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爲什麼撐不起小螢屏收視?

由陳坤、倪妮主演的《天盛長歌》終於播出,而且是在位居一線陣營的湖南衛視。

《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為什麼撐不起小熒屏收視?

從年初渲染的陳坤迴歸,大型權謀頂級製作,到倪妮首部電視劇以及眾多實力大咖加盟,本來備受期待的一部有望成為爆款的電視劇,卻遭遇了滑鐵盧般的撲街,收視率一度創下了湖南衛視20年來黃金檔收視率新低。

難怪很多網友說這個鍋該由湖南衛視胡亂剪輯來背,湖南衛視趕緊出來闢謠;又指責陳坤老矣,沒有了之前的號召力,電視劇的撲街自然是一種必然。

其實,對於這部原名為《凰權》的電視劇來說,從當初開拍就一直備受網友們的關注。但是,因為陳坤的加盟,劇名又從《凰權》改成了如今的《天盛長歌》,乍一聽彷彿是講述盛唐時期宮廷鬥爭與權謀的大劇,也讓觀眾備受期待。

改就改吧,反正電視劇臨時改名的多了去了。但是,播出後,因為拖沓的劇情,視角的轉換,配角古裝扮相的尷尬,把一個明明是女性視角帶動的電視劇轉為男性視角來推動。改編後的精彩程度和撲朔迷離自然大打折扣。

《天盛長歌》講述了天盛王朝逆境皇子寧弈和前朝皇族遺孤鳳知微之間步步為營,“弈一局權謀天下,博一場愛恨起伏”的宮廷權謀故事。

《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為什麼撐不起小熒屏收視?

開播之前,這部劇受到萬眾期待,陸續曝光的高質量海報、片花、劇照,曾令人相信必火無疑。然而尷尬的是,《天盛長歌》開播後收視率從一路走低到0.1,網播和討論度也被同期的《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碾壓。

我們不能說《天盛長歌》是一部爛劇,因為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是有爆款的潛質,但是最終卻淪為一部平庸到庸俗的電視劇,的確有點可惜。

主創看到電視劇撲街後,又開始大肆吹噓《天盛長歌》採用了視覺效果更舒適的2.35:1電影畫幅拍攝,突破了傳統電視劇16:9的標準。

《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為什麼撐不起小熒屏收視?

有評論說,寬畫幅除了給人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這個優點之外,它還非常有利於展現《天盛長歌》中精美優秀的服化道,以此來渲染整部劇的氛圍!

可是,如果只是想看視覺效果上的舒服與美感,那去看中國著名攝影師拍的山水畫豈不是更好。

現在的電視劇拍攝往往丟失了最基礎的東西,而總是把本來作為搭配和錦上添花的東西反過來作為主線。

比如,劇情、故事、演員、服化道才應該是一部電視劇的主旨和所要真正展現的第一位的元素,但是,現在卻總是在探討用拍電影的質感和手法來拍電視劇,啟用流量明星、蹭大IP、改編國外已經爆紅的電視劇套用一個模型後胡編亂造。

通過最近被逼播出的《如懿傳》事件的諸多評論中,有一條或許也適用於《天盛長歌》這樣的劇集:

所謂的“劇王”是個偽命題,唯有好故事才能夠真的接得住觀眾的期待。或許可以成為一部中規中矩的劇作,但終究難以稱為是一部精品劇,它與良心劇的距離是一個好故事。

所以說,不是有多少大咖,有多麼牛叉的演技和顏值就可以撐起來一部電視劇,大咖太多,也只能淪為互飆演技的平臺。而觀眾所要看的並不是演員合力互飆演技,他們看的其實只是一個好故事,一個能夠講得通順和符合邏輯的故事,至於演技,只要兩大主演演技精湛,其他配角演技在線就可以了。

你不能過分苛責一部電視劇裡所有演員都是北京人藝的演員標準,當然也不能全是流量小鮮肉鮮花的組合,只要演員養眼,演技不錯,那剩下的最重要的就是故事了。

《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為什麼撐不起小熒屏收視?

很多網友把《天盛長歌》和前兩年大火的《琅琊榜》做對比,覺得前者也有可能成為新的《琅琊榜》,陳坤的實力絕對抵得過胡歌。

是的,陳坤什麼都有,但是一味地飆演技而沒有一個好的故事作為依託,那隻能是海市蜃樓般的繁華假象。

《琅琊榜》的故事線非常清晰,主線故事只有皇帝為了穩固政權殺戮忠臣,僥倖生還的忠臣之子若干年後改頭換面,以謀士身份接近核心權力並左右王位繼承,為家族昭雪洗冤的故事,副線是兄弟情深兒女情長。

有媒體對比了近幾年熱播的權謀劇後指出,權謀劇的回甘不止於兄弟情有多真切多深,更在於權謀背後承載的情懷。

這種情懷不是反古也不是披著古裝的外衣演愛情偶像劇,而是真正的家國情懷與天下大義。

暫且不用橫向比較陳坤早期主演的電視劇,單單就中國翻拍最多的金庸武俠劇和瓊瑤言情劇來說,他們的小說之所以被多次翻拍,而且無論怎麼翻拍,翻拍的多爛都會贏得收視率的領先。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有一個好的故事和改編成電視劇之後的劇情。其中的那些梗是他們原創的,而且有著邏輯嚴密的敘事結構與承轉啟合。

都說瓊瑤的純愛過時了,沒有人看了,人們不再相信愛情了,可是,為什麼瓊瑤鼎盛時期的諸多作品足足影響了兩代年輕人呢?為什麼《還珠格格》每年暑假播出必定都能夠收視飄紅成為經典的神劇呢?

但是至少因為如今在快消品時代被嫌棄的純愛過時了嗎?觀眾只喜歡現在腦殘偶像劇拍的三角戀和多角戀的套路了嗎?

瑪麗蘇常有,可是愛情和情感終歸不是一個等量級的情愫。能夠打動人的依然是情感,而愛情只是用來遠觀的快消品罷了。

尤其是金庸的小說,之所以好看,在於他寫的是人的感情。感情比愛情更加複雜。

《天盛長歌》無聲下線,電影高級臉大咖為什麼撐不起小熒屏收視?

作家寫小說,總是有技巧偏好的。金庸寫《神鵰俠侶》,很有《紅樓夢》的手法。嘴巴上說的不算數,要看他的腿是朝誰在走。表面上的褒義和溫柔深情,也不一定算數,要看人物實際上對誰更加在乎。

作家寫小說的樂趣,就在於人物是活的,人物一旦立起來,就一定會順著自身的設定,演變出性格,跟他人產生吻合的關係,墮入對應的命運。

如果人物的性格跟故事走向我們覺得彆扭,那就是作家強行扭曲了人物。作家只能順著一開始的設定,讓人物自己生長。

再對比西方莎士比亞時期的戲劇,他們之所以能夠贏得世界級的廣泛讚譽和影響力,其實還是因為有一個引人入勝的精彩故事。諸如《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羅密歐與朱麗葉》、《紅與黑》、《巴黎聖母院》等等,他們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永流傳,故事永遠是第一位的。

說到底還是因為《天盛長歌》的貧瘠文本撐不起作者的宏大野心。

有評論指出,對於被大數據算法統攝的熱度衡量標準來說,“劇王”的誘惑——現象級IP之作、一眾戲骨演員加盟、王牌製作班底護航,足以讓劇作方願意鋌而走險,但失去了流暢講述故事的基本功,最終撲街真的非常可惜。

這個鍋真的不該有主演陳坤和倪妮來背,但是他們似乎又有著必然的聯繫。

從大熒幕走紅轉戰小屏幕的倪妮,投身大熒幕並無絕對主演的爆款又轉而接拍電視劇的陳坤,早年間積累的人氣,早已被多年爛劇洗禮的觀眾以及一波又一波小鮮肉重新培養的刁鑽和難以糊弄敗光。

陳坤敗光了《金粉世家》中的經典,在一眾老戲骨的襯托下,演繹了一個“王子復仇記”般的逆襲故事,多少讓人覺得違和而老套。如同《北平無戰事》中的劉燁一樣,絕對的男主角地位,卻最終難逃被眾多戲骨配角碾壓的尷尬。

對於倪妮,似乎現在來說,還是無法勝任這樣定位和敘事宏大的電視劇的女一號。

【羿雲天,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自媒體主編,心理學愛好者。原名徐亨福,生於蘭州,現居鄭州。專注婚姻情感、家庭教育、心理學原創作者。有料有態度,更有溫度。新浪微博:羿雲天;微信公眾號:羿雲天說(ID:yiyuntianshu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