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90年代初我家在某超大型国有企业生活区内,我们的有线电视是厂区内的闭路电视,每周六日的时候都会放香港电影。

那时没有大礼拜,每周最盼望的就是周六放学后可以晚上尽情看电视了,但是由于周一要上学,所以周日晚上只能看到晚上9点。

我们同龄人的偶像几乎都是周润发。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正好一个周末赶上放他的两部电影《江湖情》和《英雄好汉》。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周六晚上看了前一个,周日晚上只看了后一个的前面一小半儿。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我前面的孙同学知道我没看完就给我讲这部片子。

尤其他说周润发最后和万梓良决战的时候用的那大子弹……我现在仍然记得他张开手掌用一拃比划子弹大小,然后表演发哥怎么把火腿肠大小的子弹推入弹仓的动作。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基本上那时候周润发电影里的每个标志性动作,都会惹来我们很久的模仿。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因此关于《英雄好汉》这部电影,我长久以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周润发靠墙上子弹的情景,脑补了很久,后来又有机会看的时候还对照着。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这个电影中周润发饰演的李阿剂很奇怪,没有它的续集《江湖情》中的形象那么霸气,反而是被万梓良“欺负”得近乎懦弱。

恰恰是在绝地反击时,准确说就是在上子弹的那一刻前后,从茫然失措到镇定自若再到义无反顾,子弹上膛后的表现有点像《赌神》里他在停车场被伏击后突然恢复记忆时表现出来的英勇。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这是全片最出采的一刹那。贾樟柯抓住了。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因此那天当《江湖儿女》中出现当年一帮混混看录像,录像里就是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猜到了这是什么片子,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年的岁月。

廖凡坐在他的马仔中凝神静气看着发哥耍酷那近乎朝圣的劲儿,我熟悉得很,这就是电影《江湖儿女》细致入微地代入情怀,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发哥电影歌曲引起的怀旧在这部片子中还有响了两遍的《浅醉一生》。

《喋血双雄》中周润发饰演的小庄第一次见到叶倩文饰演的歌女Jennie时,她便正唱着这一首歌。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其实这首《浅醉一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贾樟柯电影里。在《小武》和《二十四城记》中都曾出现过。

叶倩文也是贾樟柯最为钟爱的歌手,对于贾樟柯来说,“叶倩文的歌里有一种江湖感,和那个时代的情义相连,也暗合了影片中人物的命运。”

片中练杂技的人嘴中叼着自行车转圈的时候,还有《潇洒走一回》的背景音乐,而这首歌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中。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这些镜头和流行歌曲都是走过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都不陌生的。

香港电影和港台流行歌曲对大陆青年的影响,差不多是七零八零后的集体回忆了。

对于贾樟柯的电影来说,八九十年代的港台流行金曲是一个很好的怀旧场或年代秀的标志。

就像影片开头歌舞厅里准备跳迪斯科的音乐赫然就是《男儿当自强》前奏的《将军令》。

虽然《黄飞鸿》的御用背景音乐被挪到了世纪初的北方小城一个昏暗歌厅里,没有拳脚,只有一群待起舞摇头晃脑、穿着土了吧唧、动作毫无美感的小镇青年们,竟然毫不违和。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那时候什么场景配什么音乐似乎没那么讲究,就像很多东西最开始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太讲究,因此听说肯德基最早在北京出现的时候,还有包场办婚礼的呢,想想就很有一种虽然错位但是严丝合缝的荒诞喜感。

很自然地使用港台金曲到最高境界的是男女主人公去参加葬礼时,哀乐用的竟然是《上海滩》。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没有找到原声,只能自行脑补下哀乐用《上海滩》演绎的感觉

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用过一次这首歌曲,那次是手机铃声。我是头一回听到这首特别提振人心的金曲在把节奏改动并降key后,用在葬礼上!竟然也毫不违和!

就像那场葬礼前来送行的还有一对死者生前最爱的国标舞演员,为了送“二勇哥”,他们应江湖“大哥”的要求,在吊唁的棚子前跳起了国标!

不要以为这只是电影,现在在天涯上仍然能翻到那些大陆乡村办丧事时发生各种奇葩事儿的帖子,那里面列举了天南海北的网友们亲身经历的各种雷人葬礼。

丧事上那些配着DJ舞曲的舞蹈节目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魔术表演,办场丧事跟办个春节联欢晚会没有区别,相声小品都已经不稀罕了。

还有网友说雷人的是有个在丧事上唱起了《头发乱了》,楼下有人接着说那不算啥,我经历的一场葬礼有人上唱刘德华的《今天》,歌词不改: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

还有人唱刘欢的“北京人在纽约”:“千万里我追寻着你……”,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真是会令人眼界大开,这么看来《江湖儿女》里奏起《上海滩》倒是很符合国情。

《江湖儿女》中也不光只有港台歌曲。在舞厅里蹦迪时的那首《YMCA》,我从小就听过这首歌,很长时间里都不知道演唱者是谁,但是当年这首歌曲所带动的DISCO,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它也不止一次地出现在贾樟柯的电影中。

当然片中两次出现的,一个草台班子的卡拉选手演唱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来推动剧情,第二次唱的时候,女主坐在人群中情不自禁地合唱起来,则看起来略微有点煽情和多余了。

但尽管如此,这些音乐都很好地衬托甚至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们出现的时候,好像就是你昨天刚刚经历的场景又回放了一遍一样。

相比之下《黄金兄弟》就low了许多。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剧情单薄,情节老套,动作戏也不出奇,这些的不高级都不足为怪。

它打着“古惑仔兄弟再聚首”的噱头,让昔日赤膊上阵的铜锣湾小流氓们穿上西服就成了特工,玩起了20年前我们就熟悉得很的老港片套路。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五兄弟最后集结时又响起了郑伊健们走穴必唱的《友情岁月》,会带动我们的怀旧情绪上场,但音乐和场景配合起来与旧时光的记忆完全不匹配。

不是玩情怀不行,但不能这么生硬,这么老套,这么不高级。

有一种东西叫作“场”。那就是贾樟柯营造的场,是小县城里摩托当道,满嘴山西话,穿着和举止都符合时代特征,八九十年代港台歌曲贯穿更是将氛围做足。

因此你看《江湖儿女》无论是人物还是场景,还是配乐,都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到了《黄金兄弟》为啥看着会觉得有些别扭呢,首先就是这部电影打出的情怀噱头——古惑仔20年兄弟情。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一提到古惑仔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纹身赤膊拎片儿刀的形象,街头横立,青春、热血,有种舍我其谁的臭流氓劲儿。

但是到了《黄金兄弟》里面,衣着都很帅,发型也都很酷,动作潇洒凌厉,但基本上50岁的年龄还玩这种浅层次的情感宣泄,那不是我们印象中在街头狼奔冢突亡命带来的青春冲击,那是尬戏。

所以它的不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破坏了场。场破坏了,五兄弟最后合体的场景都不如《煎饼侠》了。


为什么《江湖儿女》比《黄金兄弟》高级

还有香港音乐也这么不堪了吗,新的主题曲和《友情岁月》相比更流于口水歌了,还没那么上口?

都说香港电影已死,那句话是谁说的,好人不会死,坏人也不会死,只有蠢人会死。如果香港电影真的死了,我看真的没啥别的可以解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