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症分爲哪幾種?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一些精神類疾病會不經意間出現,有的我們會很熟悉,但是有一些我們就比較陌生了。比如恐懼症。恐懼症是以恐懼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處境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通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及自主神經症狀,並主動採取迴避的方式來解除這種不安。哪些病症屬於恐懼症呢?下面專家為大家講解下:

1、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一類比較常見的恐懼症,通常表現為患者在社交場合下幾乎不可控制的誘發焦慮出現,對社交性場所,處於持久、明顯的害怕情緒。一般症狀有:發抖、出汗、行為遲鈍笨拙、害怕引起他人注意,有的患者害怕看別人的眼睛,怕跟別人的視線相遇,我們稱為對視恐怖。

恐懼症分為哪幾種?

2.特定的恐懼症

特定恐懼症,一般是指對特定的事物存在情緒強烈的,不合理的害怕。

這種恐懼症一般以兒童時期較多。

典型的害怕動物、自然環境、高度、密閉空間、深度等,患者會產生不合理的情緒波動,區別於一般的恐懼。

3.場所恐懼症

不僅害怕開放的空間,而且擔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難以很快離去,或無法求援而感到焦慮。因此患者常回避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親友陪同。

心理治療是治療該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1)行為治療 包括系統脫敏療法、暴露療法等,為治療特定恐懼症最重要的方法。一是消除恐懼對象與焦慮恐懼反應之間的條件性聯繫,二是對抗迴避反應.

恐懼症分為哪幾種?

(2)認知行為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是治療恐懼症的首選方法。既往的行為治療方法更強調可觀察到的行為動作,長期療效不甚滿意。認知行為治療在調整患者行為的同時,強調對患者不合理認知的調整,效果更好。

(3)社交技能訓練 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來改善患者的症狀。

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什麼是恐懼症,以及心理治療的方法,其實正常人也會對某些事物或場合產生恐懼心理,那如何判斷自己是正常反應還是恐懼症呢?主要是看恐懼的程度、發生的頻率以及有沒有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必要的時候就要去醫院看醫生了。

恐懼症分為哪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