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小城50年,提案被國務院認可,她成功幫西農爭得1個博士點

她自畢業留校以來,50餘年紮根蔬菜教學與科研;為成立中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她10年間8次向全國人大遞交提案;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了人生的華麗篇章,她就是我國蔬菜栽培和生理生態學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蔬菜學博士點創始人、園藝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幗一。

紮根小城50年,提案被國務院認可,她成功幫西農爭得1個博士點

窮盡半生教書育人傳薪火

陸幗一教授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江蘇武進人。1943年,她以戰區學生身份考入西北農學院園藝系,那時實行學生戰區貸金,金額每月4元,伙食很好。1944取消貸金,按規定實行公費。在宛如世外桃源的校園裡,陸幗一和她的同學能夠安心學習,完成學業。1947年大學畢業時,陸幗一更以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留校工作,而這一留就是五十多個春秋。

“解放後,國家和人民重視教育事業,為我們做好人民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做好教學,這是我最難忘的記憶。”也正是在這種信念的支撐下,陸幗一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爭取到了蔬菜學博士點。

紮根小城50年,提案被國務院認可,她成功幫西農爭得1個博士點

“坦蕩為人,認真處事;辛勤耕耘,熱忱育人”既是她的名言,更是她身體力行的準則。談及教書育人的體會,她說,教書育人是一回事,教書是為了育人,育人不能脫離教書。作為教師,既要關心學生學業,更要關心學生品質,特別要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作風和嚴謹的科研態度,只有這樣,才能踏踏實實做出讓人信服的成果。做好教學的同時,陸幗一在應用研究領域也取得了豐碩成果。她說,做科研就要實事求是,真實反映科研對象的本來面目,不能只求表面。她先後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論文40餘篇,曾榮獲陝西省優秀教師和學校優秀教師等多項榮譽。

奔走呼籲鞠躬盡瘁促革新

20世紀八十年代後,受到發達地區人才引進工作的衝擊,讓楊陵農科城幾十年積累的人才資源嚴重流失,部分領域教學與科研水平直線下降,楊陵農業科教事業開始深陷困境。面對地處偏僻,環境條件難以改變,人才大量外流的現實,1990年3月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的陸幗一,為了改善楊陵的困境,為了楊陵的美好明天,她走到哪裡,就大力宣傳楊陵的歷史、發展、成就和問題。作為兩屆人大代表,10年時間,她先後向人代會提交8份有關楊陵建設提案。

紮根小城50年,提案被國務院認可,她成功幫西農爭得1個博士點

1997年 3月12日,李鵬總理親自主持召開總理辦公會議,作出建立國家楊陵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重大決定。在陸幗一等人大代表長達8年的呼籲下, 終於經國務院一錘定音。此後,作為科技和教育管理體制統籌改革的重要試驗,1999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合併組建,楊凌乃至我國教育科技兩大體系統籌改革實驗的大幕全面開啟。

退居二線發揮餘熱作奉獻

陸幗一教授退休後仍一直關心楊淩示範區的發展,積極參加楊淩示範區老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有關工作,致力於農業技術推廣,傳播科技知識,為農民的科技致富牽線搭橋,充分展現了一位退休老教授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風貌。

紮根小城50年,提案被國務院認可,她成功幫西農爭得1個博士點

2018年7月21日6時,陸幗一教授因病與世長辭,享年97歲。“巾幗英傑建樹非止蔬菜園藝,守一抱朴勳業懿範青史留名”這幅輓聯濃縮了陸幗一教授光輝的一生,是對她的最好詮釋。陸幗一教授永遠離開了我們,但她為人正直、胸懷坦蕩、堪做楷模。她勤懇工作的奉獻精神,追求卓越的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在西農的校園裡,依然有著像陸幗一教授一樣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他們潛心農業科研、勇於開拓創新,親身詮釋著“西農精神”,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牆”之為。

歡迎廣大考生選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深造,更多精彩資訊盡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招”頭條號

注:部分圖文素材來源於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