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笛一響,梅羅退場?2018國際足聯頒獎典禮,這裡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北京時間9月25日凌晨,2018年國際足聯頒獎典禮在倫敦順利舉行。在最引人關注的“世界足球先生”(官方名稱:國際足聯年度最佳男子運動員)環節,克羅地亞國家隊和皇馬雙料中場核心、本屆世界盃MVP莫德里奇成功當選,也一舉打破了梅羅“二人轉”對該獎項長達10年的壟斷。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大家都忙著為已經拿下世界盃、歐足聯、國際足聯三項最佳的魔笛歡呼禮讚,但在FIFA和《法國足球》雜誌不再合併頒獎的第三年,其實還有更多值得你關注的故事。莫德里奇的當之無愧我們不必再過多討論了,下面說點兒你可能不那麼清楚的故事吧!

1、消失的梅羅

是的,國際足聯很生氣。

不管怎麼說,梅羅都是全世界最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球星,是標籤一樣的存在。沒有梅羅到場參與的典禮,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殘缺”而“不圓滿”的。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足聯在頒獎結束後會忍無可忍地對史無前例同時缺席的兩人公開批評。“他們這是對足球的不尊重,他們甚至對此都不自知。”這句話當然不是來自官方渠道,但既然是國際足聯的相關發言人說出口的,就表示這樣的態度是FIFA默許的。畢竟,這是全球足球事務最高管理機構的最高級別典禮,兩個人這麼不給面子總歸是不太合適的。

除了國際足聯,眾多大咖也對梅羅的缺席感到無奈。“著名KOL”卡佩羅不留情面:“他們是對到場的球員、國際足聯和整個足球世界的不尊重。”一向溫文爾雅的馬爾蒂尼也認為:“我挺驚訝的,畢竟這是如此重大的場合。”現任克羅地亞主席蘇克暗暗揶揄兩人:“今天是屬於莫德里奇的一天,在我看來其他人不重要。”甚至於C羅的前隊友拉莫斯和馬塞洛也有點看不過去了:“如果他倆能來,那才是最好的。”“所有人都應該到場,沒來就是他們自己的問題了。”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最佳陣容頒獎環節,小羅(最左)和巴拉克(最右)代替了C羅和梅西的位置

當然,梅羅有著自己的理由。對於“勝利的偏執狂”C羅來說,輸掉最佳本就是讓自己不爽的事情,尤其是當他認為自己更配得上最佳的時候。在今年8月31日先期舉辦的歐足聯賽季頒獎禮上,已經提前得知自己被魔笛擊敗的C羅就沒有出席。據beIN Sports記者爆料,為了等待C羅到場,歐足聯特地將晚會開始的時間推遲了6分鐘,但他最終也沒有出現。親近C羅的人士向媒體透露,葡萄牙人對魔笛獲勝的結果有些不服,在他看來,莫德里奇雖然在世界盃上發揮出色,但在貫穿全賽季的歐冠賽場中,皇馬實現三連冠的首功之臣還應該叫羅納爾多才對。

另外,魔笛的獲獎也讓C羅無緣“足球先生三連冠”(2016和2017兩年獲獎者都是C羅),這些都讓C羅本人愈發不願目送前隊友走上領獎臺。

支持C羅的亦不只他本人。著名足球網站Goal.com的巴西專欄作家安布羅西奧甚至發表署名文章,直指國際足聯的“不公”傷害了葡萄牙巨星,他認為莫德里奇當然偉大,但從來不是偉大的“主角”。

同時,C羅梅西的不給面子還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倆正在和裁判置氣。

C羅那張匪夷所思的“摸頭殺”紅牌至今還沒有一個最後的處理結果。這件事情現在已經超越了原本比賽的範疇,上升到了一個更高層面的大討論。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次判罰的影響,在上週末的西甲聯賽前,馬競大帥西蒙尼就主動在新聞發佈會上提到,現在強隊和弱隊的比賽中,弱勢一方經常會採用較大尺度的犯規動作以達到一定的戰術目的。因此VAR的介入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讓比賽更加公正也可以保護被犯規的球員。“我們都看見了,C羅啥也沒做,但就被罰下去了。這時VAR真的應該出現了。”中國男足主帥裡皮則對媒體戲稱:“那張紅牌是因為有人產生了幻覺。”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莫須有的紅牌讓C羅情緒一度崩潰

迫於輿論方面的壓力,歐足聯已經啟動了對當值主裁判、德國人布呂希的調查程序,但出於最基本的競賽原則,這張紅牌無論如何是不能撤銷了。顯然,除了在意甲進球,C羅也想通過其它方式表達自己的態度。

至於梅西,賽場上一向不吵不鬧、用腳說話的阿根廷巨星也被裁判氣得夠嗆。週末的聯賽中,巴塞羅那在主場被赫羅納逼平,而時任主裁曼薩諾的判罰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他不但對巴薩首發小將朗格萊的一次犯規明顯量刑過重使其染紅下場,還對客隊在禁區前沿針對梅西的惡劣犯規視而不見。怒氣值被點滿的隊長梅西在賽後不依不饒向主裁判討要說法,曼薩諾主動伸手的示好也被阿根廷人拒絕。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拒絕與主裁握手的梅西或許還要面臨處罰

必須說明的是,足球場上,裁判的權威是毋庸置疑和不能挑戰的,梅西這樣的行為是否會遭到禁賽的處罰還得看西甲聯盟的調查結果。但有時候面對明顯的不公正判罰,一味要求球員保持理性和剋制也是不現實的。值得一提的是,梅西早先曾經明確答覆國際足聯願意參加頒獎禮,但週末過後卻臨時通知因“個人原因”無法出席,這樣的時間點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梅西真的因為裁判很不高興。

2、最佳位置不是最佳陣容?

今早的新聞我反反覆覆查了很多次,只為確認一件事:最佳門將的確是庫爾圖瓦,但最佳11人陣容中的門將,也的確是德赫亞。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全世界最好的門將,卻不能入選全世界最好的陣容。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最佳門將獲得者是比利時人庫爾圖瓦

弔詭的還不止門將一個位置,作為足球先生決選三人的薩拉赫,同樣沒有進入最佳11人陣容。這實在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事實上,根據體壇+的分析報道,我們要明白一點,雖然都是國際足聯官方認證的獎項,但為了增強所有人的參與度,包括“最佳11人陣容”在內的一些獎並不是完全由專業的足球觀察人士投票產生的,最佳陣容的投票者是全球25000名職業球員。既然投票是完全開放的,自然就可能出現結果的“不合理”。

這樣的情況其實並不鮮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無論是足球還是其它集體項目,各種稱號的全明星陣容票選如果“過於民主”、投票者過於分散,經常會導致另一種“結果爭議”。在獎項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方面如何保持平衡,確實需要所有人多動腦筋。

說回到國際足聯,其實FIFA認可這樣的結果也有一種“找平衡、維繫關係”的想法。評選週期庫爾圖瓦還未從切爾西轉會,他與德赫亞完全可以進行肉眼可見的對比。事實上,上賽季的英超,德赫亞是公認的第一門神,表現勝過庫爾圖瓦。但世界盃上,不知是不是壓力太大了,德赫亞慘變“射正亡”,首戰就被C羅連灌三球羞辱。反倒是庫爾圖瓦相當穩健,摘回“金手套”。世界盃表現的逆轉甚至讓皇馬在收購門將時把目光從長期勾搭的西班牙人改成了臨時起意的比利時人。因此,兩個人各領一個最佳,皆大歡喜。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但最佳陣容中的門將位置卻是西班牙人德赫亞

3、“普斯卡什”再釀懸案

包括世界盃在內,你對上一個足球賽季的哪粒進球印象最深?

想必在一般球迷心目中,答案無外乎C羅和貝爾在歐冠先後掄出的神仙倒鉤,或者是世界盃上的那幾腳暴力轟門。

但不好意思,2017-18賽季,被官方記載下的最佳進球,是英超聯賽利物浦對埃弗頓的比賽中,薩拉赫在禁區邊緣原地擺脫過人後,一記“略顯庸常”的兜射遠角。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薩拉赫的普斯卡什獎要感謝埃及同胞的助推

再提問:2014年世界盃,你印象最深的進球又是哪一個?

我相信10個球迷中,8個會回答范佩西那粒神乎其技的“鯉魚躍龍門”。但最終,2014年國際足聯官方最佳進球,是J羅在禁區外胸部卸球后的凌空抽射。那個球當然很酷,但似乎,還是不足夠酷。

上文提到過,國際足聯的獎項中,有一些並不是專業的足球觀察者票選的,除了“最佳11人”,最佳進球“普斯卡什獎”就是另一個。這個獎項甚至完全由球迷投票產生。

公正的過程為什麼會導致不合理的結果呢?原因也很簡單,狂熱的球迷朋友可不是完全憑理智做出選擇的。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姚明剛進NBA就被選成了全明星首發中鋒,您說中國的球迷真的是理智投票的嗎?

同樣,薩拉赫這一腳被媒體稱作“最佳進球獎史上的最差進球”之所以能當選,肯定也離不開埃及乃至整個中東地區球迷的鼎力支持。可是球迷通過各種可行的方式支持自己喜愛的球星,又有什麼錯呢?因此,只要競選的規則不變,這樣“無傷大雅”的爭議今後必將繼續存在。當然了,還是那個問題,通過這個獎項,國際足聯到底想要什麼。如果他們更加看重這個獎項的影響力,那適當地製造一些爭議反而是最好的方式。君不見,2015年擊敗梅西一過四傑作榮膺“普斯卡什獎”的溫德爾·利拉,就是從一個名不見經傳、家庭溫飽都沒法保證的巴西底層球員,變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足球明星,進而改善了全家人的生活啊!

4、國際足聯重塑形象

2009年,在國際足聯的年終頒獎禮上,FIFA鄭重其事地為中國足協頒發了“足球發展貢獻獎”,以表彰其在足球反腐改革和基層足球建設方面做出的卓越進步。消息傳回國內,又一次引發了網絡的狂歡,很多人把中國足協的獲獎看成一個笑話。

可是我從來不感覺這個獎哪裡好笑。

難道說,在足球事業積貧積弱的人口大國,做出一些真實的改革創新,為那裡的足球注入新的動力,就不應該大獎特獎嗎?難道說,中國足球就只能一直爛下去,足協就必須一直以一個反派的形象出現才是正常的?

我相信,真正懂球的球迷,都會為那一年的中國足協點贊,更會為那一年的國際足聯點贊。

遺憾的是,後來幾年,國際足聯自己卻垮掉了,媒體形象一落千丈,公信力蕩然無存。在國際上,FIFA甚至成了一個比中國足協還“好笑”的存在。

但至少從這一次的頒獎禮上,我們看到了國際足聯重塑形象的決心。

最佳球迷獎的入圍者就讓人感到了這份用心:智利蒙特港體育球迷塞瓦斯蒂安·卡雷拉,隨隊遠征3000公里,卻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個到場的客隊球迷,但他“一個人的拉拉隊”更讓所有球迷動容;世界盃後,主動留下清理看臺垃圾的日本及塞內加爾球迷,足球是狂歡,但他們表現出的素質值得所有足球迷學習;還有時隔36年再進世界盃,不遠萬里奔赴俄羅斯的40000名秘魯球迷,他們所代表的熱愛,正是足球得以不斷髮展的終極力量。秘魯球迷也是最終的當選者。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國際足聯需要更多像塞瓦斯蒂安·卡雷拉這樣的故事

還有今年的公平競賽獎得主倫納特·蒂,為了給白血病病人捐獻骨髓,倫納特缺席了球隊的比賽。我們總愛說“足球大於生死”,可其實,足球與生命孰輕孰重根本不必討論。倫納特缺席了一場比賽,但足球因為他的缺席才更加顯示出了人道主義的美麗。

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在芸芸眾明星之間選擇最佳,這樣的獎項和普通人的生活真的有多大關係嗎?只要職業足球存在一天,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所謂最佳。可體育不只有最拔尖的那一小撮巨星,還有廣大的草根愛好者和平凡的從業者。他們也許永遠不會站在金字塔尖接受萬人膜拜,但他們身上微弱卻閃耀的光亮,不應該被忽略。從這一點上說,國際足聯恰恰最應該對這些普通人大力褒獎,像倫納特·蒂和塞瓦斯蒂安·卡雷拉這樣的普通球員和球迷,像中國足協這樣的普通管理機構所表達出的正能量,也更需要國際足聯的舞臺去放大。

希望明年的頒獎禮上,FIFA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更好的感動。

5、超越金球獎?

毋庸置疑,現如今足球世界最重要的個人榮譽,還是那尊沉甸甸的“金球”。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分離之後,FIFA當然希望壓金球獎一頭

但看上去,FIFA已經希望讓“足球先生”在未來超越金球獎,成為國際足壇最有分量的榮譽了。至少從頒獎禮的規格上,他們早已經超越金球了。

從典禮前的盛裝紅毯、華蓋雲集,到好萊塢黑人影星伊德里斯·艾爾巴的精妙控場,再到英倫傳奇藝術家、X教授帕特里克·斯圖爾特聲線獨到的旁白解說,再到巧妙點綴頒獎禮其間的講述、致敬和表演,正如體壇+記者武一帆所說,“FIFA就是要把頒獎變成足球界的奧斯卡。”

相比之下,金球獎確實正在越來越讓人感到曲高和寡、難以親近。每年的套路無非就是勝者手捧金球拍攝一些高清帥照,縱使去年破天荒地把頒獎改在了埃菲爾鐵塔,但C羅霸道總裁式的登塔亮相卻愈發顯得自說自話、高冷無比。我們當然不否認金球獎的量級,但如果繼續缺少話題和娛樂性,久而久之,關注金球獎的人群將只少不多,於它自身的獎項級別也將有損無益——也許,這正是FIFA所期望的?

6、穿裙子的貝利

籃球迷總說,不要質疑卡特的灌籃,就像不要質疑喬丹的得分。

足球迷也可以說,不要質疑瑪塔的地位,就像不要質疑貝利的實力。

C羅和梅西都沒能6次成為足球先生,但今年的獲獎,已經是瑪塔第6次當選世界足球小姐了。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6次獲得“世界足球小姐”殊榮,瑪塔就是傳奇

瑪塔是幸運的。這個年代,人們對女足的重視遠勝於昨,而她又用高出整個時代的足球技術成為了女足世界時間和空間都當之無愧的“最強王者”。“穿裙子的貝利”這個稱號就是球王自己起給她的,論個體技藝,她就是超乎女足的存在。

但瑪塔也是不幸的。女足史上的GOAT卻沒能像喬丹遇上公牛、貝利遇上桑托斯一樣遇上一支屬於自己的最強球隊。無論俱樂部還是國家隊,她可以拿賽事的金靴、金球,但就是拿不到那個“該死的冠軍”。第二名,成了瑪塔身上揮之不去的一個詛咒。

我們永遠無法判定,是6次“足球小姐”沖淡了瑪塔沒有重要冠軍的悲傷,還是沒有重要冠軍的宿命讓6次“足球小姐”更為珍貴。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2010年就拿到第五次“足球小姐”稱號的瑪塔,時隔8年又一次用女足最高個人榮譽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添上了一抹神奇的註腳。這樣一位女性傳奇,配得上和男人一樣、甚至更高的敬意。

7、誰接班?

好吧,最後還是得聊一聊這個避不開的話題。

C羅已經33了,梅西已經31了,連收穫“先生”大獎的魔笛,也剛剛過完自己的33歲生日。

不必爭辯,梅羅的運動能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當然,這兩個人哪怕只剩六七成功力也依然足夠站在頂級序列——莫德里奇是踢中場的,這個位置可以更“養生”地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但還想像今年這樣打出“暴走”式的發揮,就有些難度了。

這也就意味著,王座空出來了。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票選前十名中,誰會是下一個王者?

誰會是下一個長治久安的人呢?

格里茲曼一度非常接近,但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他似乎很難成為賽場上“唯一的主角”。在戰術層面,他是法國隊和馬競的前場核心,他還有世界盃和歐聯杯的榮譽加成,可結果他的評選得分甚至還不如後生姆巴佩。本身就成名較晚的格子必須儘早實現“暴走”賽季,否則他也將被一浪高過一浪的晚輩拍在沙灘上。缺乏持續超高亮度的表現,同樣也是阿扎爾需要面對的問題。

誰不都知道如果薩拉赫沒有在歐冠決賽受傷,他是否真能逆天改命。但新賽季看來,當大家把他當頂級巨星一樣研究和針對,想踢出上賽季一樣的強度和高度,他必須做到更多。國家隊實力的過於孱弱同樣會限制他的上限。幸好,他有知人善任的克洛普,如果能長期在利物浦彼此成全,“法老王”當然有機會登頂。但無論是他還是克洛普,到底能在利物浦呆多久呢?

內馬爾,他的天賦無須懷疑,但生性熱愛享受、對成功似乎沒有足夠渴望的他,想要登臨王座,首先得過自己的性格這一關。

姆巴佩,要面對年輕人功成名就之後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對勝利的持續飢渴、對身體的長久自律、對天賦的合理使用(世界盃最後幾場的爭議,和法甲剛開始就吃到的紅牌)。

在經歷了梅羅一統天下的10年之後,亂世就要來了。你會期待嗎?

延展閱讀:

歐冠小組抽籤暨頒獎禮正式舉行,死亡之組兩現、C羅無故缺席?

對金球5:5的絕代雙驕來說,“一生之敵”正是他們在名利場鯨吞財富的最佳身份

魔笛一响,梅罗退场?2018国际足联颁奖典礼,这里是你知道和不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