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農民爲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爲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中秋節,許多陝西遊子不遠萬里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有些是父母在的緣故,有些是因為還有個家在那,趁節日去看看。更多的是尋找那份小時候的記憶和歸宿感!濃情是在家,月圓是故鄉!

陝西關中自古以來都是一馬平川,良田肥沃之地。是最適合種地的糧倉之地。

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浪潮一波一波的襲來,陝西關中的村鎮估計再過5-8年基本看不到什麼村鎮,只會看到村鎮的回憶和往事了。

陝西村鎮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裡年輕人大規模流失,村鎮的小學,中學,高中全軍覆滅,幼兒園就不必說了。

陝西農民為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為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出現這種原因的最根本原因無非幾點: 農民種地賺不到錢。

呆在農村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墳墓。

現實生活也逼迫你很難呆在農村長期生活。

關中地區的村鎮,包括縣城,基本沒什麼工業經濟,縣城就是教師,醫生,公職人員。

農民除了種地,就是打理自己家的幾畝果園。 就這一年到頭累死累活還賺不了幾個錢。為什麼?

先說種地,一畝地按照2茬,一茬子種麥子,一茬子種玉米。 一畝地按照最高的收成800-1000斤計算, 國家麥子,玉米的保護價格基本也是0.8-1元。 算下來一畝地最大收益就是1000元。

但是種一畝地的成本最少在600元,這還不算農民自己的人工費用。最後加上播種,收種費用。一畝地的總費用基本維持在800元, 也就是一畝地最多能賺200元,田地周圍如果灌溉情況不好的話,大多數情況下不倒貼就可以了。

陝西農民為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為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接下來看種果園,平均每戶3畝果園,水果每年的市場行情波動太大,忽高忽低,最重要的是農民對市場信心的把控完全是零,每年價格高了,低了,農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就是純粹盲目,撞運氣的在種植果園,基本是一年賺錢,4年賠錢這種情況,自己種的水果,在田間地頭很便宜,但是水果一旦拉到城市的店裡,價格基本會翻上幾倍,這中間的利潤被誰吃了,大家自然知道,所謂種水果的沒有收水果的賺錢,收水果的沒有掌控終端消費者賣水果的賺錢。層層盤剝,農民基本也賺不到什麼錢。

陝西農民為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為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這也就是陝西關中許多平整的田地寧願被荒著,也沒有人去種。好好的田地上面一年四季全是野草橫生。 好好的果園,被農民自己親手砍掉。

這樣的情況,村鎮毫無建樹,年輕人自然出門遠赴沿海打工發展賺錢,隨著年輕人快速的遞減,學校適齡兒童越來越少,學校紛紛被撤銷,只剩下縣城的學校現在還健在,對於家庭經濟不佳的家長來說,光小孩教育就加重了家庭的負擔。這樣又逼迫家長出去打工賺錢。小孩天天留在縣城的寄宿學校,對於很小的孩子,對小孩的心靈創傷本身就是一種不好的管理方式。

陝西農民為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為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一年四季,走進村鎮,是一種空蕩蕩的碰撞,尤其晚上,在路燈的映襯下,更加安靜,安靜的會讓人害怕。小時候的人聲鼎沸已經全然不在。只在腦海中憧憬。

陝西關中的村鎮未來在哪裡?沒人知道,70歲的長者都知道,村鎮遲早會消失,只會變成記憶和往事,無力迴天!

陝西農民為什麼種地越種越窮?陝西村鎮為什麼在大規模快速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