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

“佛者,覺也”,佛是覺悟的人,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佛法能給我們提供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方法論,能指導我們的生活,助力於我們步入健康的正道之上。學佛十餘年來,筆者自覺受益匪淺,啟示良多,特作此文與廣大讀者、同修共享,希望能給大家以共鳴與思悟。

什麼是“佛”……

一、明瞭因果,勤修福慧。

眾所周知,因果報應與緣起性空是佛教的基本理論和內容。

《三世因果經》載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即是說,我們在今生的作為,是前世的果報;我們在來世的果報,來自於今生的作為。

因果報應有三種:現報,現作善惡之報,現受苦樂之報;生報,或是前生作業今生報,或是今生作業來生報;速報,眼前作業,目下受報。

因果報應與六道輪迴同時並存,因果在六道中來回,六道在因果中輪轉。

佛教有偈曰:“堪嘆人生苦,兒孫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這首偈子直觀立體地展現了六道輪迴與因果報應的不可思議。

鑑於佛教因果報應之說,作為眾生中一員的我們,理應積德行善、勤修福慧。

我們從事的職業,切勿與殺生、偷盜有關,不能行有違倫理道德的損人利己的惡行,以免遭受因果輪迴之苦;我們不能幹傷天害理、有違良知的事情,以免落入因果之中,自嘗苦果;我們不能做坑蒙拐騙、陰險狡詐的勾當,以免傷人害己、落入苦果,等等。

在工作中、生活中,我們為人處事一定要斟酌再三、小心謹慎,不能說過火的話、做過火的事,像惡口、兩舌、綺語等“口業”,更是不能造下,因為造下口業也難逃果報。

什麼是“佛”……

二、廣結善緣,眾善奉行。

《七佛通戒偈》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即是說,佛教的根本在於導人向善,引導眾生廣行善舉、息滅惡念。當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善的念頭、遠離惡的念頭時,世界也會變得清淨無染,正所謂“心淨,則國土淨”。

濟群法師在《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一文中寫道:“善行能使我們內心善的種子得到滋養,所以在付出的當下,就會使我們的心靈得益。這正是佛教對於因果報應的更重要詮釋。”

我們所做的一切善行,就像是給樹澆水、施肥、除草、整枝一樣,只要不斷地積累善行,總會有收穫累累碩果的那一天。

廣結善緣,比如用“四攝法”、“六和敬”來為人處事,用溫暖柔和的話與人交流,用真誠無私的心與人交往,用寬廣坦蕩的心胸來做事,這些都是結下善緣的殊勝方式。

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結善緣的機會,比如在公交車內為老弱病殘孕及抱小孩兒的乘客讓座,在馬路上及時將看到的垃圾扔進垃圾桶,見到殘疾人過馬路時攙扶一把,為需要救助的災區同胞貢獻一份力量,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捐獻一份愛心,等等。

只要我們願意去發現、去努力,定能結下無數善緣。

什麼是“佛”……

三、放下執著,看淡得失。

佛陀曾說過:“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說,眾生都有佛性,但因為妄想執著,很難顯露佛性、證悟成佛。

佛教認為,一切煩惱和罪惡的根源皆是對自我的執著,故而有“為何團團轉,只因繩未斷”之說,這個“繩”就是指“執著”。

執著的原因,往往是過於看重個人得失。如果一個人總想著個人得失,總是患得患失、難以自拔,必定會活得特別痛苦。

比如,追求完美的人,就會因為偶爾的失誤而痛苦不堪;追求高效高質的人,就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破罐子破摔;執著於感情的人,就會因失戀而迷失自我;執著於事業的人,就會因事業上的不順心而心生痛楚……如果把這些得失看得很淡,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得與失,不過一念之間,很多時候,得到不一定就快樂,失去不一定就痛苦,只要我們保持一份淡然的心態,就不會糾結於得與失之間。

佛教裡面講到“隨緣”二字,就是希望眾生不要總是陷於執著之中,不要總是懷著攀援的念頭而生愚痴,學會隨順因緣,堅定地認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有用這樣的心態,才能輕鬆地放下執著、看淡得失,達到“去留無意”、“寵辱不驚”之境,不被執著所累,不被得失所惱。

什麼是“佛”……

四、慈悲待人,寬容大度。

佛教中有“菩薩低眉”之說,這個“低眉”就是一種慈悲,“慈予安樂,悲為拔苦,常懷慈悲,是菩薩心”。

當我們進入寺院裡,就會發現,不管是三世一切佛,還是諸大菩薩的造像,都是慈悲祥和的神態,有很強的親和力與攝受力。這種慈悲,就是佛教接引眾生的大智慧。

把佛菩薩的慈悲理念應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就是要慈愛一切眾生、悲憫一切眾生,時刻想著拔除他們的苦痛,給予他們以快樂。

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在《顏氏家訓·治家篇》中說:“父不慈,則子不孝。”即是說,父親不知道慈悲愛護兒子,兒子就不知道孝順尊敬父親。上行下效,有其父必有其子。

再拓展開來講,領導不知道對下屬慈悲,就得不到員工的真心;老師不知道對學生慈悲,就得不到學生的尊敬;丈夫不知道對妻子慈悲,就很難維繫良好的夫妻關係,等等。

佛教中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即對一切眾生都很寬容大度,願意接受他們的一切,更願意幫助他們解決任何困難。

慈悲心即是寬容心,慈悲對人就是寬容待人,不斤斤計較,不睚眥必報。我們若能以慈悲心對待身邊的人,以寬容大度對待遇到的事情,就能營造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助力於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什麼是“佛”……

五、直面無常,笑對人生。

《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即是說無常的道理。

佛教從因緣法的角度,提出諸法是因緣生,因緣會變異而終將滅壞,因此說無常,說“四大皆空”。

無常的示現,時刻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比如人生的“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取蘊苦),就是無常的明證。人生中一切突如其來的變故,皆是無常的彰顯。特別是死亡,更是無常的體現。

佛教所講的“無常觀”,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生死觀”。面對無常,我們只能坦然面對,用勇猛精進來化解無常來襲。而勇猛精進的前提,就是要征服內心的煩惱,戰勝心中的敵人,戰勝自我。

莊子在妻子死亡時,鼓盆而歌,認為死亡是另一種復活;阿基米德看到羅馬士兵過來逮捕自己時,不慌不忙,請求他們留幾分鐘給他,他好把一道幾何定律寫出來,留給世人;臨刑前夕,譚嗣同在監獄的牆壁上留下“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悲壯詩行……

面對無常,他們沉著應對,淡然處之,毫不畏懼,這種積極的人生觀值得我們學習。直面無常,笑對人生,我們才能心無所住、心無掛礙,才能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佛是覺悟的大導師,佛法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集合體,能給我們的人生以指導,助力於我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覺醒。

佛法如煙海,既博大精深,又直指人心,只要我們認真、用心地去學習、去參悟,一定能有所收穫,有所啟迪。

願諸位同修、善友皆能在學佛的道路上,沐浴禪悅法喜,獲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