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用過廣聯達鋼筋軟件的同學,對箍筋彎鉤11.9d並不陌生,很多箍筋的算法都是加兩個彎鉤11.9d,如圖1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1

問題來了,這11.9d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彎鉤要加11.9d,很多同學不明白,在網上問,今天用文章一併回答下。

一、11.9d是怎麼來的?

要追究11.9d是怎麼來的,我們需要從箍筋的彎鉤說起。我們把一個箍筋彎鉤的彎局部放大,如圖2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2

從圖2可以看出,箍筋彎曲部分的標註長度與實際長度是有差別的,實際長度應該是fe,而標註成了R+d,這兩個的差值,就應該是我們要計算的彎曲增加值。

用公式可以寫成:彎曲增加值=fe-(R+d)。

我們先來計算一下弧長fe是多少。根據圓的周長公式,周長=直徑*π,而這裡弧長fe所在圓的直徑=(R+d/2)*2,很容易計算出135度角的弧長是:

fe=[(R+d/2)×2×π/360×135]

公式可以變成,彎曲增加值=fe-(R+d)

=[(R+d/2)×2×π/360×135]-(R+d)

常見箍筋的彎曲半徑R=1.25d(大家注意,這點很重要),π=3.14159,將二者代入上述公式:

彎曲增加值

=[(1.25d+d/2)×2*3.14159/360×135]-(1.25d+d)

=1.873d

≈1.9d

這樣我們就把彎曲增加值算出來了,是1.9d,再加上箍筋的直段長度10d,就變成了11.9d,如圖3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3

二、2*2箍筋計算公式如何推導出來?

彎鉤長度解決了,我們就很容易推導出2*2箍筋長度的計算公式。

我們知道,工地上真實的箍筋是這樣的,如圖4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4

而預算並不是按照圖4計算箍筋長度,而是把三個角變成了90度直角計算,如圖5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5

有了圖5的基礎,我們很容易列出箍筋長度計算公式,如圖6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6

圖6中,b=B-2bhc,h=H-2bhc,將二者代入以上公式可得:

箍筋外皮長度=(B-2*bhc+H-2*bhc)×2+1.9d×2+max(10d,75)×2

=(B-2*bhc)×2+(H-2*bhc)×2+1.9d×2+max(10d,75)×2

這個公式,與軟件提供的箍筋公式是完全一致的,如圖7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7

三、多肢箍內箍筋長度如何計算?

在實戰中,我們經常碰到多肢箍的情況,如圖8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8

那多肢箍筋裡面的小箍筋長度怎樣計算,這裡也給大家講一下,

我們用圖9來給大家講解。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9

圖9中,我們很容易計算出一個間距s的值。

S=(B-2*bhc-2gd-d)/(縱筋數量-1)

假如,小箍筋所佔的間距數是n個,就是s*n。

b=s*n+d+2*gd=[(B-2*bhc-2gd-d)/(縱筋數量-1)]*n+d+2*gd。

圖9中,n=2,縱筋數量=9,代入公式可得:

b=s*2+d+2*gd=[(B-2*bhc-2gd-d)/(9-1)]*2+d+2*gd。

h邊與前面計算的2*2箍筋是一樣的,這裡不再贅述。

這裡推導出來公式,與軟件裡計算是完全一致的,如圖10~11所示。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10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圖11

好了,關於箍筋的知識點今天就講到這裡,大家若還有疑惑,請在留言中寫出來,我們會用心給大家回答。

箍筋彎鉤11.9d是怎麼來的?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頭條號:帕克白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