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二胡、板胡、笙等是戲劇表演中的演奏樂器,特別是板胡,更是代表著戲劇劇種的區別;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製作這類樂器的手藝人越來越少;但是,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村民李彥凡卻痴迷其中,數十年如一日,用匠心守護和傳承著這門珍貴的技藝。

家住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的李彥凡,今年62歲,家裡幾輩人都是製作板胡、二胡的手工藝人,從小耳儒目染也讓他慢慢喜歡上了這門手藝。

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 村民 李彥凡

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 村民 李彥凡:我是第五代傳承人,我是從7歲受家族的影響,對這個樂器產生了興趣,喜歡製作樂器。

李彥凡製作的樂器是純手工藝,他說,要想做好樂器,就必須得先學會木工,還要懂得音樂,成品需要經過初加工、成形、精磨、拋光、組裝、調音等工序,很繁瑣,願意學習製作的人也越來越少;由於是手工製作,李彥凡製作一把樂器,耗時相對較長,但其質量也要更好一些。

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 村民 李彥凡:都不想學這個活,髒、累,像這底座,殼,面板,總共下來需要178次工藝才能做成,沒有178次你根本就做不出來,這一把琴像這個工藝做出來以後,就得4天時間。

從製作出第一把板胡,李彥凡就把樂器製作當作了自己畢生的事業,毅然從滑縣大弦戲劇團辭職,開始了樂器製作的創業之路;承受著艱辛與挫折,他用自己的熱情,在一塊塊木料上雕刻著樂器製作的夢想,這一干就是近四十年,對他來說,板胡已不單單是一種樂器,而是一種別樣的人生。

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 村民 李彥凡:我連續工作時間最長是不合眼36個小時,做出來東西以後,有個成果感,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專家們的認可,在全國現在一提起李凡樂器,人人都豎大拇指。

四十年的摸爬滾打,精心鑽研,李師傅製作板胡的技藝越加嫻熟,質量也越來越好,受到了很多戲曲名家和板胡愛好者的青睞,許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

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板胡愛好者:聞聽李老師這一塊精通板胡的維修和製作,189公里跑到咱滑縣找李老師。

如今,李彥凡已經把自己的樂器製作從板胡擴展到了二胡、笙、嗩吶等多個品種,還申請通過了縣級非物質文化遺。

出彩河南人-初心在方寸 咫尺在匠心 李彥凡的傳奇板胡人生

滑縣八里營鄉鐵爐村 村民 李彥凡:我下一步就是想為社會做出點貢獻,讓殘疾人學習做樂器,也給他們找一個正確的職業,我得把它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