的支柱性產業的形成。主要有三大產業:一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生物工程、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等;二是服務業,包括消費服務、商務服務、生產服務、精神服務業等;三是現代製造業,包括飛機、高鐵、核電、特高壓輸變電、現代船舶及航天器製造等。

2.現代金融

現代金融是實體經濟的助推器與潤滑劑,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有現代金融的支持。因此,我們要繼續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包括銀行改革,例如利率市場化、銀行治理結構改革、民營銀行發展等;推進非銀行機構發展,例如放開各類投資公司、各類基金、各類保險公司等;資本市場改革,例如形成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由審批制到核准制又到註冊制等;外匯體制改革,例如推動匯率市場化與外匯自由流動等;金融全方位開放,例如放開外資資本在中國金融機構中的持股比例等。

當然,發展現代金融必須防範金融風險,包括抑制資產泡沫的形成,防止資產泡沫引發金融風險;穩住債務,防止個人、企業、政府債務的過快上升而引發金融風險;穩住外匯,防止匯率及外匯儲備的劇烈變動而引發金融風險;治理金融亂象,防止金融改革的不當行為及新技術引入金融而引致的金融風險;控制好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政策,防止 “順週期 ”的負面作用及市場之間的傳染病引發金融風險;等等。

3.科學與技術創新

科學與技術永遠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與基礎,例如人類社會的四次工業化,實際上就是科學與技術發展的結果,因而科學與技術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創新基礎與動力源泉,尤其是原創性技術與顛覆性技術是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內在地聯結在一起。

科學技術的創新需要有相應的體制配套,包括技術創新體制的法律基礎,例如知識產權保護;財力基礎,例如不低於GDP總量的5%的應有的資本投入;物質基礎,例如現代化實驗室及科學城的建立;人才基礎,例如有效調動科學技術人員創新積極性的激勵機制的建立;科學積聚基礎,例如重視與發展前瞻性基礎研究;等等。科學與技術發展需要包括企業、政府、高校、社會的全方位努力。

4.人力資源體系

人是最可貴的,任何社會經濟活動最終都是以人為基礎的,因而現代經濟體系既需要充足的人力資源支持,更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數量充足且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保障,人力資源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提高人力資源的量與質,形成良好的人力資源體系?首先,要確定科學的人口生育政策,確保一個適合經濟發展的人力資源結構,防止 “老年化 ”與“少子化 ”的產生,使人力資源的年齡結構適宜;其次,要發展包括幼教、義務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在職教育等各種教育形式在內的完整教育體系,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調整與充實教育內容,確保人力資源不斷在社會與經濟進步中得以提升;最後,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保障體系,既包括醫療、就業、養老等方面的最基本保障,也包括以市場化為基礎的各類保險為特徵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市場、政府、個人、企業等各類主體都有效發揮作用的全民性社會保障體系。

5.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最基本的運行原則與規則,市場經濟維持著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運行秩序。我國經濟體制經濟改革的新座標:現代化經濟體系改革的 “真諦 ”,就是在原有經濟體制中不斷加入市場經濟要素,最終形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現代市場經濟。因此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不斷髮展與完善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首先要尊重與承認各類市場主體在法律框架下的自我利益追求權與自我選擇權,承認與保護各類產權,這是市場經濟的動力源泉;其次,市場經濟要消除各種阻滯資源配置的障礙,保證各種生產要素的順暢流動,有效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最後,市場經濟的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市場,政府是在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礎上掌握好各種宏觀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國際收支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政府一般不介入具體的人們的經濟活動與企業的投資經營活動。

6.全方位開放

開放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強調擴大出口與吸引外資,這是與我國當時的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因為當時我們很窮,沒有國內市場,不得不利用國際市場;同時,我國當時沒有資本積累,缺乏經濟發展的資金,不得不利用國際資本。但是這種開放實際上是一種單向性開放,即搭別人 “便車 ”的開放。擴大出口是利用國際市場,吸引外資是利用國際資本,因而實際上當時的開放都是以搭別人“便車”為特徵。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逐漸進入到了強起來的時代,中國已經有了巨大的國內市場,中國已經聚積了龐大的資本,因而中國開放已經進入到了新的時期,也就是全方位開放的時期,其特徵是不再單純搭別人 “便車 ”,而是更加重視別人搭我們 “便車 ”。我們不再單純強調擴大出口,而是更加重視進口;不再單純強調吸引外資,而是更加重視中國資本走出去。

全方位開放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我們進一步向世界開放中國的國內市場,既包括物質產品市場,也包括服務業市場,例如在上海建立進口貿易博覽會,放開境外資本在中國金融機構中的持股比例,等等。同時,中國資本要走出去,加大對外投資,尤其要大力推動

“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中國資本的國際化發展。

新時代就是指強起來的時代。

強起來的時代的重要目標是建成現代化強國。

什麼是現代化強國?現代化強國有著自身的評價指標體系,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

是要有極強的綜合國力!

本書立足於強起來的時代,提出發展的具體戰略與路徑.

魏傑︱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大構成體系

《強起來的時代:戰略與路徑》

ISBN 978-7-01-019622-0 作者魏傑 出版時間 2018年8月 定價75

【內容簡介】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探討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戰略與路徑,其中包括現代化經濟體系、防範金融風險、高質量增長、深化改革、生態文明、文化經濟及獲得國際金融話語權、技術話語權等內容。既有方向性論述,也有具體操作手段的分析,很值得一讀。

魏傑,“文化大革命”後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本科生,於1982年和1987年先後獲得經濟學碩士、博士學位。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教授、博導、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經濟系主任,原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研究所所長,原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企業戰略與政策系主任、教授、博導。現為清華大學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博導、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清華同方講席教授。論文與著述頗豐,曾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及全國圖書一等獎等全國性大獎。曾任多家企業及政府機構的顧問,多家學術刊物的顧問或編委,中國國有資產管理研究會、中國體改研究會、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等學術團體的常務理事或副會長。1992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