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專家:應有上限,瞄準限制高端多套房

據瞭解,我國出臺房地產稅法的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施正文介紹,目前國際上多數國家對於房地產稅是普遍徵收的原則,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還不具備普遍徵稅的條件,所以必須走分步推進的路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幾年,有關房地產稅立法的風聲和呼聲很高,在近日公佈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中,房地產稅法名列第一類項目,擬在本屆人大常委會任期內提請審議。

早在2016年房地產稅法就被列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規劃一類項目中,但是卻一直沒有進展。今年以來,從國務院、全國人大到相關主管部門,都不斷釋放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的消息。此次房地產稅法被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的一類項目,被認為是向外界釋放出我國稅收法定進程提速的重要信號。房地產稅法這次真的要來了嗎?它將對我國房地產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房地產稅真的要來了?專家:應有上限,瞄準限制高端多套房


解讀:房產稅是直接稅,難以轉嫁

據瞭解,房地產稅法的立法工作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和財政部負責。2016年3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曾對外透露,已將房地產稅法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一類立法項目,並進入當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預備項目。

2018年3月,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曾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預工委、財政部以及其他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和完善房地產稅法草案。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中國之聲,房地產稅法作為國際通行稅種、地方稅種,有著自身的鮮明特色。從稅收要素上來看,它是對房地產保有環節來徵收的,當我們居住、擁有房地產時要交稅。第二個就是房地產稅實際上是按照房地產的市場價值作為稅基,體現了房地產財產稅的特徵。第三就房地產稅是個直接稅,是對居民對家庭徵收的。所以一般稅負難以轉嫁。

分析:涉及房屋交易的稅費或合併調整,應不增加整體稅收負擔

據介紹,中國房地產稅制度設計在參考國際共性制度安排的同時,會注重從中國國情出發來合理設計。施正文介紹,所謂中國國情會體現在合併整合相關稅種以及合理降低房地產在建設交易環節的稅費負擔等方面。目前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印花稅、甚至增值稅,都會涉及到房地產的交易環節,所以保有環節將來要徵稅,這些稅將來有的要合併進來,有的稅負要降低,這樣保證我們整體上稅收負擔不至於增加,但是結構上有增有減。

建議:應充分考慮免稅面積等群眾關切,防止徵重稅

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認為,中國的房地產稅法要充分考慮複雜的房產屬性等因素,在設計如稅率、稅基、免稅額的時候更關切人民群眾的一些想法和基本需要,比如說人均應該有多少平米免稅。樓建波認為,我們國家的房屋的情況無比複雜,有公房改制改過來的,有商品房,有經濟適用房,現在還有共有產權住房,還有職工公寓。在稅收制度設計的這個時候必須對這些情況都做考慮。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徵稅範圍、稅率、稅基,是房地產稅法立法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第一個就是徵稅範圍,房地產稅應當是一個逐步的長期發展成熟的過程,所以一開始房地產稅的徵收方案就要限制在對高端多套房政策,應該會有一個較大的免徵的政策。第二個就是稅率。施正文認為,對房地產稅的稅率要從嚴控制,要有個上限,防止一些地方基於財政收入的考量徵重稅。第三個就是稅基,房地產稅的計稅依據。基本的原則是市場價值要評估,但是還要考慮到一些一線城市,目前房地產的泡沫有的房價很高,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打折稅基打折的措施的話,稅也可能會比較重。應允許對房地產價格過高的地方,在評估的時候最後確定計稅依據時可以打折。

預測:現在不具備普遍徵稅條件 或瞄準限制高端多套房

據瞭解,我國出臺房地產稅法的總體思路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施正文介紹,目前國際上多數國家對於房地產稅是普遍徵收的原則,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還不具備普遍徵稅的條件,所以必須走分步推進的路徑。

施正文認為,這就是說我們將來可能是隻對一些高端的房地產、多套房子和一些具備條件的地方開徵,而不會是對所有的房子、在所有的地方同一個時點來開徵。因為我們現在還不具備條件,一個是徵管的條件,另外就是整個稅制結構的調整。當然從房地產未來長遠看,它為了要成為地方主體稅種,那必須要普遍徵收。

施正文認為,當前我國房地產稅開徵有契合的因素,就是要積極發揮房地產稅在房地產市場調控當中的作用,有必要建立房地產發展的長效機制。這樣一個稅收就是一個長效機制,因為它是通過經濟法律的手段,給社會一個穩定的預期,它不像行政調控是短期手段。

提醒:抑制樓市不是立法唯一目的

北京大學法學院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同時提醒,房地產稅法雖然有增加房屋持有成本,抑制房地產投機行為的作用,但是這並不是立法的唯一目的。第一點就是在設計房產稅制度的時候,不要光想著說這是打壓房價的利器;第二點,也不能指望房產稅一出來,房價恨不得應聲而倒,就沒人炒房了,抑制炒房是要好多的機制在一起才會起作用的。樓建波表示,從國外的經驗看,房產稅更多的是通過徵稅來滿足地方必要的公共財政支出的一個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