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孩子投保,這兩種姿勢會害了TA!

很多媽媽給孩子買保險的姿勢是這樣的:

買教育險(或稱理財險、年金險)

然後--“安心”地過生活

或者是這樣的:

買一份所謂的啥都能保的保險

保額只有10萬、20萬,覺得差不多夠了

然後--“安心”地過生活

結果

當重大疾病不幸降臨

才發現:

教育險退保發現幾天就花完了,

疾病險賠付的錢發現做臺手術都不夠,

帶著孩子去北上廣看病,自己的工作也丟了。

只能

拿出十幾年來所有積蓄,

變賣房子、車子,

還得四處籌錢。

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

不知你們是否還會選擇當初的姿勢

其實

如果換種姿勢

情況就完全不同


正確姿勢第一步

分析風險

大人發生疾病、意外 so 無人撫養孩子。

孩子發生疾病、意外 and 孩子沒錢上學。

正確姿勢第二步

確定險種和保額

大人

重大疾病(至少五年支出),

醫療(50萬),

意外(100萬起),

身故(孩子經濟獨立要花的錢)。

孩子

重大疾病(50萬起),

醫療(50萬),

意外(20萬)。

正確姿勢第三步

確定保費預算

家庭年收入的10%

不要以為你什麼都沒買

你換來的是全家人的幸福生活

從此財富積累走向正循環

也就是:從現在起,越來越有錢。

正確姿勢第四步

選擇產品組合

根據保額和預算的比例,選擇匹配的產品組合。

沒錯。不是產品。而是“產品組合”。

收入高、生活水平高、保障需求高、保費高;

收入低、生活水平低、保障需求低、保費低;

只要身體健康,能搭配幾十種優秀的產品組合,

總有一種滿足你。

因為。

保險產品有上萬種。

分為:

終身、長期、一年期、消費型、儲蓄型、

各險種、各公司、20年交、30年交。

組合搭配有無限可能。

也許,我就是那個給你託底的人。

記住:

健康保障不解決,理財教育靠邊站。

為孩子投保,這兩種姿勢會害了TA!

掌握了這個姿勢

才能在疾病、意外來臨時,糧倉充足

從容應對,度過難關

成為--想要成為的人。

也許,

這一篇乾貨。你不會轉發。

可是,

如果你還愛你的親朋好友。

或者,

不想“借”給他們錢的話,

請轉發給他們。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