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赖能胜过逻辑,从臧鸿飞的淘汰看奇葩说,有料了

《奇葩说》第五季风云再起。

臧鸿飞是第一个被淘汰的老奇葩。

对阵李思恒。这个新手把票数逼平,然后反超。

然而,不得不说,这是耍赖胜过逻辑的一次战役。

耍赖能胜过逻辑,从臧鸿飞的淘汰看奇葩说,有料了

臧鸿飞自己也有种跟女朋友吵架的错觉。

辩题是《面对女友的求生欲测试,是演戏还是做自己》辩题接近当今社会年轻人,比较接地气,偏向生活化,也往娱乐化倾斜。

臧鸿飞的观点无疑是有逻辑的,看他发的微博,他说为了应战,一直在写辩词,甚至写到凌晨四点。

而李思恒,抛开故作的川普不说,在开杠环节分明就是耍赖,如他自己所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种反应的特点是真实,不装,不隐瞒自己的喜恶,容易有喜剧效果,也正因如此,年轻的受众容易感染。

但就全场客观来看,就是无赖胜过逻辑。

更为年轻的一代人的思考方式与70、80年代人有了明显冲突。

有些失望,为臧鸿飞的败走麦城,而这一幕,貌似不该来得这么快。

奇葩说在网络综艺界,已经是绝对的年龄最大IP,奇葩说为了90后和第一批成年的00后,不管是开发爆款内容还是全新赛制,都做了很多的用心改良。

耍赖能胜过逻辑,从臧鸿飞的淘汰看奇葩说,有料了

马东也表达过对奇葩说这个系列的焦虑与深度思考。可以想象,奇葩说团队一定是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经历过无数次的方案推翻重来,想方设法让各类野蛮生长的新人在这个舞台找寻归属和话语权,才呈现出今天的模样。

奇葩说最大的劣势就是碎片化的观点居多,因时间有限,为赢得掌声和笑声而剑走偏锋,刻意营造段子,这样辩手立场也会容易走向极端,且不谈跑题,如果功底不厚,反而有弄巧成拙之感,傅首尔对阵的化学老师就想走段子路线,但效果与他预期差异很大。

奇葩也并非一天炼成,很多人在寻找着独一无二的路。在奇葩说这个舞台,年轻人和你我一样,有着对独立的渴望,有着对名声的憧憬,有着对未知的忐忑,在摸索中定位着自己的风格,在定位中规划自己的版本。

在前几季中,对于一些直戳人心的话题,奇葩选手的答案未必普世,却真实敲击过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们同样毫不怀疑,这新一季来势汹汹的选手肯定也会像井水冒泡一样涌出很多金句。

经验来自于一个人执着坚定、根深蒂固的信念。而很多90后、00后是缺乏经验的,那么他们就需要从不同渠道获取自己的信息重新整合。

耍赖能胜过逻辑,从臧鸿飞的淘汰看奇葩说,有料了

与奇葩说一起走过了四年,很多从曾经有棱角的人,到现在磨圆了棱角。很多人与其说喜欢看《奇葩说》,不如说喜欢幻想自己也能有台上奇葩的清奇脑洞,能说出辛辣风趣观点又保持自己的范儿。

人生那么长又那么短,在青春的时候放肆自己的思路,有个节目作为导师参考,未尝是一件坏事。

当我们一直向前走的时候,并不是说命运就没有了弯路,而是路一直在我们脚下。希望奇葩说是某一小段路的路标,可以指示看看山野的野花,抑或指示看看大河山川。

我们可以奔跑,那是渐行渐远的青春呢

图片摘自网络。

你看《奇葩说》吗?是否同意广州笛声的观点,欢迎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