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2009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57129人,其中男性430229人,女性426900人,男女性別比為100.76(女=100)。總戶數為268535戶,平均每戶人數為3.19人。

2010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68716人,其中男性435701人,女性433014人,男女性別比為100.62(女=100)。總戶數為285348戶,平均每戶人數為3.04人。

2011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73602人,其中男性437504人,女性436098人,男女性別比為100.32(女=100)。總戶數為293458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98人。

2012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76290人,其中男性438582人,女性437708人,男女性別比為100.16(女=100)。總戶數為315685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78人。

2013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78667人,其中男性439309人,女性439358人,男女性別比為99.97(女=100)。總戶數為327895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68人。

2014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84232人,其中男性442348人,女性441884人,男女性別比為100.11(女=100)。總戶數332627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66人。

2015年全市戶籍總人口889550人,其中男性444644人,女性444906人,男女性別比為100.10(女=100)。總戶數334752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66人。

2017年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94197人,其中男性446165人,女性448032人,男女性別比為99.58(女=100)。總戶數為331722戶,平均每戶人數為2.7人。

全市年人口出生率為18.95‰,死亡率為16.08‰,人口自然增長率2.87‰;全市共出生13531人,其中男孩6977人,女孩6554人。

根據統計數字看,自2009年至2017年全市戶籍人口持續增長,平均每戶人數逐漸減少,男女性別比變化不大。

行政區劃

高密市(縣)行政區劃,根據歷史沿革和重大區劃調整變化情況,大致可分為清代及前期、民國前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中國成立後幾個階段。元及以前行政區劃無考。清初沿明制,實行鄉(隅)社制。民國前期,始沿清制,縣下設區,區下設鎮、鄉領村;後撤區改鄉(鎮),後再又沿前制改設區鄉。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共領導的民主政府亦循舊制。1951年,全縣劃為17個區。1956年,撤4個區,改城關區為城關鎮,全縣為14個區(鎮)。

1958年2月撤區,全縣劃為26個鄉(鎮)。是年9月,撤鄉(鎮)成立人民公社,全縣成立16處人民公社。至1980年,全縣人民公社增至20處。1984年3月,撤公社,改稱鄉(鎮)。全縣劃為11鎮、18鄉。2001年3月,全市鄉鎮調整為17鎮、3街道。2007年8月,全市調整為7鎮、3街道。2008年全市調整為7鎮、3街道、2區。2016年,高密市轄1個開發區、1個高新區、3個街道、1個工業區、7個鎮、一個物流園區。

第一節 區劃沿革

清代及前期 高密縣元及以前行政區劃,無考。有確切行政區劃文字記載自明朝始。據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高密縣誌》記載:按明朝律令,縣以下行政區劃實行鄉(隅)社制,即縣下設鄉(隅),鄉下設社。高密當時設“四隅六鄉八十四社”。

1581年(明萬曆九年),平度州雙丘社併入高密後,為85社。

四隅:即在縣城設東隅、西隅、南隅、北隅。

六鄉:分別為澤民鄉、龍德鄉、久敬鄉、務本鄉、濰川鄉、鄭公鄉。

澤民鄉 轄16社:官莊、夏莊、北直、河西、亭口、大成、正苓芝、西苓芝、伏家莊、姜家莊、李仙莊、周家莊、魏官寨、店西、城子、雙丘。

龍德鄉 轄14社:堤東、大呂、王黨、南直、南曲、故縣、北城、東張魯、東苓芝、苑家疃、李茂莊、西張魯、仇家疃、紫蘭莊。

久敬鄉 轄14社:朱晏、辛莊、道鄉、城律、泰洛、朱郭、大洪、城獻、河流、朱季、王吳、時家莊、掌家莊、東周陽。

務本鄉 轄14社:西周陽、拒城河、呼家莊、北下口、南下口、吳家莊、東井溝、西井溝、朱公、朱寒、梁尹、北王柱、裴家莊、南王柱。

濰川鄉 轄14社:郭莊、涼臺、景芝、彭王、大夫、水城、曹疃、王矯、貯溝、韓家疃、傅家莊、王家莊、宋家莊、秦家疃。

鄭公鄉 轄13社:邊家莊、楊家莊、陸家莊、山阜、城陰、武蘭、劉宗、方家莊、荊家莊、南張洛、北張洛、於家埠、上家莊。

清初沿明制,全縣時轄4隅6鄉84社(雙丘復歸平度州)。兼領車輞、坊嶺2屯,靈山衛改歸21屯。清朝中葉,原澤民鄉分為澤南鄉、澤北鄉,共4隅9鄉,分領83社(車輞、坊嶺2屯改稱鄉,店西社撤銷)。澤南鄉轄正苓芝、西苓芝、伏家莊、官莊、夏莊、北直、河西7社。澤北鄉轄亭口、大成、姜家莊、李仙莊、周家莊、魏官寨、城子7社。其餘5鄉轄社未變。

清光緒二十二年編修之《高密縣誌》縣境全圖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改鄉稱區。4隅稱城區,由澤北劃出澤西區,全縣劃為11個區。即:城區、龍德區、澤南區、澤北區、澤西區、車輞區、坊嶺區、務本區、久敬區、濰川區、鄭公區。

民國前期 1928年,將澤西復併入澤北,全縣改為10個區,轄253個鄉(鎮),1023個村。區以序號次第命名。——城區稱第一區,龍德稱第二區,澤南稱第三區,澤北稱第四區,車輞稱第五區,坊嶺稱第六區,鄭公稱第七區,濰川稱第八區,務本稱第九區,久敬稱第十區。區下設鎮、鄉領村。

將10區制各區所領鎮、鄉及所領之村列表於下:

表1-2

1928年高密縣行政區劃情況表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續表1-2

高密曾經有253個鄉鎮!現在高密有多少人,你知道嗎?

1934年,撤區改鄉(鎮),後又沿前制改設區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45年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民主政府濰東縣建立,9月改稱高密縣,轄膠濟鐵路以南原高密縣的村鎮;同年秋膠高縣民主政府成立後轄膠濟鐵路以北原高密縣的村鎮。1949年9月,膠高縣撤銷,原高密縣的村鎮劃回。至此,高密縣共17個區,即城廂區、柏城區、張魯區、河崖區、夏莊區、姜莊區、順河區、沂塘區、康莊區、坊嶺區、中嶺區、井溝區、方平區、朱公區、道鄉區、呼鎮區、城郊區(後改稱周陽區)。

新中國成立後 1951年9月各區以數字順序稱,即第一區(城廂),第二區(柏城),第三區(張魯),第四區(河崖),第五區(夏莊),第六區(姜莊),第七區(順河),第八區(沂塘),第九區(康莊),第十區(坊嶺),第十一區(中嶺),第十二區(井溝),第十三區(方平),第十四區(朱公),第十五區(道鄉),第十六區(呼鎮),第十七區(城郊)。

1954年,第一區改稱城關區。次年11月,其餘各區也改回以區機關駐地命名。只是第七區改原順河為仁和區,第十一區改原中嶺為雙羊區,第十三區改原方平為注溝區,第十四區改原朱公為柴溝區,第十五區改原道鄉為城律區,第十七區改原城郊為周陽區。

1956年2月,撤張魯、沂塘、康莊、呼鎮4區,將城關區改稱城關鎮。全縣有13個區(鎮)。12月,周戈莊區由平度縣劃歸後,全縣為14個區(鎮)。

1958年2月撤區,劃為26個鄉(鎮)。9月,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成立16處人民公社。初以響亮詞命名,次年3月改由公社機關駐地命名,分別是城關公社、柏城公社、大王莊公社、河崖公社、夏莊公社、姜莊公社、周戈莊公社、康莊公社、袁家公社、雙羊公社、井溝公社、水西公社、柴溝公社、城律公社、拒城河公社、呼家莊公社。1962年5月增設仁和公社。1964年3月,增設大牟家公社。1980年2月,增設土莊、大欄兩公社。至此,全縣有20處公社。

1981年12月26日,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次年1月1日,大王莊、城律、袁家、水西公社分別改稱姚哥莊、李家營、闞家、注溝公社。

1984年3月,撤公社,改稱鄉鎮。全縣劃為11鎮、18鄉。分別是:高密鎮、柏城鎮、姚哥莊鎮、夏莊鎮、姜莊鎮、大牟家鎮、康莊鎮、雙羊鎮、井溝鎮、柴溝鎮、李家營鎮、張魯鄉、河崖鄉、大欄鄉、仁和鄉、鹹家鄉、周戈莊鄉、蔡家站鄉、闞家鄉、初家鄉、高戈莊鄉、田莊鄉、呼家莊鄉、注溝鄉、方市鄉、土莊鄉、拒城河鄉、周陽鄉、王吳鄉。

1992年1月24日,撤銷呼家莊鄉,設立呼家莊鎮。1994年1月18日,闞家、河崖、蔡家站、注溝、拒城河、周戈莊、張魯撤鄉設鎮。1994年12月29日,仁和、初家撤鄉設鎮。

1992年4月,成立高密縣經濟開發區。

撤縣設市後 1995年11月21日,省政府批准設朝陽街道辦事處,與經濟開發區合署辦公,實行區街合一的管理體制(2008年7月27日復將經濟開發區劃出)。

2001年3月10日,全市鄉鎮調整為17鎮3街道。分別是:朝陽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鎮、姚哥莊鎮、河崖鎮、夏莊鎮、姜莊鎮、仁和鎮、大牟家鎮、周戈莊鎮、康莊鎮、闞家鎮、雙羊鎮、井溝鎮、呼家莊鎮、注溝鎮、柴溝鎮、拒城河鎮、李家營鎮。

2007年8月31日,全市調整為10鎮街。分別是:朝陽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鎮、夏莊鎮、姜莊鎮、大牟家鎮、闞家鎮、井溝鎮、柴溝鎮。

同時設立膠河疏港物流園區,行鎮街職能。

2008年底,全市共有12個鎮街區。分別是:朝陽街道、密水街道、醴泉街道、柏城鎮、夏莊鎮、姜莊鎮、大牟家鎮、闞家鎮、井溝鎮、柴溝鎮、經濟開發區、膠河疏港物流園區。

截至2016年,高密市轄1個開發區、1個高新區、3個街道、1個工業區、7個鎮、一個物流園區:朝陽街道、醴泉街道、密水街道、鹹家工業區、夏莊鎮、姜莊鎮、柏城鎮、柴溝鎮、井溝鎮、闞家鎮、大牟家鎮、膠河疏港物流園區。高密市政府駐醴泉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