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是哪位科學家發明的,從事晶片研究的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嗎?

夢三多龍大


芯片(或者叫集成電路)的發明者一共有兩位,他們分別來自半導體行業兩家赫赫有名的公司: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


德州儀器是世界第三大半導體制造商,僅次於英特爾,三星;同時也是手機的第二大芯片供應商,僅次於高通;它還是世界範圍內第一大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和模擬半導體元件的製造商,成立於1951年。


1958年,在德州儀器新研究實驗室工作的傑克·基爾比(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並於1959年2月申請了第一個集成電路發明專利。


而另外一家成立於1957年的仙童半導體公司更是奠定了美國硅谷成長的基石,蘋果前CEO喬布斯曾比喻說:“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這家半導體行業的鼻祖,在德州儀器拔得頭籌後仙開始奮起疾追。6個月後,仙童半導體公司的羅伯特·諾伊斯(Nobert Noyce)也獨立地開發出了具有交互連接的集成電路,並在1959年7月30日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


為爭奪集成電路的發明權,兩家公司開始曠日持久的爭執。1966年,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同時被富蘭克林學會授予巴蘭丁獎章,基爾比被譽為「第一塊集成電路的發明家」而諾依斯被譽為「提出了適合於工業生產的集成電路理論」的人。


1969年,法院最後的判決下達,從法律上承認了集成電路是一項同時的發明。


2000年,羅伯特·諾伊斯已經去世,按照諾貝爾獎只授予在世者的規定,77歲的傑克·基爾比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獎距離他的發明已經42年。



高挺觀點


前陣子中興公司被美國製裁,芯片成了熱門關鍵詞,什麼是芯片?芯片是誰發明的?

簡單來說,芯片指的是內含集成電路的硅片,比如酷睿的i9系列就是其中一種。最簡單的單個電路是晶體管,可以執行0和1的邏輯運算,集成電路就是將許多具有簡單運算能力的單個晶體管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強大處理能力的中樞。

現在的晶體管已經在CPU中以納米大小的量級存在,比如酷睿i5-3337U中就含有14億個晶體管,那麼小的芯片居然集成了那麼多的處理單元,完全超乎你的想象。

芯片的發明者有兩個人,一個美國德州的儀器工程師傑克·基爾比,另一位是美國物理學博士羅伯特·諾伊斯,兩人將電路中的基本原件都組合到半導體硅片中,運算處理性能超群,可以大量生產成本低廉,因此是共同研發改良了集成電路(芯片),但由於羅伯特英年早逝,所以他沒能跟傑克基爾比共享200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芯片到底有多重要?為什麼芯片那麼難製造?

芯片的重要程度超乎大家的想象,軍事領域中的導彈防禦系統和導彈還有雷達中都運用到了芯片,芯片能夠提高雷達掃描精度識別敵方戰機,還能夠提高導彈準心實現精準打擊,這一切都是在小小的芯片中進行運算的,芯片可以關乎到一個國家的命脈。

芯片之所以難製造是因為它集成了人類科學和科技水平的精華,芯片要提高運算處理能力就需要集成更多的處理單元,現在一塊芯片中基本都有10億個以上納米級的晶體管,人類用肉眼都無法直接看到,美國貝爾實驗室的物理學家最近研究出一粒沙的100萬分之1大小的納米晶體管,工藝的精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不僅如此,芯片對於材料純度的要求也高到恐怖,大多數都是在99.99999%以上,精度越高的芯片運算能力強因此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熱能,高純度的硅材料可以避免材料因過熱而膨脹導致芯片損壞。

芯片在光學和機械處理上也是非常恐怖的,目前已經發展到了6納米的精度,芯片內部的線路導向明確無毛糙雜邊,對於光學儀器和製造設備的要求非常高。可見製造芯片已經不僅僅是芯片本身那麼簡單了,製造芯片的設備也是技術上的門檻。再加上國外對於芯片重要性的超前的認識,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究,已經把芯片做到了極致。


科學薛定諤的貓


說是科學家但其實算不上是科學家,具體的來說應該是一位工程師!至於諾貝爾獎,則是遲到了整整四十二年才到,並且,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五年後,這位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家就去世了。

傑克·基爾比,出生於1923年11月8日,並於2005年6月20日逝世,在他的一生中對電子技術的研究佔了絕大部分的時間,一邊工作一邊利用業餘時間不斷研究,為了方便研究,傑克·基爾比與妻子在取得碩士學位後搬去了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市,並且工作於一家儀器公司,只因為這家公司能夠提供給他適宜的實驗室和實驗器具,並允許他進行自己的實驗研究,從那以後,不論嚴寒或酷暑,傑克·基爾比總會獨自一人坐在實驗室進行研究,在同行的懷疑下,他最終成功設計出一個全新的領域–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

不畏艱辛並且敢想敢做,這種精神在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擁有了,德州儀器公司也就是大力支持 傑克·基爾比進行研究的公司曾經說過:

"有極少數人憑藉他們的智慧和專業領域的成就改變了這個世界,傑克·基爾比就是其中之一。"

假若沒有他,可能現在的手機或電腦還處於巨型狀態,這個發明是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幾乎所有的電子產品的必備部件之一,芯片,就相當於一個電子產品的心臟,是人類在科技路上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鎂客網


這裡的“芯片”說的不對,準確的說法應該是“集成電路”——而所謂的集成電路的意思就是把好多個簡單的電路集成在一個很小的地方,從而讓一塊小小的芯片獲得可怕的計算能力。

一,最簡單的電路——晶體管。

有人可能實在不能理解晶體管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利用半導體材料的一些性質把開關做的很小——這就是晶體管。而對於那些對計算機稍微瞭解一點兒的人也很容易知道,開關實際上就表示0和1,所以晶體管就是計算機的基礎。

發明晶體管的人叫威廉·肖克利,這個人大概可以說是芯片業的祖師爺,於1956年因為發明了晶體管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我們經常看到的晶體管

二,把晶體管變小、集成到一起。



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800個晶體管)

但是光有晶體管還不行,因為晶體管的體積還是太大了,那麼如何把晶體管的體積做小成為了科學家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這個時候有兩個科學家站了出來,提出了把晶體管縮小、變成集成電路的看法,這兩個人就是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

把無數個晶體管縮小的集成電路

其中傑克·基爾比是美國德州儀器的工程師,而羅伯特·諾伊斯則比較傳奇,他曾經於晶體管之父威廉·肖克利創辦的公司任職,但是因為不滿於肖克利對公司的經營水平,最終與其他七個小夥伴跳槽、成立了大名鼎鼎的仙童半導體公司——而諾伊斯本人就是“八叛逆”中的其中一個。

三,集成電路中的那些破事兒。

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兩個人和集成電路之間的事情真的是很有意思的。首先,傑克·基爾比這個人提出集成電路的概念更早一些,但是他首先提出的製造方案不是很現實;諾伊斯雖然提出集成電路的時間比較晚,但是因為路子對了,所以他獲得集成電路專利的時間要更加早一些。

這還不算完,因為諾伊斯早在1990年就因為心臟病去世了,所以在2000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給集成電路的發明者頒發諾貝爾物理獎的時候,只有更長壽的基爾比獲得了這項無上的榮譽。


三位芯片發明者

所以,威廉·肖克利、傑克·基爾比和羅伯特·諾伊斯都可以算作是芯片的發明者,除了諾伊斯因為英年早逝沒有獲得諾貝爾獎之外,剩下的兩人都曾經獲得過諾貝爾獎。也算是歷史上的趣話了。


柳小慶


答:芯片這個稱呼給人狹義的感覺,以為只是處理器,其實稱呼集成電路更靠譜,發明者正是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工程師——傑克·基爾比。





沒錯!不是我們一貫認為的科學家,而是工程師,是大名鼎鼎的德州儀器的工程師,從事的正是集成電路的研究。和半導體相關諾貝爾獎很多,但無疑集成電路的發明,是最耀眼的。


1947年,傑克·基爾比畢業於美國伊利諾斯大學,並在一家生產電器元件的公司上班,同時對電子技術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傑克·基爾比一邊工作,一邊繼續完成他的碩士學業。待學業完成後,傑克·基爾比轉職於德州儀器工作,在這裡,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他的愛好,併產生天才的想法——把電子設備的所有元器件放在一塊材料上製造,並相互連接形成電路。

這就是集成電路的最初想法。



傑克·基爾比一點沒耽誤,立馬著手研究,當天就把整個構想勾勒出來,並選用硅作為材料。

當他把想法告訴他的主管後,受到了高度重視;1958年,傑克·基爾比便申請了此項專利,從此,電子技術進入集成電路時代。


而CPU,代表著集成電路設計和製造的巔峰之作,其高端芯片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少數幾個大公司手裡。



四十二年後的2000年,七十七歲的傑克·基爾比,因發明集成電路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5年後,傑克·基爾比去世。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傑克 基爾比—— 集成電路之父,(集成電路和芯片只是兩種稱呼而已,一回事,別去糾結)。

並且傑克 基爾比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獎勵他對電子產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影響。雖然這距離他發明集成電路已經過去42年之久。



傑克 基爾比因為對電子技術非常感興趣,所以大學時候選修了電子管方面的課程,不過比較悲催,在他畢業的後一年,晶體管問世了,這讓他在大學學的電子管技術都白費了。

這一過就是十年,1958年,他在德州儀器公司參加工作,可能是輕鬆的工作制度,讓他靈感突現:能否將電容、晶體管等等電子元件都安裝到一塊半導體上呢?這樣整個電路體積將會大大縮減!說幹就幹,在1958年9月12日,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成功問世。我們現在的電腦、手機等等電子產品都離不開集成電路。


從1958到2000年,因為集成電路的出現,電子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傑克 基爾比獲得諾貝爾獎,實至名歸。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漸進式的,最早是為了協調一起工作的三極管穩定性,把它們封裝在一起,可等溫度少漂移,也增加抗干擾和穩定性,加的多了,還發現外圍節點少故障率低,越來越多的功能模組就來了,從普通通用的,到專用的,版圖產權也加上了,規模用等效三極管數來衡量。


1丁點兒


曾經沒有,後來有,首先你要了解一下諾貝爾獎的初衷就不難了解他有沒有資格獲得,

實事證明,集成電路給世界人類的科技進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與速度,所以他後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